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雞鳴聲漸起,蕭齊也隨之從睡夢中蘇醒過來。他出了房間見客廳里的小蝶依然睡得香甜,于是便沒有打擾她,徑直出了房門。
他又開始了新一天的早練,還是在秦淮河一帶跑步。
此刻除了早市的小販,以及賣早點的小店掌柜,眾人幾乎都還在睡夢中。有時見有人向他友善的打招呼,蕭齊也會示意的點點頭。
……………………………………………
“呼呼呼……”蕭齊猛地一吸氣,而后慢慢呼出,今天他又多跑了一截,果然每天鍛煉還是有用的。自己明顯感覺到現在身體的強壯,早已不復當年那副孱弱的軀體了。
他慢慢走回衙門,和門口的李福二人打了打招呼,又去后府吃了碗牛五下的陽春面。
之后,方才見小蝶從房門里出來,還手扶著額頭,顯然是悠悠轉醒。
蕭齊跟她打招呼道:“小蝶早啊。”
小蝶這才如夢方醒的道:“啊……阿郎、阿郎您也早安。”
“我發現你倒是挺愛睡懶覺的。”蕭齊打趣道。
“呃……阿郎這是在怪婢子嘛,我……確實,每天就挺閑的,就……就不知道做什么好,只好……睡覺啦。”小蝶低著頭,小聲解釋道。
蕭齊并不在意的一笑道:“沒關系,你怎么睡都可以,只是不要睡成一頭小懶豬就好了,哈哈。”
“阿郎!你怎么能這樣取笑人家,人家會生氣的。”小蝶忸怩道。
“好啦好啦,不取笑你了,阿郎我要去辦公了。”蕭齊回身向前府走去,同時右手向身后,左右擺了擺。
“昨晚怎么睡在了阿郎的房間,是阿郎幫我蓋的毯子嘛……”小蝶紅著臉,小聲嘀咕道。
…………………………………………
前府,大堂處。
“無缺啊,你來了。”黃祁熱情的向蕭齊打招呼道。
“是啊,黃縣令今日依舊來的挺早吶。”蕭齊回道。
“今日要交給你一件重要事宜。”黃祁突然正色的說道。
“什么事?”蕭齊問道。這黃縣令可是頭一次對自己露出這樣鄭重的表情。搞得蕭齊倒有些許緊張,當然也僅僅是緊張罷了。
“城南三十里處,出現了伙匪盜,此刻正在當地胡作非為。你如今身任縣尉之職,所以需要你前去指揮緝捕”黃祁接著問道:“你,能完成嗎?”
“當然!”蕭齊自信地說道,他就不相信了,有那伙匪盜比得上薛三那伙人多實力強。
有了先例,蕭齊自然不會去怕,估計完成任務,也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那好,你馬上從縣兵里撥一百人出來,聽說你小子搞了個新名字叫什么……連、對對對,連……”
“那……黃縣令您意向如何?”蕭齊試問道。
“我當然是全力支持的,誰要是能讓我壽縣的兵力強盛,那我黃某是第一個愿意的。你這一大改,連朱使君都聽說嘍。”
“是嗎?”蕭齊看似詫異,其實意料之中的問道。
“可不嘛,朱使君可是對你大加贊賞的,他很看好你,你有他當年的風范哦。”黃祁笑道。
“是嗎?使君對我評價這么高?”蕭齊意外道。
“可不嘛,他出身于草莽,然后就想提高自身的地位。你出身于高門之后,再加上他家有個與你年紀合適的女兒,說不定要和你結為姻親哦。”黃祁戲謔道。
“算了吧,朱使君的高門我怎么攀得起。”蕭齊搖了搖頭道。
“誒,怎么攀不起,你年紀輕輕的,就有如此功勞。還精通詩詞書法,簡直就是一表人才。長得又帥,哪個小娘子不喜歡呢?”黃祁倒是頗為認真的分析道。
蕭齊暗暗冒黑線,這黃縣令可真會說,把自己整得都不好意思了。
“好了,好了,不打趣你了,你就趕緊去整理兵士,準備出發吧。”黃祁又一臉笑意的道。
“是,黃公。”蕭齊頗為尊敬的道。
……………………………………………
壽縣校場,人頭攢動。
一眾軍士都整整齊齊的站在校場上,等待面前一位書生模樣的白面郎君說話。
“今日,我突然接到縣令的一個命令。”蕭齊大聲說道,底下的議論聲頓時消停了。
“縣令讓我帶領一百名兵士去城南三十里處緝捕盜賊。”蕭齊如是說道:“如果有誰愿意去的,出列。”
眾人面面相覷,只有少數一二十個包括常安在內的骨干毫不猶豫的站了出來,他們是蕭齊在這段時間培養的親信。
胡進看了看這邊的情況,也是眉頭一皺。
蕭齊倒是氣定神閑的道:“為什么不愿意去,總得給我個理由吧?”
“這明明是縣衙該管的,關我們團練兵什么事,我們可是抵御外敵的。前幾天您不還說我們地位與府兵等同嘛,那為什么要我們做這等小事兒。”“對對對、沒酬勞還苦累的事,我們可不愿意做……”……一堆兵士頓時在底下嘰嘰喳喳炸開了鍋一樣。
蕭齊知道,這種事不能順著他們的氣來,不然在這場新官與老兵之間的對抗,他就已經輸了。
于是他示意大家安靜,笑著道:“請問大家是不是壽縣人啊?”
“嘿,蕭縣尉,您這不是說笑嘛,我們不是壽縣人還是哪兒的人?難不成是你們盛唐縣人?”有兵士也是笑著回道。
眾人都哈哈笑著。
“既然是壽縣人,為什么不愿意幫老鄉一把,將那群匪盜給處理了?!”蕭齊突然冷著臉大聲質問道。
眾人一聽頓時不笑了,但也有人不屑道:“嘁,他們又不是我本家兄弟……”
話還沒說完,蕭齊循聲直接走到人群中將之一把揪了出來,道:“來來來,你繼續說,憑什么、憑什么他們就不需要你來幫助,就因為他們不是你家親戚,幫他們又沒有多大利益?膚淺!”
蕭齊頓頓聲又道:“要知道,四海之內皆兄弟!不管是誰,只要是我們壽州的良民百姓、咱楊大帥境內管轄的良民百姓,我們都有理由,去義不容辭的幫助他們!”
“咱們共飲一條秦淮河水,有甚么借口不去幫人家。”
……
兵士們被他說這一通,好大一會兒才回過神。當下就有人被他這番話所感染,站了出來道:“蕭縣尉,您說的對,‘四海之內皆兄弟’,咱們壽縣人都是咱的好兄弟,得幫!”
“對,得幫!”“沒錯,咱都是喝一條水長大的,沒理由不去幫!”
有時候,人都是質樸的,只是有人沒去打動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