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媽媽得抑郁癥的時候,雪瑩向醫生咨詢。
為什么生活無憂的人也會得抑郁癥?
雪瑩想不通。爸爸對媽媽很好,媽媽平常也不需要做太多事,家里有保姆。工作上,媽媽只是偶爾幫爸爸處理一些事。
大家都不能理解媽媽為什么會得抑郁癥?
雪瑩查了很多有關抑郁癥的資料:
抑郁癥又稱抑郁障礙,是最常見的精神障礙,最主要癥狀是持久性的情緒低落、興趣衰退。
如果及時并積極配合治療,一般 60%~80%的患者可有效控制癥狀,完全治愈率約為 30%。
但是抑郁癥復發率非常高,首次抑郁發作的患者復發率至少為 50%,已有 2 次抑郁發作的患者復發率則高達 80%~90%。
后來她查到了心理學上有種說法:
凡事要求完美,高度敏感,容易自省、反省,自我要求嚴格,容易內疚等,這一類人的性格就是術語上所說的抑郁癥易感性格。心理學對此的解釋是,人之所以得抑郁癥,是一種人性的自我向內的攻擊。有的人遇到事情,會把怒火發泄在外面,這是向外攻擊,這類人不容易得抑郁癥;反之有一些人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容易從內部找原因,就像孔夫子說的“吾日三醒吾身”,這類人是比較容易得抑郁癥。
雪瑩不能理解為什么喜歡反省的人會得抑郁癥。
開始媽媽看起來似乎是好了的。大家都以為她康復了,誰都沒有想到她會選擇結束生命。
身邊如果有抑郁癥的朋友或者親人,我們要多給予關心和關注。
抑郁癥的人都喜歡隱藏自己的想法。我們以為很小的一件事也可以把他們脆弱的心靈擊碎。
他們會不斷地傷害自己。最后用死亡的借口來解脫。
葬禮很簡單,媽媽留了一封信:
如果有來世,我不想再做一個人,我想成為一只鳥,永遠在天上飛翔。
請把我火化了,把骨灰灑向大海。
爸爸、雪瑩、李薇、沈南四個人去了海面,他們租了一艘船,使出一段距離。爸爸把骨灰灑向大海。
這個世界沒有錢的羨慕有錢的人,有錢的羨慕有時間的人,有錢有時間的羨慕有時間有錢有愛的人。
這個世界有完美的人嗎?
雪瑩已經傷心到麻木了。她明白沈南說的意思了。
人活在這個世界,我們一定要思考活著存在的意思。
一定要問問自己是為什么而活?
每個人的背景、成長環境都不一樣。
錢永遠不是衡量幸福的尺子。我們要去追尋內心真正的自我。
不要去過度羨慕別人的生活,你永遠不知道美麗開心的笑臉的背后是千瘡百孔的心。
生活永遠都有一地雞毛。有錢沒錢都會有自己的痛苦和階段性的困難。
如果在繁華的世界,我們一直追逐不屬于自己的東西,痛苦就會比快樂多。
如果我們一直盲目地追尋,那么我們會更迷茫。
不忘初心,真愛自己。
雪瑩去上大學了,雖然媽媽的離去,她很傷心。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

葉小小666
珍惜身邊的人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