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武俠

凜冬已近

最后一戰定天下

凜冬已近 千里留影 9885 2022-01-17 14:58:35

  劍閣道封堵完畢蓋褚跪在南陽王李梓面前請求帶兵北上,北邊戰事比這邊還要慘烈,鎮北王李義都已經親自參戰,孟圓所守的羅陽關已破!

  南陽王李梓自然也知道北方軍情,見此時蓋褚已心急如焚便知道他是心憂鎮北王李義。既然此地戰事已畢,當帥大軍北援,隨即下令蓋褚帥本部兵馬立刻北上,他隨后會派大軍晝夜兼程馳援。

  朗月國戰事初定,但是朗月國半數領土已歸大夏,南陽王李梓一面鎮守此劍閣道一面還要應付朗月國中逆反情緒,倘若把大軍全部調走的話一旦民間組織兵勇而劍閣道中阿史那鷹揚大軍復出的話李梓腹背受敵必然戰敗,所以此時他向外調兵也是極難,可是蓋褚現在留不得,鎮北王李義對蓋褚有大恩況且羅陽關已破,不得不援。

  蓋褚所帥胡子軍此番大戰折損近半,除去傷重之人僅帶兩萬人北上,這兩萬人可以晝夜兼程前往,重傷之兵在這一面修養一面也得鎮守劍閣道。

  蓋褚先行出發,南陽王李梓也立刻整兵,南陽王李梓原部下折損十之八九,大數戰死于守城之戰,而后又連番大戰已經所剩無幾,王朗和白剛以及其余眾將手下兵馬也折損半數,但是北方軍情緊急不得不援。

  南陽王李梓隨即令白剛為主將、王朗為副將帥兵十萬馳援鎮北王李義,李梓手底下僅余五萬左右殘兵,這些殘兵互相照料還得負責鎮守此地,李梓心里也打鼓但是也沒辦法。

  李梓望著這群殘兵也心急如焚,一方面是此戰雖勝但是這么多殘兵日夜哀嚎他身為主帥能心如止水嗎?二來朗月國兵在雪峰山后,一旦不顧生死沖殺這些人抵擋起來也是麻煩!

  李梓眉頭緊皺,思前想后最后他才決定把皇上留下的這群武林人士扣下不放,這些人軍陣間沖殺自然不如大軍,但是此時卻可重用,而且到了這個節骨眼這群武林人士哪怕不愿他也得留住,否則光有這五萬左右的傷兵做起事來捉襟見肘。

  朗月國半數國土現在歸于大夏,但是這里的朗月國民未必甘心!倘若他們造反的話僅憑剩下的五萬殘兵未必就能肅清,一旦出現意外劍閣道失守而阿史那鷹揚大軍復出的話那可就是禍事!

  這些武林人士如果對上朗月國民組成的亂軍尚可一戰,況且這些人各個武功高強,他們對上亂軍而南陽王李梓的五萬殘兵鎮守劍閣道,如此的話,雖然也危險但是未嘗沒有生機。

  南陽王李梓隨即升帳,將整理好的能戰之軍交由白剛和王朗,讓其二人立刻帥軍北上。白剛和王朗也不是不明情況,他們帶走了大軍的話南陽王李梓這邊也危險,但是此時不去馳援北方也不行,二人于南陽王李梓面前拜倒于地,言稱“王爺保重”后立刻馳援北方。

  皇上聞聽南陽王李梓將朗月國堵在劍閣道內也是龍顏大悅,隨即打算親自去北方坐鎮!

  皇上要去北方,鐘天成卻并不愿跟隨,如今皇上已經坐穩了皇位,便是此去北方也并無兇險。

  皇上見鐘天成心不在焉自然也知道他的心思,隨即問道:“公子是要棄我而去嗎?”

  “如今皇上皇位已穩,此去北方也并無兇險,北方戰事雖不利,但是朗月國已無力再戰,如今舉全國之力攻打疏勒國和大宛國無非是早晚滅國的事,我在不在皇上身邊也無用!”鐘天成隨即說道。

  “事了拂衣去!公子之灑脫天下有幾人可比?”皇上說此話時心里也頗多感慨。

  “我不過是散漫慣了,受不了拘束”鐘天成看著皇上誠懇的說道。

  “唉!我雖不舍公子離去可也不能強留公子,公子生性逍遙灑脫,朝游南山西宿北海,堪比神仙,朕卻不能!”皇上悵然若失說道。

  “皇上如今富有四海,功在當代而名傳后世,有何可嘆息的?”鐘天成勸慰道。

  “我出身皇家,注定如此!世間很多事便是人間帝王也難更改,帝王與百姓也并無差別,無非隨波逐流。”皇上感嘆道。

  “隨波逐流然后順勢而為便是遵循天道,能如此也是非常人了”鐘天成也嘆道。

  “公子出自櫻花島,武功之高世間罕有,櫻花島又不缺錢財,公子做事任性灑脫,無拘無束。朕呢?朕出自皇家,幼時生母早亡,母家在朝無權無勢,我雖很小便被立為太子,可是過的日子卻是擔驚受怕,朕不敢做出任何一點錯事,哪怕做錯一點便會被人抓住把柄而無限放大,太子位若不保則命難全啊!”太子滿眼落寞的說道。

  鐘天成聽的認真可并沒插話,皇上此刻毫無帝王之威卻像個受傷的小獸。

  見鐘天成聽的仔細,皇上接著說道:“我年未三十而雙鬢斑白公子可知為何?那是因為我徹夜難眠,每日每夜都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活著,唯恐一言一行不慎而招致禍端”。

  “百姓有百姓的苦,帝王有帝王的苦”鐘天成聽皇上說話也是心有波瀾。

  “唉!待我行冠禮后更加謹慎,我不敢在朝中培養勢力,一來是怕朝臣二來也是怕我父皇覺得我爭權奪勢,可是一個無權無勢的太子哪那么容易?”皇上嘆息說道。

  皇上目光晶瑩,接著說道:“后來的事公子也都知曉,有時我恨不得生于百姓家,一家人和和睦睦,唉!”

  “世間事大抵如此,過程雖艱辛可最后也算完滿,皇上也算如愿以償”鐘天成勸慰道。

  “世間事確實也是這樣,人活天地間哪能十全十美?得此失彼!得失間過完一生而已!”皇上也嘆道。

  “不知不覺間和公子說了這么多,這些話恐怕也只能和公子說!公子既然要走那便走吧!朕不會忘了公子幾番相救之情,公子也莫忘了朝中尚有一個朋友”皇上恢復了笑容說道。

  “皇上保重龍體,此去北方注定大勝還朝”鐘天成說完便拱手道別出了皇宮,皇上見其漸去漸遠的背影也是感觸頗多。

  皇上是自國都南陽輕裝出發,身邊僅帶了近衛五百人隨行,國政暫時交由右相劉師權,秦陽負責帥軍鎮守國都南陽,國都南陽或者其他州此時若有事還都得仗著秦陽的萬余人平定。

  皇上是傍晚時分先于蓋褚到達,隨后便立刻進了鎮北王李義的帥帳。大帳中皇上端坐中央,鎮北王李義坐于皇上右手邊,孟圓等將隨后進入大帳拜見皇上。

  孟圓帥眾將進大帳后隨即拜倒于地,大將孟圓聲音低沉說道:“末將孟圓奉命鎮守羅陽關,如今兵敗關破,末將愿領責罰”。

  此時鎮北王李義張了張嘴卻沒說什么,皇上見狀卻慌忙離席一把扶起孟圓,此時看孟圓戰甲染血而且缺失一臂,右臂齊肩而斷,但是此人一聲不吭,目光堅毅,皇上見此孟圓如此也心下惻然。

  皇上扶起孟圓后一把牽住其左臂說道:“孟圓將軍堅守羅陽關二十五日不破便是奇功,如今城破而孟圓將軍帥眾苦戰讓疏勒國和大宛國聯軍前行步步染血亦不失大將之風,將軍何罪之有?若此等將軍尚且有罪的話那便真的沒有天理了”。

  孟圓聞聽此言也目中蘊淚,但是終究也沒能再說出什么,孟圓太不容易,他和張璞同時守關敵軍自然會重點照顧他,以前都是蓋褚為主將他為副將,可是如今他為主將壓力太大了,可是他還沒法推辭,戰到這份光景他是真的盡力了。

  皇上舉起孟圓左臂接著說道:“孟圓將軍英勇,我大夏國有此等將軍乃是大夏國之福,朕有此等將軍征戰也是朕之幸,眾位將軍不計生死征戰朕銘記于心,眾將好生休養,蓋褚將軍明日正午便會來援,三日后白剛將軍和王朗將軍亦會帥十萬大軍來援,五日后,朕與眾將破此二國,以此祭奠我大夏陣亡之將士!”

  眾將聞聽此言皆下拜,高呼萬歲!鎮北王李義也心有大波瀾,此時再看皇上,年不過而立,初掌大權,但是御下有術,確實有人主之風!大夏國有此等帝王是大夏之幸,李家有此等兒孫也是祖上有德。

  眾將很多都是只聞其名未見其人,但是此時偷眼看皇上時見其身穿龍袍,龍行虎步,雖兩鬢斑白但是眸光若閃電,犀利異常,雖含笑但生威,不愧為一國之主確實讓人敬畏。

  皇上本以為蓋褚大軍明日午時才能抵達,可不曾想蓋褚行軍神速午夜時分便來到了中軍大帳,其行軍速度可見一斑!

  蓋褚之所以如此焦急是因為得知大將孟圓失了一臂,孟圓是指揮作戰之人,他尚且如此那就說明情況已經萬分緊急,他怕鎮北王李義在軍中也有閃失。

  蓋褚猜的也不錯,當時羅陽關破,大軍蜂擁而至,孟圓隨即邊退邊抵抗,如此危急時刻鎮北王李義都已經拔劍在手準備廝殺了。

  孟圓和鎮北王死戰不退便也無形中挽回了頹勢,不然的話大將先行撤退小兵哪還有斗志?豈不是兵敗如山倒?

  鎮北王李義揮劍殺敵自然也是挽回頹勢的用意,可是孟圓能真把鎮北王李義當成小兵來用嗎?孟圓隨即派身邊近衛兵守護李義,可是如此一來他身邊便有了危險。

  敵軍見鎮北王李義在軍中也是直奔他而來,可是李義身邊皆是驕兵悍將根本不能近身,見戰不下李義隨即蜂擁而上直撲大將孟圓。

  孟圓見此毫不避退,北軍中可以沒有孟圓但是不能沒有鎮北王李義,他把這些敵兵吸引來自然減輕了鎮北王李義身邊的壓力。

  孟圓手持大刀縱橫沖殺,可是敵軍中敢來殺鎮北王李義的哪個不是悍卒?這些人隨即圍攻孟圓,孟圓一人一馬死戰不退,但是心里也涼了半截,這場合莫說他孟圓,就算是蓋褚或者張璞被這么圍殺也難敵呀!

  孟圓抱著必死之心死戰不退,可終究雙拳難敵四手,被一敵將一刀斬斷一臂,孟圓右臂斷后血流如注,可孟圓一聲悲吼之后左手拔出佩劍依舊死戰不退。

  孟圓這架勢把敵軍也嚇了一跳,這人殺到瘋魔了!現在最是可怕,此時誰敢近前必死無疑,他自己不怕死了,敵軍敵將也略微有些遲疑,想等孟圓失血過多再行攻殺。

  此時孟圓手下眾將已收攏完敗兵,此時見大將孟圓如此盡皆目眥欲裂,隨后帥大軍瘋狂反撲,這才救下了孟圓。

  蓋褚急行軍來到后先入中軍大帳拜見皇上,皇上見蓋褚也是十分高興,蓋褚在定安城如何神勇皇上已然知曉,行禮后隨即叫眾將前來商討軍情!

  “皇叔,羅陽關雖被攻破,現在如何奪關?”皇上目光湛湛的看著李義。

  “皇上到時我已經把帥旗換成皇旗,如此可鼓舞我軍士氣,如今蓋褚歸來可將蓋褚將旗遍布軍中,蓋褚之名可震懾敵軍”鎮北王李義說道。

  “不錯,如今我軍兵敗,士氣低迷,皇叔如此做深合兵法”皇上贊嘆道。

  “我想調白剛將軍和王朗將軍去守孟溪關,換回張璞,有此二人在奪關輕而易舉,不知皇上意下如何?”鎮北王李義說道。

  皇上此時看了眼李義隨即打了個哈欠,皇上看出來了,有他在的話鎮北王李義用兵并不自在,白剛和王朗都是他的人,鎮北王李義調動起來還得看他的臉色,如此的話并不好。

  皇上哈欠打完后隨即說道:“朕舟車勞頓太過困倦,皇叔好生用兵,不光奪關還要滅其國,軍中之事和軍中之將皆歸皇叔調遣,凡事不必報我”。

  皇上說完轉身出了大帳,實際上他確實困倦但是此時也不至于非要休息,可是有他在的話鎮北王李義并不自在,最重要的是鎮北王李義在北方深耕三十多年,沒有人比他更熟知情況,在此作戰皇上能勝的他李義必勝,他李義若敗的話皇上去打也是必敗,如此還不如直接放兵權,如此鎮北王李義也好用兵。

  皇上走后大帳中皆是北方眾將,他們也不傻,也知道這是皇上故意如此,但是皇上在軍中他們怎能給鎮北王李義丟臉?

  鎮北王李義隨即命人星夜趕往孟溪關召張璞帥五萬兵馬星夜馳援,隨后命探馬立刻迎上白剛大軍,命其不必來羅陽關而是接替張璞鎮守孟溪關。

  疏勒國和大宛國聯軍前半夜見鎮北王帥旗變成了皇旗便有些軍心不穩,御駕親征非同兒戲,一個皇上能穩住軍心,好不容易攻破羅陽關使北方軍士氣低迷可現在皇上卻來了。

  后半夜見大將孟圓將旗又換成了蓋褚的將旗便心涼了半截,這活閻王的名聲在北方可是太響了,人的名樹的影,這個蓋褚可不是浪得虛名之輩,可他們也不確定是不是鎮北王李義拿蓋褚之名震懾。

  天明時分,蓋褚披掛上馬,手持大戟耀武揚威的出現在兩軍陣前,身后長袍迎風獵獵,這公然現身也就罷了!那種有我無敵的氣勢看的兩國聯軍膽寒!

  蓋褚之所以如此也是故意為之,他這么明目張膽的出現在兩軍陣前就是給敵軍看的,為的不光是震懾敵軍也是為了等張璞帥軍來此拖延時間。

  兩國聯軍看見蓋褚后也是驚疑不定,孟圓就已經把他們折騰夠嗆了,他們雖然攻破了羅陽關可是依然是一步一染血,現在孟圓退了換成了這個活閻王!

  聯軍守將商量后覺得再與大夏硬碰硬已經沒什么便宜可占,當初出兵攻大夏是覺得二子相爭之局已成大夏必亂,可如今呢?聯軍主將心里也發苦。

  既然覺得沒便宜可占那就只能各自退回本國,隨即派出使者想和大夏國皇帝或者鎮北王李義和談,他們退出大夏羅陽關后。

  使者隨后出現在兩軍陣前,蓋褚以大戟點指使者喝道:“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你返回吧,你若再敢前行我便視為沖陣,立時取你性命”。

  使者來了四五波,可是不論是大夏國皇帝還是鎮北王李義他們連面都沒見到,因為蓋褚那關他們便過不了!

  蓋褚見使者一波一波前來也是不厭其煩,隨即躍馬到敵軍陣前一箭之地立定,以大戟指著漫無邊際的兩國聯軍喝道:“爾等興此無名之兵,攻我大夏城關,殺我大夏軍民,想退出關外便就此了結嗎?爾等要么現在倒戈來降,要么便整軍備戰隨后廝殺”。

  蓋褚的話可不是偷偷摸摸對誰講的,這是當著三軍將士的面喊的,他足以代表大夏國,而這便是大夏國的意志。

  兩國聯軍主將心里暗暗發苦,現在和談是不可能了,可是能降嗎?他們這支大軍若是降了豈不是有滅國之險?

  兩國聯軍主將隨即也躍馬趕到陣前,以手中斬斧遙指蓋褚,厲聲喝道:“給爾等機會不知珍惜,你當真以為我怕了爾等嗎?我是念兩軍將士辛苦方想息兵止戈,你若要戰我便陪你,正好大夏皇帝在此,我家里正缺一個養馬的下人”。

  兩國聯軍主將此時也是不得不如此,他若再不強勢的話軍心必定大亂,所以他才如此出言羞辱。

  “嘿嘿,你也就是站在大軍中才敢刮躁幾句,你若敢出陣我必于兩軍陣前斬你頭顱”蓋褚也不惱樂呵呵的說道。

  “我萬金之軀會與你這等蠢貨交手?你若是大夏國皇帝我必出陣殺你”兩國聯軍主將針鋒相對。

  “不敢出來便滾回去,明日我來破陣,我倒要看看你這副臭皮囊是不是萬金之軀”蓋褚說罷轉身慢吞吞的退回本軍陣中。

  當夜子時張璞風塵仆仆的趕來,先是由鎮北王李義領著拜見皇上,君臣續禮后便回到了鎮北王李義的中軍大帳。

  “羅陽關破我軍士氣低迷,明日一戰必要大勝方可,何人出戰?”鎮北王李義看著諸將說道。

  “嘿嘿,何人出戰?傻大個出戰唄!”張璞笑呵呵的說道,眾將不敢笑但也憋著不說話。

  “蓋褚,明日一戰只許勝不許敗,你需將兩國聯軍趕出羅陽關”鎮北王李義說道。

  “末將遵命”蓋褚拱手說道。

  “蓋褚將兩國聯軍趕出羅陽關后,何人追殺?”鎮北王李義問道。

  “王爺您都謀劃好了就直接下令吧!何必問呢?”張璞玩味的說道。

  “咳……就你話多,明日蓋褚領兵出戰,兩國聯軍退出羅陽關后張璞帥兵追殺”鎮北王李義隨即說道。

  其實這都是注定的事,蓋褚軍已經休息一夜而張璞軍人困馬乏,明日之戰肯定蓋褚出戰啊!蓋褚帥兵將兩國聯軍趕出羅陽關注定傷亡不小,彼時已如強弩之末,這時肯定張璞追殺,不然他來干嘛?看戲嗎?

  但是既然鎮北王李義如此問也就是張璞敢去那么斗嘴,不然誰敢?但是這倆人在軍中不管怎么胡鬧都沒什么,這倆人就是北軍的定海針,他倆在的話軍心穩定。

  眾將剛出帥帳張璞便沖著蓋褚屁股踢了一腳,隨后說道:“傻大個,你明日若是陷入敵軍中的話,我還救你”。

  蓋褚也不惱,樂呵呵的說道:“明日我可不用你救,我還想救你呢”!

  張璞笑了,隨口說道:“此戰過后請我喝花酒嗎”?

  “喝酒就喝酒,非喝什么花酒?”蓋褚腹誹道。

  “那就這么定了!”張璞說完笑著返回本軍中。

  天光放亮,萬里碧空無云,兩國聯軍望著北軍大陣盡皆駭然,因為張璞的將旗也遍布軍中。

  兩陣對圓,蓋褚立身軍陣之前,手中大戟向下一揮,隨后大軍向蓋褚馬首處進發。

  兩國聯軍此時已經無心戀戰,不光是因為蓋褚領軍出戰,蓋褚身后張璞將旗飄蕩也讓他們十分忌憚。

  北方軍中皇上身穿龍袍親自立于戰鼓旁邊,不論是北方軍還是兩國聯軍都看的仔細。

  一聲鼓響后,蓋褚一馬當先殺出,隨后胡子軍在前,孟圓手下眾軍相隨直沖敵軍大陣,兩國聯軍破了羅陽關此時尚有一絲傲氣,可是隨著蓋褚沖陣那一絲傲氣也被徹底擊潰。

  蓋褚手中大戟紛飛,所過之處無人可擋,朗月國軍中尚有一個蘭天昊能跟蓋褚一戰,可是這兩國聯軍中可沒人能一戰蓋褚。

  將不如蓋褚,兵不如胡子軍,被蓋褚帥本部沖入陣中后士氣又不如北方軍,這還怎么戰?

  兩國聯軍節節敗退,聯軍主將發令退后者立斬,可是敗退大軍不是軍令能約束住的,只此一陣便成定局,兩國聯軍且戰且退,要不是有軍令恨不得撒丫子往關外跑了。

  此一戰可比想象中容易的多,兩軍雖然一個攻一個退但是傷亡并不大。

  中軍大帳內張璞披掛帶甲,張璞號稱“菩薩”,他穿便裝時嘻嘻哈哈,大有游戲風塵之意,可是一旦身著戎裝便是另一種氣象。

  “王爺,蓋褚一戰將其趕出關外,我帥軍殺出若有降兵如何處置?”張璞目光湛湛的問道。

  “此戰沒有降兵”鎮北王李義說道。

  “好”張璞說完后一句廢話也沒有直接出了大帳。

  張璞作為主將和下屬必須問明白降兵如何處理,因為此戰皇上已經言明要滅其國,既然是滅國戰而且不是大軍壓境滅國,相反北方軍照比那兩國還要少很多,一旦有被圍敵軍投降如何處置?

  鎮北王李義說“沒有降兵”,此有兩層意思,一是那兩國大軍現在已經退回本國境內,張璞入敵國作戰他們必定誓死不降所以沒有降兵,二是兩國聯軍無能真的降了也不能留,殺了他們便沒有降兵。

  可是兩軍交戰很少殺降兵,張璞必須問明白,他必須問,但是也不能逼著鎮北王李義明確的告訴他殺降兵,所以鎮北王李義說“沒有降兵”他答了聲“好”便退出。

  蓋褚將敵軍趕出關外后張璞隨即領軍殺出,半點不給兩國聯軍喘息的機會,張璞此戰為的就是殲滅敵軍有生力量。

  疏勒國和大宛國國力相當,兩軍加起來有六十萬大軍,三十萬大軍攻孟溪關牽制張璞,三十萬大軍攻羅陽關。

  鎮北王李義手下有三十萬兵馬,張璞帥十五萬守孟溪關,蓋褚帥五萬支援南陽王李梓,鎮北王李義和大將孟圓帥十萬大軍守羅陽關。

  羅陽關破時孟圓兵將死了十之七八,能戰之人與蓋褚手下胡子兵湊足五萬之數,張璞又自孟溪關帥五萬軍來援,也就是羅陽關此時有十萬大軍。兩國聯軍本有三十萬大軍,但是攻破羅陽關后損失半數,如今還有十五萬大軍。

  蓋褚將兩國聯軍趕出關外是真,但是一個打一個退傷亡并不大,這就等于如今張璞帥五萬大軍攻打兩國十五萬聯軍其實占不到太大便宜。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張璞現在是趁勢追殺,兩國聯軍人疲馬乏,張璞在軍中威名訴諸,在敵軍中也是威名赫赫,這次領軍追殺也是愁壞了聯軍主將。

  張璞大軍追殺速度不快也不慢,但是所過之處血流成河,追的太急容易讓他們狗急跳墻瘋狂反撲,追的不急人都跑了還打什么仗?

  張璞大軍這速度讓兩國聯軍眼皮亂跳,想回身決戰但是全軍士氣已竭,想逃又怎么逃?分兵逃竄?那樣死的更快!

  張璞大軍不急不緩的蠶食,可是這五萬人啃一下也得掉多大的肉?戰已沒了勝算,難道還能降嗎?可是到了這個份兒上還真是回天無力!

  張璞大軍自午時左右追殺到天黑,殺敵殺傷近三萬余人!

  張璞大軍此時也是人疲馬乏,鎮北王李義隨即下令蓋褚引兵替換下張璞,二人帥軍交替追殺!

  蓋褚這次也是跟張璞學到了精髓,他也不急不緩的追殺,兩國聯軍能跑但又跑不遠,可是回身一戰也沒這勇氣,正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兩國聯軍兩個晝夜沒合眼,吃飯喝水都得在行軍中解決,此時這些大軍什么心思的都有,有想拼死一戰的,有想脫離部隊逃跑的,有想投降的,軍心早就散了,蓋褚追殺一夜后又殺敵近四萬。

  張璞大軍和蓋褚大軍追殺自然也會損兵折將,但是要比兩國聯軍少的多,此時兩國聯軍所余兵力和鎮北王李義大軍軍力大抵相當。

  鎮北王李義隨即全軍出動,立時誅殺兩國聯軍,因為再不殺的話兩國聯軍就快退到城中了,若是退到城中的話據城而守那就沒法再打了!兵力相當怎么攻城?就算拼了死力攻下此城怕是北方軍也快死絕了!

  張璞和蓋褚兩路大軍這次是急行軍,如剪刀一般把大宛國境內的兩國聯軍絞殺在軍陣中,直殺的血流成河。

  一頭獅子和一頭牛的體型差不多,可是獅子卻能輕易的殺死牛,兩國聯軍人數上和鎮北王李義追殺的人馬差不多,可是兵將無斗志,反觀鎮北王李義的兵馬卻都如雄獅一般!

  皇上隨即命鎮北王李義揮軍北上直撲大宛國都城,平民不抵抗的話不得擾民,大宛國皇室不抵抗亦不可擅自殺害,鎮北王李義領命后隨即出發。

  大軍此刻入城可謂兵不血刃,直接攻入國都后進駐大宛國都城,沿途百姓并沒抵抗也可以說是根本沒反應過來。

  李義進入大宛國國都后隨即下令擒拿皇室,當庭歷數大宛國國主之罪!

  大宛國國主趁大夏新老皇交替之時興無名之師,攻破羅陽關殘殺大夏國軍十幾萬!如此殘暴之徒豈能任國主?

  大宛國主看著鎮北王李義也無話可說,此時說什么?形勢比人強!敗了就是敗了,講理有用嗎?戰勝的可以講理,戰敗的還可以講理嗎?

  站在大夏國角度看的話大宛國興無名之兵攻打大夏,可是站在大宛國的角度呢?大夏國亂豈不是大宛國開疆拓土的好時機?大宛國若是戰勝也可以當著鎮北王李義的面訓斥他大夏國二子爭國,黎民百姓受苦,他大宛國看不下去這才出兵解救!

  現在也不必說什么了!大宛國主隨即交出國主印劍,這也正式標志大宛國滅!

  鎮北王李義隨即讓大宛國主召回尚在孟溪關外的大宛國軍將來降,否則視同叛逆!叛逆者其家人同罪。

  說白了就是鎮北王李義拿尚在孟溪關外大宛國軍將的家人相威脅,逼迫他們投降!你們可以不投降,但是不投降我就殺你家人!

  在孟溪關外的大宛國軍將此時也收到了消息,他們能不投降嗎?大宛國主都降了他們還能怎樣?他們能復國嗎?殺的動北方大軍嗎?

  事實上疏勒國和大宛國不出兵攻打大夏的話不至于如此,因為大夏國北軍不過三十余萬,這兩國加起來卻有六十萬左右的兵馬。

  大夏國不至于怕了這兩國,但是對這兩國也十分忌憚。但是此時被這兩國攻打在先,隨后反擊中又占了上風,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卻不在這。

  皇上敢滅兩國的根本原因在于南陽王李梓打的朗月國不能出兵,朗月國的威脅解除后大夏國就可以舉全國之力攻打疏勒國和大宛國。

  此戰哪怕滅不了兩國的話皇上也不會罷休,會源源不斷的派兵來北方,反正大夏國力要比這兩國強盛的多。

  本來大夏國與西北的朗月國以國中兵馬相互牽制,北方軍與疏勒國和大宛國相互牽制,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如此,因為彼此都相互忌憚。

  可是朗月國兵敗后平衡就已經被打破,疏勒國和大宛國被滅只是早晚的事,讓人沒想到的是居然如此之快而已!

  孟溪關外的大宛國軍將隨即出降,卸了甲丟了武器的降兵雖然人多勢眾但也沒什么可怕的,被鎮北王李義限制在幾個他們自己搭建的大營中聽候發落。

  鎮北王李義隨即派使者入疏勒國中勸降疏勒國主,其實使者現在也不需要巧舌如簧,更不需要蒙騙,只需要陳說利害就可以!

  使者說的話很簡單,朗月國敗,大宛國降,你疏勒國能挺多久?此時鎮北王李義大軍便在城外,此時若降尚有一線生機,此時不降必被滅族!

  疏勒國主也不得不降!此時疏勒國能戰之兵不足十五萬,可大夏國孟溪關尚存十數萬大軍,鎮北王李義手下尚有十余萬,兵力上疏勒國已經不占優勢,國力上呢?如今更是沒有可比性!

  玉石俱焚可不可以?也可以!但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等大軍壓境的情況下大將未必和皇主一條心了,皇主不降但是大將卻降了,那個時候人家滅你族的時候你還有何話說?就算大將也不降,那也無非是打光這十幾萬兵馬多十幾萬的冤魂而已!

  無力回天,哪怕你有凌云志也不行!到了這個地步不是你想怎樣就能怎樣的,降了才是正理,不降的話國中不定多出多少冤魂呢!

  疏勒國主降了后孟溪關外的軍將自然也得卸甲棄兵,但是這兩國降卒有近三十余萬,鎮北王李義能放心嗎?

  兩國雖然滅了,但是一系列的事才剛開始,此時皇上在此凡事鎮北王李義也不能擅自做主,只得將此時情形如實上報。

  皇上見此時兩國已平定隨后返身回國都南陽,臨走時命鎮北王李義將疏勒國和大宛國的皇族遷往國都南陽,這也直接造成兩國群龍無首之勢。

  鎮北王李義見皇上動身返回也不得不問那兩國三十余萬降卒如何處置?皇上沉吟片刻后說道,白剛和王朗押解十五萬降卒到南陽王李梓攻打下的朗月國境內,開墾屯田,不犯大罪者三年后可返故地!剩余十多萬降卒裁撤傷殘者,傷殘者可歸家,余者皆歸鎮北王李義處置。

  鎮北王李義當即心領神會,皇上這是把降卒也當成了自己國民,只要這三年里不鬧事的話三年后便是大夏國的百姓,但是這三年里也得做些事來彌補這一戰的損失。

  鎮北王李義隨后放榜安民,細數疏勒國和大宛國這兩國皇室之罪,但也言明皇室之罪與民何關?如今兩國已然歸降,天下一統,當今皇上以仁義治國,必然不會區別對待兩國之民等等!

  皇上回國都南陽的路上便已傳命尚在南陽王李梓帳下的楊文聰火速回國都,楊文聰接報后也立刻向南陽王李梓辭行。

  南陽王李梓目光湛湛的看著楊文聰,隨即拱手說道:“先生此次回國都南陽當居相位,此次我與朗月國交戰之所以一戰功成與先生為我調動糧草后勤支援有莫大關系,先生此時離開有什么教我的嗎?”

  李梓沒明說,現在他手下兵馬都被打光了,一旦皇上此時追究他爭位之事他該如何應對呢?

  楊文聰聽李梓說他返國都后當居相位并沒反駁,只是說了一句話,“王爺文武雙全,如今天下一統無仗可打,王爺當安心治政”。

  楊文聰確實給出了主意,那便是安心治政,實際上也是告誡南陽王李梓別再想著兵權了。

  “李梓愿意安心治政,先生回國都南陽當為我言明”南陽王李梓躬身行禮。

  “王爺放心,我必如實稟報,王爺于國有大功,不必如此憂慮”楊文聰隨即還禮。

  南陽王李梓有此擔心也正常,一國之主最怕的就是皇位不穩,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現在南陽王李梓兵馬打光了,可是白剛和王朗手下兵馬可不少,皇上要收拾李梓只需要一道圣旨而已!

  楊文聰告誡李梓安心治政其實也是救他,李梓如今有大功皇上也不好立時殺有功之人,可是李梓若是再敢手握

  兵權的話皇上會讓他善終嗎?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资县| 南阳市| 北碚区| 台东县| 凉城县| 新宾| 甘谷县| 博乐市| 黄龙县| 陕西省| 南华县| 东乡族自治县| 德兴市| 拉萨市| 理塘县| 蓬安县| 广宁县| 寻乌县| 巴彦县| 巴彦县| 榆社县| 同德县| 平南县| 于都县| 延长县| 莎车县| 商水县| 大名县| 新龙县| 山西省| 那坡县| 固安县| 乐至县| 偃师市| 楚雄市| 咸阳市| 缙云县| 芒康县| 开化县| 克拉玛依市| 共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