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無比緊張,還沒等他開口解釋,外面的一聲爆炸聲的震動讓兩個人都踉蹌了一下,陳遠連忙往卷閘門旁邊的小窗口跑去,透過玻璃能看見外面停在商場門口不遠處的一輛油罐車爆炸了,這對他們兩個來說,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因為爆炸產生的巨大噪音會把方圓500米那些聽覺靈敏的活尸給吸引過來,他現在必須快點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扭頭向夏云簡單解釋了一下事情的經過,因為現在他根本沒有時間廢話,晚一秒,他的小命可就不保,聽完陳遠講述的來龍去脈,夏云的眉頭深深的皺了起來。
她回想起一個月前在“九七氣象局”那場基因融合藥劑的實驗成果模擬,這些感染者表現出來的行為和舉止簡直一模一樣,后來所有的實驗場地和結果都銷毀了,只保留了一份成為最高絕密,因為這種東西泄露出去,麻煩就大了,里面有太多太多不確定的因素。那么問題來了,藥劑研究成品實驗只有一支,現在的這些感染者是哪里來的呢?
看了看手中的槍,又看了看陳遠,然后直接把槍給遞了過去,陳遠正一肚子狐疑,她在想什么,不過面對突然遞過來的手槍也是愣了一下,他連忙擺擺手說道:“現在這情況開槍完全就是找死的行為,不僅槍聲會把活尸吸引過來,而且現在也沒有用槍的必要。”陳遠說罷,開始翻找店里能用的上的東西,為一會兒的逃生做準備。
看了看陳遠忙碌的身影,搖了搖頭,又揉了揉太陽穴,打開包,拿出一個圓盤狀物品,這是九七氣象局科研組織研發的全球智能設備,只要在地球,哪怕沒有衛星,也可以通過氣象局操控終端母設備連接所有的子設備,就能保持通話,這是近年來七四氣象局研究的小成果,打開邊緣白色開關,在上面一頓復雜的操作之后,把一個小小的耳麥塞進耳朵里……
陳遠翻箱倒柜,在雜物室里找到了一卷膠帶,和一些作業本,能看得出來這是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小學生,名字叫王可可的小朋友。顧不了那么多,他直接把書用膠帶粘在手臂上,又怕不保險多粘了幾圈,做完簡單的防護后,現在還缺少一把趁手的兵器,并不是說他有多么大膽,因為從小喜歡玩喪尸游戲的他對現在這些感染者找到了像在游戲里的感覺一樣,雖然心里也很害怕,但是來源于心底求生的本能還是讓他異常清醒,知道自己該做什么。
又翻箱倒柜一番,找到了一根趁手的鋼棍,因為現在不求擊殺那些活尸,只要稍稍拖住他們,給自己的逃生制造一點機會,那如潮水一般的活尸洶涌襲來,給陳遠十條小命也不夠他們啃的……
華夏,昆侖山·九七氣象局
一間充滿金屬質感的會議廳內,坐著軍人和一眾科研人員,坐在最頭桌的是一個精神矍鑠穿著一身軍裝的中年人,一副國字臉鄭重無比,緊擰在一起的眉頭形成了一個大大的“川”字,坐在中年人左邊的是一個白發蒼蒼的佝僂老者,手里不斷撫摸著下巴上那一撮山羊胡,嘴上總是微微帶著笑意,一臉和藹可親的樣子。他是九七氣象局的局長,仔細看去他竟然是失蹤好幾十年的彭加木博士!!!
注:羅布泊:有人稱羅布泊地區是亞洲大陸上的一塊“魔鬼三角區”,古絲綢之路就從中穿過,古往今來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蕩,枯骨到處皆是。東晉高僧法顯西行取經路過此地時,曾寫到“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遇者則死,無一生還”。許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遠的地方,不可思議的事時有發生。近代可考的文獻資料中也有對這片死亡沙漠的描述“經常在晴空萬里的時候突然天氣驟變狂風四起只聞雷鳴不見下雨” 1949年,從重慶飛往迪化(WLMQ)的一架飛機,在鄭善縣上空失蹤。1958年卻在羅布泊東部發現了它,機上人員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飛機本來是西北方向飛行,為什么突然改變航線飛向正南”.羅布泊奇特的磁場環境似乎意識著這里有一個奇點(作為“宇宙學的奇點”,是宇宙產生之初,由爆炸而形成宇宙的那一點。它具有所有物質的勢能,而這種勢能----正是由大爆炸而轉化為宇宙物質的質量和能量,以及表現這種質量和能量的“空間”導致此地區的空間不像地球其他地方那樣穩定。”
注:彭加木(1925年一1980年),原名彭家睦,中國廣東番禺人。1947年畢業于國立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今南京農業大學)。1961年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1979年兼任中國科學院XJ分院院長。主要從事植物病毒研究及防治工作。1980年6月17日失蹤與羅布泊,國家先后4次派出十幾架飛機、幾十輛汽車、幾千人拉網式的“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