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現實生活

一滴水的遇見

第84章 中石器時代文化

一滴水的遇見 作家79AgKu 3693 2023-01-26 15:35:08

  中石器時代,是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之間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過渡性階段。直接取之于自然的攫取性經濟高漲、并孕育向生產性經濟轉化的時期。地質時代屬于全新世。在世界范圍內約開始于距今1.2萬年,結束的年代在各地區很不一致。

  主要文化有:

  歐洲南部:阿齊爾文化(法國、西班牙);北部:馬格爾莫斯文化(從波羅的海向西跨西北歐到英國。非洲:南非威爾頓文化、斯密斯菲爾德文化;中非奇托利文化。北美洲北極地區:“細石葉傳統”文化。亞洲:黃河流域的遺存

  歐洲從公元前10000--4000年屬于中石器時代,以英國和德國北市的阿齊爾文化為代表。

  歐洲中石器時代文化的突出特點,是盛行幾何形細石器。這種細石器呈三角形、梯形或不規則四邊形等形狀。在西歐南部和南歐地區,先后分布有阿齊爾文化和塔德努瓦文化,均因法國的同名遺址而得名。馬格德林文化,是歐洲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最早發現于法國西南部多爾多涅省蒂爾薩克附近的拉馬德萊納巖棚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法國、比利時、瑞士、德國、西班牙和波蘭等地。年代為距今1.7萬--1.15萬年,始于末次冰盛期,晚于梭魯特文化。與馬格德林文化遺物伴生的人類化石,是屬于晚期智人的尚塞拉德人。阿齊爾文化是歐洲中石器時代前期的一種文化,年代為公元前8000--前6000年。最初發現于法國的阿齊爾洞穴,主要分布于西歐南部及南歐地區。石器較小,有比較粗糙的骨器和彩繪的礫石。在年代序列上前繼馬格德林文化,后接塔登努阿文化,是首次發現的中石器時代文化。塔德努瓦文化的海濱河口居民點中,有些堆積層含有人們食剩的大量貝殼和魚骨等,形成為最初的貝丘遺址。

  在西歐北部和北歐地區有馬格勒莫瑟文化,因丹麥的馬格勒莫瑟遺址得名。該文化分布很廣,在英國的斯塔卡遺址發現有木槳、家狗等重要遺存。馬格爾莫斯文化是中石器時代歐洲北部的文化,大致在公元前6000年,大致從波羅的海向西橫跨西北歐到英國,居民以漁獵采集為生,制造的細石器以斜鈍邊尖狀器最為常見,典型的漁獵工具是單列排刺的骨制魚叉。

  威爾頓文化主要分布于南非沿海地區,典型器物是一種小型凸面刮削器和鈍背半月形細石器。但在內陸地區,卻是另一種斯密斯菲爾德文化,其特征性的器物是在木頭上打孔的鉆孔器。無論是沿海的威爾頓文化,還是內陸的斯密斯菲爾德文化,其居民主要是歷史上的俾格米人、布須曼人和伊科伊人。他們的經濟生產以采集和漁獵為主,已使用魚叉、羅網、涂有毒藥的弓箭等工具,過著按季節遷徙的非定居生活。與這兩種文化有著密切關系的是大量輪廓鮮明、富于寫實性的洞穴壁畫和巖刻。

  細石器文化是指以使用形狀細小的打制石器為標志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用打擊法打出的細石核、細石葉及其加工品。出現于舊石器時代晚期,盛行于中石器時代。這種石器長度一般在2--3厘米,常見器形有石葉、石鏃、小石刀、石片等,可作石鉆或刮削器,也可鑲嵌在骨梗、木柄上作復合工具使用。

  西亞重要的中石器文化有凱巴拉文化和納吐夫文化等。凱巴拉文化得名于巴勒斯坦卡爾邁勒山的凱巴拉洞穴遺址,在巴勒斯坦、敘利亞分布甚廣,并遠傳于土耳其。典型石器是細石器,以小、仄、尖為特色。該文化又可分為3期:①早期凱巴拉,幾何形細石器尚未定形;②晚期凱巴拉A,幾何形細石器已具備一定特色:③晚期凱巴拉B,以三角形、半月形等幾何形細石器為主,并與其后的納吐夫文化的細石器相銜接。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凱巴拉文化約始于前1.6萬年,下限為前1萬年左右。該文化的居民過著以狩獵采集為主的生活,有矛、鏃等細石器,并以刮刀剝制獸皮蔽體。從獸骨較集中的情況看,可能已有畜牧的萌芽,如佩特拉附近的馬達馬格遺址,山羊骨占全部獸骨的82%;卡爾邁勒山附近的法拉赫遺址,羚羊骨亦占74%。一般認為,這種現象表明可能已出現放牧,這些山羊或羚羊可能即是最早的家畜。

  納吐夫文化是西亞史前文化變革的重要代表,年代為公元前12500年--前8000年左右。主要分布在敘利亞、巴勒斯坦和黎巴嫩。這個時期的狩獵采集人群開始定居或半定居;使用新的工具技術,從事更加有效的資源開發利用活動;人與動物之間新的關系在這一時期也有所體現,比如安·馬拉哈遺址中狗作為隨葬品出現在墓葬里。

  納吐夫文化直接從凱巴拉文化發展而來,并演變為最初的無陶新石器文化。其典型工具仍為細石器,除用于矛頭、箭矢等狩獵武器外,還有鐮刀刃片等農具,表明此時的生產力有了較大提高。不少遺址已有建筑遺跡及初具規模的村落,成為以后新石器文化村社的基礎。納吐夫文化仍以狩獵、采集生活為主,但經濟已向農業方向發展,其石制農具有鐮、磨盤、臼、杵等,皆屬收割研磨工具,可能主要用于收獲野生禾稼,如野生大麥、小麥等。這種收割一定野生作物的活動,可看作農業生產的最早起源。納吐夫文化存在著和外地的交換聯系,如用于死者頭飾的齒貝,即來自地中海沿岸。

  中國發現的中石器時代遺存,已知有陜西大荔沙苑(中石器到新石器早期)、河南許昌靈井(中石器時代早期)和山西沁水下川(舊石器晚期到中石器時代)等。

  中國中石器文化也以發達的細石器為特征,它繼承中國舊石器時代晚期細石器工藝的傳統,存在船底形、楔形和圓錐形石核,并多從這些石核上剝離下規則的長條形石葉,鑲嵌成刀刃直接使用。在嶺南地區,除細石器傳統的遺存外,還在眾多洞穴遺址中,與現生動物群遺骸伴出打制的大型石器、局部磨制的切割器和穿孔的礫石等。因年代早又無陶器共存,有些學者認為它們也屬于中石器文化的遺存。

  下川遺址地跨SX省南部垣曲、沁水、陽城三縣的各一角。從縱橫二三十公里的范圍內,已發現這類細石器地點16處。由此可以看出,這一帶在中石器時代曾是獵人經常活動的地區。出土的大批細石器說明,當時已較普遍地使用了復合工具,包括鑲嵌于木柄、骨柄而成的刀、鋸、短劍及裝柄的弓箭和長矛。由于這批新式工具和武器的出現,使社會生產力大大地提高了一步,社會經濟開始了新的飛躍。中石器時代的下川人,過著以狩獵為主、采集為輔的經濟生活,為新石器時代的到來準備了條件。至20世紀末,從中國東北到西南的新月型地帶內,發現的類似下川文化遺存的遺址已經有數十處,其中比較重要的除下川外,還有山西蒲縣薛關、懷仁鵝毛口、陜西大荔沙苑、NMG海拉爾松山一帶和HHHT附近若干地點,XZ聶拉木、申扎、雙湖地區、河南許昌靈井、青海貴南拉乙亥、云南元謀大那烏若干地點和保山羊邑新寨、廣東陽春獨石仔、封開黃巖洞和南海西樵山等等。

  這些遺址的年代大體上從距今 12000年左右到七八千年前后,經歷了四五千年的發展過程。青海貴南的拉乙亥遺址,是中國中石器時代末期的遺址,距今約7000年。

  當時黃河流域已基本上進入新石器時代的農業經濟繁榮階段,拉乙亥氏族的遺存仍保持著濃厚的中石器時代文化特點,這一事實表明各地的經濟發展是有很大區別的。YN省西部的怒江、瀾滄江流域,地處橫斷山脈險峰峻嶺之間,山川緊逼,缺少較大的河谷平原。怒江中游兩岸巖溶洞穴密布,崖廈發育頗多,為古代人類的棲息提供了條件。由于交通閉塞,又缺乏農耕條件,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前,這一帶仍生活著一些以采集和狩獵經濟生活為主的氏族。BS市西南的塘子溝村小山頂留下了他們的遺跡和遺物,發掘出土的 400多件石器全系打制;動物骨骸都是全新世的品種;遺址中未見陶器;工具器物群中未見用于耕耘、播種、收割、加工的任何器具,只是琢孔石環表現出比舊石器時代的進步性;骨角器也比舊石器時代遺址所見數量更多、制作更精。

  事實表明,在黃河、長江流域進入新石器時代后,這里仍處于中石器時代。

  兩極世界理論分析指出,中石器時期的社會形態處于母系氏族社會晚期,族外對偶婚制基本取代了族外群婚制,并出現了人類社會最早的家庭組織。

  中石器時代地質時代處在冰后期,即全新世初期,經濟生活仍為采集和漁獵,使用打制石器或琢制石器,磨制石器尚未出現。

  此時,更新世最后一次冰期已經消退,氣候由嚴寒轉為比較溫暖。因原來適應寒冷氣候的大型動物消失,人們面對現生的動物群,改以獵取中小型野獸為主,其中大宗的獵物是鹿類。狗已成為家畜,在歐洲和西亞的一些地方,可能已開始馴養豬或山羊。隨著人們采集活動經驗的積累,在西亞一些地區,采集目標逐漸集中于大麥、小麥等野生禾稼,這可看作是農業起源的前奏。人們還從水域獲取更多的魚、貝類,以豐富食源。此時繼續使用直接打制的大型石器,而占主體地位、間接打制的細石器工藝更為成熟,出現用細石片鑲嵌在骨木柄上的箭、刀等進步的復合工具。鏢、錐等骨器也較為精良實用。弓箭的普遍使用,使狩獵效率大為提高。

  總之整個漁獵采集經濟比舊石器時代有了長足進步。人們除依舊利用自然洞穴棲息外,還有了季節性的窩棚居址。埋葬死者的習俗比舊石器時代也更加復雜。

  在中石器時代,全球氣候和生態環境發生顯著變化。隨著第四紀最后一次冰期(北歐為魏舍爾冰期,阿爾卑斯山區為伏爾姆冰期,北美大陸為威斯康星冰期)的結束,冰河開始溶化、冰川后撤、全球氣候轉暖。歐亞兩洲的冰原地區被森林和草原所取代,在非洲,全球冰期時的多雨氣候轉為干旱氣候。植被和動物群也發生變化。舊石器時代的不少大型動物滅絕,數量大大減少,適于森林草原地區生活的中小動物和鳥類增多。這時,不僅人類狩獵的對象發生變化,而且經濟活動的內容擴大,江河湖海地區,漁獵經濟有了發展。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岳县| 饶平县| 旬邑县| 江都市| 保康县| 万宁市| 金寨县| 富民县| 黄大仙区| 新田县| 景洪市| 玛曲县| 阿鲁科尔沁旗| 白城市| 始兴县| 酒泉市| 历史| 万宁市| 射洪县| 永平县| 晴隆县| 工布江达县| 女性| 武宣县| 武汉市| 泗水县| 南安市| 绵阳市| 宁德市| 庄浪县| 广宁县| 岱山县| 永春县| 宝丰县| 凤山市| 西乌珠穆沁旗| 巩留县| 西峡县| 北安市| 水富县|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