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欣沒有想會有什么后果,只知道她不愿意再忍受孤獨了,她習慣一個人,可也想有一個可以分享秘密的人。
人格分裂是一個人有多重性格,各有特點,林佳欣覺得通過把自己各種心情性格分裂開,如喜怒哀樂,善良,嫉妒,惡毒等,把所有情緒割裂開,區分開,再注加以該性格或心情會做的行為。每天必須做的就是在腦海里自言自語,通過一件事情用不同性格來討論,反復練習。
長時間做過來,林佳欣發現成功了,可變得更加控制不住自己,催眠過的自己會忍不住做壞事,嚇唬室友,很暴力,脾氣不好。
有些催眠得比較好,就是有固定的人物,林佳欣一直希望有哥哥姐姐保護自己,所以出現兩個人,一個是惡毒一直數落咒罵林佳欣的姐姐,一個是拾掇林佳欣做壞事,打壓林佳欣又溫柔解釋的雙重性格的哥哥,還有一個可愛又善良單純女孩,一個充滿嫉妒喜歡詛咒別人的女孩。
林佳欣本人就是一個很復雜聽話的人,被哥哥說幾句話就跑去惡作劇嚇室友,夜里將鬼故事,用自己冷冰冰的手摸別人的腳。
林佳欣催眠得太成功了,可也開始疑神疑鬼起來,她試圖再次催眠自己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催眠了一斷時間,她看到了一只鬼,一個一直跟著她的鬼,能感覺到他靈魂的觸感,那陰冷刺骨的感覺在太陽底下都能感覺到,林佳欣覺得這是真的,因為被纏著,所以林佳欣睡的床位也留了些位置給他睡,夏天倒是涼快,就是冬天太冷了。
林佳欣沒有發覺什么不對的,固執的認定那就是真的,因為她那摸到,能看到,好幾次危險都是被救了,下雨天滑倒卻意外被他抓住站穩了,四周沒有別的同學,林佳欣更相信是真的,他與哥哥不一樣,很傲嬌又粘人。
林佳欣聽到哥哥對自己說他會算命,知道她的未來,林佳欣是不相信的,即使他很認真的說她會考進好的高中,林佳欣知道自己成績很差,才四百分多點,那所高中錄取分數線都要五百多,她差一百多分能進去嗎?
林佳欣不怎么學習,在一入這個學校被年輕的班主任無視,嘲諷,其他老師的區別對待,林佳欣已經無法再有向學的心。林佳欣也習慣了,所有人都那么對待她,這個剛當班主任的24歲青年說了很激勵的話,他說不會區分成績好壞,都會一視同仁,他滿眼充滿活力和熱情,林佳欣被感染了。
林佳欣還以為那會是她的光,可幾個月時間里,林佳欣觀察著他,他變得暴躁,更是滿口粗言穢語,他天真的以為學生能管好,卻不想變得更厭惡差生,那眼神和表情林佳欣這輩子都無法忘記。
初中唯一讓林佳欣覺得好的就是初三的班主任,也是化學老師,講課生動有趣,努力激勵著學習差的學生,沒有區別對待,很公平的調換桌位,不再是差生只坐最后一排,林佳欣第一次坐在離講臺那么近的地方,上課老師問這個化學反應是什么原理,林佳欣小聲的嘀咕也被聽到,老師的話沒有讓林佳欣感覺到嘲笑,林佳欣突然發現學習很好。
初三的學習是林佳欣最開心的一段時光,各科老師都很好,很有意思,沒有厭惡的眼神,英語老師是曾經表白班主任被拒絕的女老師,那時候她因為長相身高被學生嘲笑配不上帥氣的班主任,更是傳出她因為被拒絕而氣哭,她很溫柔很有耐心,知道大部分學生沒有學好音標,重新又教我們英語音標。那時我發覺是他配不上她,那么暴躁的性格,長得好看又怎樣,以她年紀大和他不合適作為借口,還是他英語課代表傳出來的謠言,她值得更好的男人。
林佳欣并沒有因為美好而過得開心,因為姐姐嫉妒了,她的話格外刺人內心,讓林佳欣感覺到自卑,感覺到身體和靈魂的骯臟,如同姐姐說的“不配擁有美好”。
催眠出來的人格怎么可能是好的,但是林佳欣還是陷入這個漩渦里,一步步的將自己逼入絕路,如同那個傷害她的惡魔,哥哥的洗腦和給的溫柔果然讓林佳欣無法自拔,這個叫斯德哥爾摩綜合征,很有趣的實驗。
對啊,林佳欣給自己的實驗,她知道自己離不開,她已經瘋魔了,她會死在這個人格手里,但是她不在乎,不知道為什么,林佳欣總覺得她根本沒有人愛她,沒有人在乎她,沒有人懂她,她喜歡被虐待的感覺,因為那樣太真實了,痛覺,饑餓感,絕食,太有意思了,那些是哥哥的懲罰,林佳欣陷入想逃離又不舍得。
哥哥催眠著林佳欣,他喜歡看林佳欣痛苦的樣子,她依賴自己,愛著自己,讓她不吃飯就不吃飯,想吃飯卻吐了出來,忍著自己惡毒的話語倒掉食物,他厭惡林佳欣,從內心深處的厭惡。
林佳欣確實催眠出人格來,不過那個人格是姐姐,那個惡毒的咒罵她卻保護她,教導她的姐姐,而他也很早就出現了,林佳欣不知道的是,林佳欣七八歲的時候已經人格分裂了,她沒有深思為什么她在半夜在墻后醒來,看到那污眼的畫面。
催眠其實很大的副作用,加上還是人格分裂,沒有即使干擾治療可能會死掉,林佳欣自己很清楚,但是她舍不得,她還沒有實驗夠呢!
林佳欣以為自己是主導的人,卻不想自己早就被哥哥算計了,還天真的以為能夠控制得住自己。
哥哥總在誘惑林佳欣自殺,一次又一次,逼到林佳欣崩潰,一群人格出現又死亡,好多新出現的人格都是林佳欣保護自己的,被當成獵物殺死在林佳欣面前,看著周圍的人格越來越少,如同養蠱一樣,他們越強大,林佳欣越有壓迫感,林佳欣想活,告訴身邊的朋友,不過誰把這當回事啊!
哥哥和姐姐先死了,他們同歸于盡了,林佳欣很痛苦,快3年的時間,斗來斗去,他們居然先死了,讓后來的人格占了主導,困住了她。
林佳欣發現哥哥姐姐死了居然傷心,她還傷心了,林佳欣想了所有能催眠的辦法,發現死掉的人格不可能再重生,就像魂飛魄散一樣,他們是獨立的人格,即使林佳欣復制出來依舊不是真的,林佳欣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了解清楚哥哥到底想什么,又為什么在死的時候說那樣的話。
林佳欣還是死了,她無法否認自己愛上哥哥,被一群女人男人逼著跳湖自殺,12月的冰冷水里,林佳欣死了,活過來的是代替她的人格,也是唯一活著的一個,那些逼迫的人格都消失了,讓“林佳欣”很不適應,習慣“吵鬧”的生活,突然只有她一個還是太寂寞了。
催眠過的身體和精神都有很大的問題,“林佳欣”直觀的感覺就是容易崩潰,控制不住抑郁癥發作的窒息感,那種瘋狂暗示自己自殺的想法太恐怖了,只要她控制不住就可能死掉。
她懷疑這是林佳欣的報復,讓她有些恐懼,她可能會在夢游中死去,可想林佳欣死的并不是她,她是最后階段出來打醬油的,只看戲不參與,誰知道死剩她一個了,倒讓她一個人占了身體控制權。
“林佳欣”斗不過大腦被設置的權限,死亡的腳步總在靠近她,即使辭了工作,在朋友那住了一個多月,“林佳欣”幾乎不出門,也吃不下飯,夜里總感覺到注視感,或者剛睡5分鐘就一個黑影撲到她頭上把她嚇醒,只能等天亮才睡覺。
日夜顛倒,一天吃一頓飯或者兩天就吃一點水和零食,狀態差得朋友都看不下去,可是管不了,“林佳欣”也不知道該怎么說,后來失眠得嚴重,睡得更少,“林佳欣”執意回家,想著死掉在家也好埋了,死別人這總是太麻煩了。
感覺到生命的流逝,“林佳欣”是如何怎么樣都不愿意再出去打工了,混家里等死,努力求著林佳欣放過她,一遍又一遍的,在手機發信息,她知道自己夢游會玩手機,林佳欣看到了果然沒有再為難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