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當天賜醒來時,桌上擺著三份早餐,而李子云和孟溪存依舊在夢鄉(xiāng),想來是李盟嗣買的。
直至旁晚時分李盟嗣又帶了四份米飯,三個小菜,回到宿舍。
幾人圍在桌邊,各自介紹。總結(jié)一下就是。
李子云,京城人氏,準確來說是個排不上什么名號的皇子,胸?zé)o大志,隨便得個什么爵位安穩(wěn)度日就行。可玉玦觀多為朝廷輸送可用之材,故而為彰顯皇恩浩蕩,每幾年會選一個年齡合適的皇子進山修行。李子云母親母家敗落,無人撐腰,故選了李子云上山修行。
孟溪存,家中三代秀才,數(shù)代積累于這一輩終于攢下來些家底,恰巧大哥又中了進士,并不出眾的他反而有了選擇自己人生的機會,打小就喜歡鄰門鏢局弄刀弄槍的做派,在成淵下山游歷時被拐上山,與李子云相識,并在潛移默化中,被訓(xùn)成忠仆。
李盟嗣,十六歲之前的記憶全無,只知在破廟中醒來時,脖子上有一掛墜,上面刻著生辰八字,于是以此得出自己年方十六,在山下城中乞討一年有余,偶遇藥門門主,被帶上山,修行醫(yī)藥。
而天賜奶聲奶氣說不出個所以然,只一味被摸頭。
往后的日子衣食住行三位大哥哥都有照顧,天賜也懵懂地接受著,李子云整日玩樂享受,老師卻也不做責(zé)罰;孟溪存總是在默默做完宿舍一應(yīng)雜事之余,還要在院中鍛身健體幾個時辰;整日早出晚歸的的李盟嗣怎么會有那么多看不完的醫(yī)書。
天賜,只知道山上的鳥烤熟了散點鹽就很好吃;河里的魚包在新鮮的荷葉中,置于火中悶熟,再配上孟大哥做的涼拌野菜簡直鮮嫩無比。
就比如這次和李盟嗣上山采藥,李子云和孟溪存早已輕車熟路,哪個山頭什么位置有什么野果那是門清,他們手里捧著野地瓜,竹筐里裝著八月炸、野酸棗、野葡萄,好不愜意。
小天賜就不一樣了,路邊的草比他還高,只能老老實實跟在李盟嗣身后,見著些長相新奇的野草便屁顛屁顛捧到李盟嗣面前供他挑選,李盟嗣則一一將這些草藥的藥理知識講給天賜聽,天賜雖聽得云里霧里,但因在孫老爺身邊耳濡目染,也認識些常用的草藥。
李子云道“小天賜,你過來,賞你些野果吃。”
天賜扭著小身體,吭哧吭哧往他們那邊爬去。
孟溪存趕緊向前幾步,將天賜護在兩手之間,好似學(xué)步時大人的保護,既不直接抱起,讓他自己爬,又能在危險發(fā)生時,及時保護他。
嘴里嘟囔道“他就這么高點,爬的上去嗎?你就讓他過去。”說罷,一把將天賜抱起,坐到李子云旁,并往天賜手里塞了兩顆野地瓜。
李子云道“你跟他學(xué)什么草藥,天天不是看醫(yī)書就是制藥煎藥,回頭再給自己藥翻了。”
“你看這遠山青黛,你看這山水之間,枕著山石,吃著野果,這才叫愜意,懂吧吧!”
天賜“嗯(嚼嚼嚼)。。。唔(嚼嚼嚼)。。。。嗯嗯。。。”
李盟嗣:“別吃太多,野果寒氣重,吃多了小心拉肚子”
等到太陽下山時,幾人采藥歸來,李盟嗣又找來幾個陶盆栽上草藥,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