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現實生活

一滴水的遇見

第34章 保護生命的地球磁場

一滴水的遇見 作家79AgKu 1611 2021-12-09 07:47:41

  地球磁場是指地球內部存在的天然磁性現象。地球可視為一個磁偶極,其中一極位在地理北極附近,另一極位在地理南極附近。通過這兩個磁極的假想直線(磁軸)與地球的自轉軸大約成11.3度的傾斜。地球的磁場向太空伸出數萬公里形成地球磁圈引力。地球磁圈對地球而言有屏障太陽風所挾帶的帶電粒子的作用。地球磁圈在白晝區(向日面)受到帶電粒子的力影響而被擠壓,在地球黑夜區(背日面)則向外伸出。

  地球磁場屬于電磁場,是通過外核的電子隨地球自轉的電流效應(近似于電生磁)產生的磁場。

  地球磁層位于地面600--1000公里高處,磁層的外邊界叫磁層頂,離地面5--7萬公里。在太陽風的壓縮下,地球磁力線向背著太陽一面的空間延伸得很遠,形成一條長長的尾巴,稱為磁尾。在磁赤道附近,有一個特殊的界面,在界面兩邊,磁力線突然改變方向,此界面稱為中性片。中性片上的磁場強度微乎其微,厚度大約有1000公里。中性片將磁尾部分成兩部分:北面的磁力線向著地球,南面的磁力線離開地球。

  磁力線分布特點是:赤道附近磁場的方向是水平的,兩極附近則與地表垂直。赤道處磁場最弱,兩極最強。地球表面的磁場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隨時間發生變化。

  地球磁場由基本磁場、外源磁場和磁異常三部分組成。

  基本磁場也叫正常場。占地球磁場的99%以上。基本磁場主要由地核內電流的對流形成.它是一種內源磁場。

  外源磁場是起源于地球外部并疊加在基本磁場上的各種短期磁變化。主要有:與太陽黑子活動周期一致的磁變化;日變化,日變化與太陽輻射對高空電離層的影響有關;磁暴。

  磁異常是地下巖礦石或地質構造受地球磁場磁化后,在其周圍空間形成并疊加在地球磁場上的次生磁場。

  地球磁場最大的作用是形成一道屏障,把宇宙射線集中到地球的南北兩個磁極。地球受到太陽的影響非常大,太陽風在離地球大約64000公里以外,也就是10倍于地球半徑的地方,以每秒數百公里的速度飛向地球。

  太陽風不斷沖擊著地球外圍環境,當粒子流進入地球附近時,一部分會由于受洛侖茲力作用繞過地球,剩下的會被類似磁鏡的地磁系統俘獲,通常在5至10個地球半徑外的距離就被攔截到。

  太陽風與地磁場相持形成的曲面是磁層的邊界,稱為磁層頂。磁層的形成,使地球磁場攔截了太陽輻射來的帶電粒子,以及對生命體一般具有危害的宇宙射線,使它們難以到達地面,而是留在高層大氣之外,環繞地球流動。這種屏蔽作用對生物的生存與繁衍具有重要意義。

  地球的極光是來自地球磁層或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太陽風)使高層大氣分子或原子激發(或電離)而產生的。

  極光是地球周圍的一種大規模放電的過程。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到達地球附近,地球磁場迫使其中一部分沿著磁場線集中到南北兩極。當他們進入極地的高層大氣(>80km)時,與大氣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并激發,能量釋放產生的光芒形成圍繞著磁極的大圓圈,即極光。

  極光,是一種絢麗多彩的等離子體現象,其發生是由于太陽帶電粒子流進入地球磁場,在地球南北兩極附近地區的高空,夜間出現的燦爛美麗的光輝。在南極被稱為南極光,在北極被稱為北極光。

  極光常常出現于緯度靠近地磁極地區上空,一般呈帶狀、弧狀、幕狀、放射狀,這些形狀有時穩定有時作連續性變化。極光產生的條件有三個:大氣、磁場、高能帶電粒子。

  地球磁場的變化能影響無線電波的傳播。當地磁場受到太陽黑子活動而發生強烈擾動時,遠距離通訊將受到嚴重影響,甚至中斷。

  同時,地球磁場也有不同尋常的作用:行軍、航海利用地磁場對指南針的作用來定向;地球上某些地區的巖石和礦物具有磁性,地磁場在這些埋藏礦物的區域會發生劇變,利用這種地磁異常可探測礦藏,尋找鐵、鎳、鉻、金以及石油等地下資源;在發生強烈地震之前,地磁的三要素都會發生改變,造成地磁局部異常的“震磁效應”。這是由于地殼中的巖石,有許多是具有磁性的,當這些巖石受力變形時,它們的磁性也要跟著變化,從而可以較正確地作出“震前預報”。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如果人體長期順著地磁的南北方向,可使人體器官細胞有序化,產生生物磁化效應,使生物電得到加強,器官機能得到調整和增進,從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但要知道,地磁有時是會倒轉的。

  地磁倒轉即地磁場倒轉。亦稱地磁反轉。指地球磁場的方向發生的180°改變,也就是地磁兩極的極性發生的倒轉現象。

  科學家們在對地球磁場的研究中發現,地球磁場是變化的,不僅強度不恒定,而且磁極也在發生變化,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發生一次磁極倒轉現象。他們在研究中發現,有些巖石的磁場方向與現代地球磁場方向相同,而有些巖石的磁場方向與現代地球磁場方向正好相反。通過陸上巖石和海底沉積物的磁力測定,及洋底磁異常條帶的分析終于發現,在過去的7600萬年間,地球曾發生過171次磁極倒轉。距今最近的一次發生在70萬年前。

  總之,地球磁場在無形中發揮著巨大作用,這頂“保護傘”對地球上所有生物至關重要。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江县| 宝坻区| 白玉县| 平利县| 家居| 荆门市| 雷波县| 嘉兴市| 太仆寺旗| 武胜县| 雅安市| 洪泽县| 沙田区| 阜新市| 辽中县| 贺兰县| 陆良县| 望江县| 淳化县| 榆社县| 会东县| 新宾| 建平县| 天等县| 大宁县| 南皮县| 遂宁市| 攀枝花市| 大埔区| 吐鲁番市| 曲松县| 吕梁市| 固阳县| 台东市| 金秀| 桃园市| 蓝田县| 昭觉县| 望奎县| 大兴区| 若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