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都市

韓信的命名術

三杰番外

韓信的命名術 南帝王重陽 6446 2021-10-20 18:47:47

  眾所周知,成皋之戰是楚漢爭霸中劉邦和項羽的之間的重要戰役。兩方圍繞戰略要地成泉(今河南榮陽西)展開的決定漢興楚亡的長期爭奪戰。始于漢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迄于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前后歷時兩年零三個月左右。

  成皋南屏嵩山,北臨河水(黃河),汜水縱流其間,為洛陽的門戶,入函谷關(今河南靈寶東北)的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有“虎牢”之稱。而成皋東面的滎陽又是其天然屏障,成皋戰役的外圍戰就是順應形勢的在滎陽開打的。

  俗話說知已知彼,百戰不殆,雙方開打前,先來看一下雙方的實力對比情況。

  首先,來看大漢集團的情況。

  1、主帥:漢王劉邦。

  2、參謀:成信侯張良、護軍中尉陳平、廣野君酈食基、謁者隨何。

  3、大將:灌嬰、周勃、樊噲、夏侯嬰、周苛、酈商、劉賈等。

  4、兵力:十萬左右。

  5、親友團:漢中百姓。

  6、親人團口號:避其鋒芒,擊其隋歸。

  7、寄語:以退為進,以守為攻。

  其次,來看西楚集團的情況。

  1、主帥:西楚霸王項羽。

  2、參謀:歷陽侯范增。

  3、大將:大司馬曹咎、長史司馬欣、鐘離昧、龍且、季布、項聲、終公。

  4、兵力:二十萬左右。

  5、親友團:楚地老百姓。

  6、親友團口號: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7、寄語:高舉高打,深入淺出。

  雙方選手介紹完畢,廢話少說,直接開打。

  這次和彭城之戰相反,攻防逆轉了,率先出招的變成了項羽,他憑借彭城之戰之威,很快把楚軍的大部隊推進到了滎陽(今滎陽東北),欲得成皋,必克滎陽。為了攻克滎陽,項羽高舉高打,使出了渾身解數,十八班武藝用盡,意在一舉拿下滎陽。

  這個時候劉邦一方面正面阻擊項羽的進攻,拿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騎兵。原來,經過彭城大敗,劉邦深刻地意識到了自己在騎兵建設上的嚴重不足。亡羊補牢,猶未晚也,于是劉邦做出了“擇軍中可為騎將者”的舉措,并且拜灌嬰為中大夫,令李必、駱甲為左右校尉,很快打造了一只威風八面的將郎來。結果初交交鋒便大敗楚軍。另一方面,劉邦又在滎陽城外大做文章,筑甬道至河水,取敖倉(今滎陽東北)積粟食用,以達到扼守榮陽,保衛成皋,雄霸關中,與楚軍長期抗衡的目的。

  在這場攻防戰中,雙方斗智斗勇,項羽一邊攻城,一邊也派鐘離昧等將領騷擾漢軍的敖倉糧道,極力粉碎劉邦拼死頑守滎陽的

  話說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八月,吃“裸糧”的楚軍與吃“皇糧”的漢軍簽下歷史上著名的“鴻溝和議”,以戰國時魏國所修建的運河:鴻溝為界,劃分天下。隨后,率十萬“疲軍”繞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回線路向楚地撤軍。隨后,漢王聽從謀士、建議,趁楚軍疲師東返之機自其背后發動偷襲,最終逼使項羽兵敗退守垓下。

  項羽和劉邦的最后大決戰也拉開了幕目。是英雄還是梟雄,垓下這一戰見分曉。這是項羽率領楚和劉邦率領漢軍第一次正兒八經的大規模正面作戰,也是最后一次,成王敗寇,在此一舉。江山美人,在此一役。就在垓下之戰進入倒計劃之際,先讓我們看看雙方的實力對比情況。

  一是形勢對比。

  楚國的形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安身難”。國位于長江以北的全部土地均已失陷,項羽所率的楚軍主力已成為一旅孤軍,此時所在的垓下離江東五郡距離遙遠,無依無靠,無路可逃,難尋安身之處;二是“立命苦”。楚軍的糧草被漢軍破壞,缺糧已經好幾個月了,又沒有紅十字會或是國際團隊、國際友人的支持和贊助,士兵們一直處于饑餓狀態,溫飽是個大問題,生死考驗,不說打仗了,就是這樣簡單的活下去也是個嚴峻的問題。

  漢軍的形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底氣足”。漢軍人多士眾,分五路有秩序推進,已經攻占了大部分楚土,此時步步為營,全力合圍,離步步為贏已是咫尺之遙了;二是“后臺足”。漢軍因為后防穩固,敖倉糧道貯糧豐富,關中源源不斷有糧草、裝備等補給,士兵們不愁吃不愁,因此精力飽滿、士氣旺盛,大有以逸待勞之氣概。

  總之,形勢對比,顯然是漢軍占有絕對的優勢,楚軍處于絕對劣勢。

  二是頂層設計對比。

  大漢集團的主帥是劉邦,但執行主帥是。劉邦之所以在楚漢最后大決戰之際,甘當綠葉,主動退居“二線”,甘當“名譽主帥”,原因有兩個,一是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的軍事才能,他沒有能力駕馭這種數十萬人的大混戰,更別說打敗強大精悍的項羽了。二是有識有之術,他知道韓信的軍事才能,他能指揮好這種創世紀的百團大戰,他能夠憑自身實力和能力創造歷史。而事實上,韓信自從以大將軍的身份出關以來,取三秦、平魏、破代、滅趙,成功開辟北方戰場,勇略過人,所向無敵,很好的展示了自己非凡的軍事才能,可以說劉邦的臨陣易帥,確實是集智慧、勇氣、果敢、定心的“神之一手”。

  的主帥是項羽,執行主帥還是他,這個沒得選,因為他本身就是戰神,楚軍統統是圍著他轉,誰也取代不了。可以說項羽將主帥一位強撐到底,確實是集擔當、責任、義務一身的“戰之一魂”。

  總之,頂層設計對比,顯然是剛柔相濟的劉邦更勝勇猛剛強的項羽。

  三是兵力對比。

  1、大漢集團的兵力情況。

  大漢集團的總兵力:五十余萬。其中具體分布為:劉邦自帶軍十萬余人,韓信擁兵三十余萬,擁兵五萬余人,英布擁兵五萬余人。

  大漢集團的主要大將有:灌嬰、周勃、樊噲、曹參、。英布、、劉賈、周殷、靳歙、麗商、孔熙、陳賀、欒布、王陵。

  大漢集團的主要主要謀士有:、。

  2、西楚集團的兵力情況。

  西楚集團的總兵力:十余萬人。

  西楚集團的主要大將有:鐘離昧、季布、項聲、項冠、項悍。

  西楚集團的主要謀士:空缺。(范增一走,楚營謀士空矣)

  四、戰術對比。

  1、大漢集團這邊奠出的戰術是:十面埋伏。布出的陣是:五軍陣。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路:前路軍。統帥:韓信。兵力:三十萬。

  第二路:左路軍。統帥:孔熙。兵力:數萬。

  第三路:右路軍。統帥:陳賀。兵力:數萬。

  第四路軍:中路軍。統帥:。兵力:十萬。

  第五路軍:后路軍。統帥:周勃。兵力:數萬。

  2、西楚集團這邊奠出的戰術是:直線攻擊。布出的陣是:鐵騎陣。沒有什么具體安排,指哪打哪,靜如處子,動如鶻兔。

  五是雙方的綜合對比。

  通過以上形勢、頂層設計、將領、兵力對比可以看出,大漢集團在各方面絕對占優于西楚集團,按照未戰先算來分析,這場曠世大決戰,其實項羽所率的楚軍勝利的幾率不會超過10%。但楚軍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弱,特別是在戰斗力等方面并不遜于漢軍,甚至還稍強于漢軍,原是主要有二:一是楚軍這十多萬主力部隊是項羽的主動部隊,是他多年來一手打造的主力部隊,是一只經過很多大風大浪的精銳之師,跟著項羽的正面作戰中,幾乎沒有打過敗仗。二是楚軍有定海神針般的戰神項羽所在,便是最大的底氣,他不但個人文武雙全,勇冠三軍,而且熟知兵法之道,用兵果敢而神速,楚軍只要有他在,戰斗力便會大大提升。三是時勢造英雄。這只軍隊還有個特殊性就是思歸。葉落歸根也好,衣錦還鄉也罷,總之,兵法曰:歸帥勿遏。這樣一只急于回歸的軍隊,所爆發的戰斗力顯然更強,是很難阻擋的。

  而漢軍畢竟是五路大軍臨時組合在一起的,在各自訓練、軍事修養等方面都需要磨合的,此消彼漲,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兩軍并沒有外表上看的優劣那么明顯。

  事實上,這場垓下決戰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軍隊的人數的多少,不是戰斗力的強弱,而是戰術戰略的部署。大漢集團的“十面埋伏”顯然是針對的“直線攻擊”而專門設計的戰術,能否奏效?

  六是正面戰的情況。

  一切安排妥當,廢話少說,直接開打。該是韓信一展軍事才能的時候了。

  首先,韓信奠出打草驚蛇的戰略。他親率一部分先鋒軍主動向楚軍發動挑釁性的進攻,項羽那是啥火爆脾氣,聽說漢軍來了,立刻傾巢出動,親自率領十萬楚軍發動其標志性的“直線攻擊”戰術,目標直指漢軍統帥韓信,想以雷霆之勢將漢軍直接擊潰。

  其次,韓信奠出的是拋磚引玉的戰略。他率的先鋒軍只是與楚軍稍作簡單的“離距離”的接觸,便立馬后撤。楚軍自然不放讓他們輕易逃走,于是憤起直追。漢軍于是且戰且退,優哉優哉,吸引著楚軍進入到了他們的埋伏圈。因為漢軍堅實的縱深和充分地準備,項羽的鋒矢根本不能接觸到韓信的指揮系統,非但直線攻擊戰術無法奏效,使得自身的陣型出現散亂,造成前后軍間的脫節。眼看已經達到誘敵深入的目的,早已磨刀霍霍的孔熙、陳賀所率的左右兩軍自楚軍左右兩側進行著迂回包抄楚軍側翼。

  再次,韓信奠出的是趁火打劫的戰略。見時機成熟,率軍發起反擊,他精心布置的十面埋伏開始發威了。項羽越來越感到不對勁,以往對手就一堵墻,一捅就破,但今天的對手象就一團,柔柔軟軟,層層疊疊,沖破一層又一導,似乎無窮無盡。眼看情勢不妙,項羽充分發揮果敢的作風,調轉馬頭,下令讓前軍變后軍,立馬突圍。但這時楚軍已經深陷了漢軍的埋擊圈,想要全身而退,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結果可想而知,盡管項羽憑著舉世無雙的匹夫之勇突圍成功,但他手下的楚軍卻沒有那么幸運了,大多數成了漢軍的刀下鬼和囚下徒。

  至此,垓下之的正面之戰以的慘敗而告終。

  在楚漢爭霸天下之時,韓信虜魏王破趙代,降燕平齊,名聞海內,威振諸侯!在垓下決戰當中,他更是逼得西楚霸王項羽,自刎烏江!從而成就了漢家天下!因為他在戰場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后世把他奉為兵仙,尊為戰神!

  然后就是這樣一位千古名將,人生結局卻極其悲慘,劉邦首先是把他從王爵,僅有的七個異姓王之一,貶為淮陰侯在長安軟禁了五年,五年之后,呂后又以謀反罪為名,把他殺了!并且夷了三族!然后韓信真的是謀反嗎?韓信之死是西漢王朝的第一大疑案!為什么呢?《史記》寫道:韓信破趙平齊之后,齊人蒯通,知天下權在韓信,進一步勸說韓信“三分天下,鼎足而居”,而且還勸說他說,蓋聞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愿足下熟慮之,也就是說這個好機會,你如果不把握的話,到時候你會因此而遭殃,但是韓信是深感漢王知遇之恩,“不忍背漢”,蒯通反復規勸,是始終無效!在這一段描述當中,韓信讓人感覺是一個,忠臣義士,那么這樣的一個韓信,為什么最終還是被以謀反罪處死了呢?韓信被殺的時候劉邦還沒死,為什么殺他的不是劉邦而是呂后呢?是劉邦授意呂后執行,還是韓信被殺的背后另外藏著內幕呢?咱們今天就來揭開這樁西漢第一疑案的真相!

  第一,先說韓信謀反罪名是怎么來的,公元前200年,劉邦手下的大將樊噲,奉命帶領部隊進入楚地抓拿項羽手下大將鐘離眜,不料鐘離眜逃到了韓信的府里去了,還請韓信救他!由于早年韓信跟的是項羽,所以鐘離眜和韓信認識并且是好朋友,但是韓信沒有想到,正是這個昔日的好友,讓他陷入了一場萬劫不復的漩渦!韓信這個人有個特點,比較講哥們義氣,另外很自負,像樊噲這樣有勇無謀、殺豬屠狗之輩!他向來是瞧不起的!所以樊噲要韓信把鐘離眛交出來的時候,韓信理都懶得理他,反而把鐘離眜保護了起來,這個舉動韓信攤上大事了,為什么呢?因為這個鐘離眛身上當帶著一件極其敏感的東西,楚國的地圖,樊噲追捕鐘離眛為的就是這件東西,當年的地圖可不像現在隨便書店書攤子上都有得買,當年的地圖是很難繪制的,而且地圖最大的價值不是上地理課是軍事用途,一份軍事地圖十分珍貴而且很敏感!那么鐘離眜為什么帶著地圖來找韓信呢?從鐘離眛的角度講他當然是希望以此來策反韓信。希望韓信擁兵自立,對抗劉邦!韓信雖然沒有這樣的想法,但是他窩藏鐘離眜,卻不由得讓人多了一層懷疑!

  第二,有人密報韓信到楚地上任之后,每次到地方上去巡視,總是帶著大隊人馬進出,有人就向劉邦告密說韓信這個架式儼然就是皇帝的派頭,這兩件事加在一塊,劉邦決定對韓信采取行動,怎么動呢?當然得師出有名,謀士陳平就給劉邦出了個主意:“皇上可以假裝到云夢澤去巡游,然后叫上各個諸侯都來,到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出韓信是不是真的有不臣之心了”。韓信這個時候,總算是聰明了一把,感覺劉邦這是來者不善啊!這個時候的韓信,義氣也顧不上了,在掉腦袋面前義氣那是浮云,所以他就把鐘離眛給殺了,他提著鐘離眛人頭見劉邦還沒有來得及獻上,就突然沖出了一伙人,把他結結實實給摁在地上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韓信喊出了今天大家都還比較熟悉的一句名言: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天下已定我固當烹!這是史記里的原話,劉邦怎么回答呢:“若毋聲而反明矣”你少廢話,你的謀反罪行已經敗露了,你的反應已經明確了,要知道謀反罪一旦坐實,不是什么赦不赦免的問題,那是要誅九族的!劉邦即然起了殺心了,為什么又不親手殺了韓信呢?據史記里說韓信被押到洛陽之后,劉邦赦信罪以為淮陰侯,就是說劉邦赦免了韓信的罪過降為了淮陰侯,為什么劉邦會這樣輕易地饒了韓信呢?筆者認為,韓信謀反之事是事出有因查無實據,劉邦只能寬大處理,另外筆者分析劉邦其實很有些俠義情結,所謂俠義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講義氣守信用,像韓信這樣的大功臣如果直接殺掉,勢必會遭到人們的非議,影響他的俠義形象所以他才會手下留情。

  此后韓信被降級軟禁在了京城長安,心情非常郁悶,所以他干脆就托病不去上朝,而且很少跟別人來往,如果韓信一直這樣的話,或許真的可以得一個善終!但是命運卻并沒有給他這樣的機會,史料記載漢高祖十年也就是公元前197年的8月,當時漢朝鎮守北方邊境的大將陳豨發動叛亂,劉邦決定親自出征平叛,然后戰事焦灼雙方你來我往,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第二年春天,突然有一天宮中傳出詔令,說皇帝在前方打了勝仗,群臣必須進宮去祝賀!韓信也接到了詔令,他打算像往常一樣借口身體有病不想去,可是這個時候丞相蕭何登門勸他領詔去皇宮祝賀,這時韓信聽從了這位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蕭何之言(有典故蕭何月下追韓信為證),進宮祝賀!但是,韓信此行卻又成就了另外一個典故: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據史料記載第二天韓信早早洗漱進宮前去祝賀,可他萬萬沒想到一進宮門立馬被幾個早己埋伏在那里的武士給他摁倒在地,五花大綁!一個人最失敗的不是犯錯誤,而犯同樣的錯誤!聰明一世的韓信,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偏偏再次中了這樣的招,呂后得知成功抓捕韓信后,立馬命人把韓信押往長樂宮一個放編鐘的房間殺了韓信!呂后這次殺韓信的行動,蕭何本身就是參與者,他登門勸說那就是誘捕韓信的一步棋,那么呂后為什么要殺一個已經落魄被軟禁的淮陰侯呢?

  第一,史料記載,呂后誘捕并殺掉韓信是因為她接到一封舉報信,說韓信和當時謀反的叛將陳豨早己暗中勾結,舉報信是韓信府上的一個舍人寫的,一個為韓信服務的小官吏,從表面上看證據充分言之鑿鑿,但是筆者認為這種說法其實漏洞百出,很不符合邏輯,首先韓信這個時候,己經被軟禁在京城長安了,沒有任何職位和權力,當然也不占有任何資源,除了他那一身傲骨,可以說是一無所有;其二,韓信自恃才著功高,他連周勃、灌嬰、樊噲等這些漢初名將都看不上難道會與陳豨共謀此等大事?更何況陳豨是劉邦非常寵信的大臣,這一點韓信不可能不知道;其三,這舉報信說,韓信與陳豨當時是屏退左右說的悄悄話,那么他們之間的對話別人又是怎么知道的,而且還連細節都交代的清清楚楚,難道當時給韓信府上裝了監控攝像頭了?韓信被殺,事后劉邦也沒有責怪呂后,也許真的因為韓信的本事太大了,漢朝的最高統治者不得不找個冠冕堂皇的托詞把韓信殺了,以除心腹之患!

  第二,就在韓信被軟禁長安期間,有一樁大事正在暗流涌動,那就是劉邦之后誰來接位,一方面劉邦有意傳給自己最喜歡的小兒子劉如意,而另一方面呂后則堅決守護著親生兒子劉盈的太子身份,但是劉盈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他生性懦弱,這種情況下一貫強勢的呂后,肯定是要為兒子掃清障礙的,呂后既要把可能支持劉如意的人給清除掉,也要把將來劉盈難以駕馭的隱患給除掉,而此時落魄的韓信如果為了討好劉邦,有沒有可能支持劉如意呢?我想可能性是非常之大的,韓信這樣的人,連劉邦都難以控制,將來劉盈能駕馭得了嗎?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很不幸當呂后為兒子開始掃清障礙的時候韓信很有可能第一被列在了被清除名單上,自然韓信也就順理成章地所逃一死了,而這正是韓信被殺的最核心的原因了。至于呂后擅自作主,劉邦并沒有責怪,那是因為在劉邦看來為了漢室江山的長治久安,必須剪除異姓諸侯王,這件事情也是一直以來,劉邦想要做的事情!

  韓信,縱然有功高震主,被帝王視為心腹之患,但從始至終他也沒有走出叛亂的一步,真是應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伴君如伴虎,古人誠不欺我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陕西省| 泗洪县| 宜丰县| 温州市| 子洲县| 肇东市| 大足县| 林西县| 孝昌县| 炉霍县| 宣化县| 巩义市| 贵德县| 娄烦县| 宁海县| 宜丰县| 新昌县| 建宁县| 上犹县| 永春县| 淮南市| 满洲里市| 富阳市| 阜新市| 乐东| 武定县| 东安县| 砀山县| 贞丰县| 铜川市| 绥阳县| 监利县| 邵武市| 青阳县| 阿荣旗| 大埔区| 武威市| 灵山县| 微山县| 丰宁| 潜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