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楚府就上門來提親了,子晨在家中鬧了小半月但是都沒有改變家中長輩的決定,因為涉及到家族的發展和興衰,長輩們需要考量的不但是子女的幸福,更是家族的興衰,當然不會輕易改變,子晨最終也就妥協了,但是要求自己也一起上門提親,想著也不是多出格的要求,楚府長輩也就同意了,只是叮囑他,千萬不要惹出其他是非來。
來到袁府,長輩都在殷勤的商討著婚事,子晨在獲得袁府長輩同意后,來到了宛儀的閣樓,看見宛儀再走廊盡頭的躺椅上坐著,這么吵鬧的環境下也不見她有任何動靜,子晨當時也被嚇著了,以為她已經。。。。。。,看見她突然抬手拭淚,才敢繼續走過去,“你還好嗎!”宛儀精神恍惚,轉頭看見子晨,半天才反應過來,子晨把宛儀從椅子上扶起來,走進了屋內,宛儀才慢慢開口“對不起,我也不知道會變成這樣”,說著眼淚又順流而下,這小半月她的眼睛像河堤,情緒稍有波動,即可決堤,“今天來,就是想和你聊聊,我和秋靈是真心相愛,我確實沒有辦法把你當做妻子對待,我也是父命難為,但是我覺得還是有必要把心里的感受告訴你,不想白白負了你”,在聽見“相愛”兩個字時,宛儀的心像被人高高的抬起然后重重的摔在深淵一樣,感覺胸膛里的心臟在不斷的膨脹,這小小的身軀根本無法裝下,她捂著心口,真想把手伸到身體里把它掏出來。
子晨也不知所措,該怎么安慰她,只是紅著眼看著她難受,這些年,宛儀對子浩的關注和特別,敏銳的子晨是看在眼里的,他知道宛儀并不像表面看起來的這樣文靜、柔弱,她是個果決、細膩的性子,自己都能看出她對子浩的情感,想必在她的心里,對子浩的執著早已經根深蒂固了。
“可以讓我見見他嗎,我想再見他一面,你幫幫我好嗎,求求你”,現在的宛儀好像也只能尋求子晨的幫助了,子晨爽快的答應了,自己求不得的事情,能夠切身體會有多悲哀,暗自決定想方設法也會幫助宛儀實現最后的愿望。
2日后,子晨來袁府接走了宛儀,都是已經定下親的未婚夫婦,他們外出也就沒有人在意,子晨為他們安排在了宛儀經常去的渡口。他們到時,子浩已經在那里等著了,宛儀顫巍巍的走到子浩面前“謝謝你愿意來”,見我兩個字,她吞進了肚子里。因為宛儀不敢確定他的出現時自愿還是對子晨愧疚的補償。子浩扶住狀似即將倒下的宛儀。
“子晨說你想見我,問他什么事,他也不說,非要我跟你見面,親自問你”子浩第一次感覺到宛儀的不一樣,看見她的神色,覺得她好像河里的浮萍,既弱小又無助,心里也很憐惜,子浩回想以前只感覺宛儀就是很安靜,所以才會給她說些平常不遠開口的事兒、無處傾訴的心里話,就是覺得告訴她很安全,“我喜歡你”,子浩看見她堅定和深情的眼神,其實也猜到了,也怨自己太遲鈍,早知道會是這樣,就應該早早的和宛儀保持距離,不要去招惹她,自己確實對她和其他人也不太一樣,但也絕不是喜歡,算是安靜的朋友。
“我喜歡的是秋靈,你和子晨馬上完婚,家里議定時間,我們也會在不久后成婚親”,宛儀沒有聽進去他說的話,她能感覺到子浩要撇清他們的關系,想要明白的告知自己的心意。但是對于宛儀,這些都不重要,只渴望趕緊告訴他自己的情感,這是最后的機會了“我第一次見你,就很奇怪,目光沒辦法從你身上移開,這些年我們也有過接觸,但是我知道你根本沒有注意到我,我也知道你的心意,只有秋靈小姐一人,但是我還是想要告訴你”
“對不起”!
“你不用說對不起,我喜歡你是我的事,這是我最后說出來的機會,本也不想打擾,但是我真的很不甘心,我想你知道,有我這么一個人的存在,拜托你,不要輕易就忘記我,我不需要你回應我的心意,只要你能記得我,就很好”。
宛儀近乎咆哮的說完這些話,宛儀需要的是說出來,并不是讓他感同身受,所以根本就沒有想到子浩的感受。整個人虛脫的癱坐在地上,子晨看見坐在地上的宛儀,像是看見了自己,她的悲傷好具體,好劇烈,仿佛自己的那份委屈和不甘愿,在她的這份炙熱情感面前,根本就什么都算不上了。
子晨上前抱起宛儀,“你也不用有負擔,她自己知道對你的情感不會有結果,但終究也不想白白付出了,能夠告訴你,你能夠知道,她就滿意了”子浩站在原地,看著子晨懷里抽泣的宛儀,眼淚婆娑還點著頭,心里很是觸動。但是今生只愛秋靈一人,宛儀錯付的情感,他終是無法彌補的。
子晨準備抱走宛儀,子浩走到面前,把身上搜尋了一番,在懷里掏出一個荷包,從荷包里牽出一根項鏈,項鏈很精致,翠綠的玉石珠子項鏈還掛有一個金墜子,墜子上刻著“浩”字,“這是我母親在我8歲生辰請工人制作的,留給你做個紀念,也當是賀你們新婚了”。子浩抓起宛儀的手,把項鏈放進她的手心里說了聲“對不起”,轉身就跑走了。宛儀緊緊握住項鏈,看他跑開的身影,她感覺子浩感受到她的情誼,她是滿足的。
回到家里,子晨把宛儀送回閣樓后,她就沒有再下樓,就是每天呆呆的看著子浩送給她的項鏈。突然她想通了,她絕對不能嫁給子晨,其實在子浩把項鏈交給她的時候,她就萌生這樣的心思,只是幾天的醞釀,讓她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楚府來袁府過大禮,宛儀給子晨寫了一封信,請管家帶了回去。傍晚就收到了楚管家送來的回信。信里子晨并沒有勸阻,而是指導她逃離的路線和接應她的方法,在信里,宛儀看見“逃婚”兩個字,再次確認了自己在做什么,也想起以后可能再也見不到家人,也不知道父母親會受到楚府或是鄰里間怎樣的責難,但是她真的做不到,就算死,她也做不到嫁到那個家里去,每每看見子浩和秋靈耳鬢廝磨,那會是怎樣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