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帶孫子出門打獵之前,老獵人拿起一個樹枝,在地上畫了三個連在一起的三角形,問10歲的孫子:“孩子,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孫子說:“這是山,一座山有很多山峰。”
“說的很對,”老獵人語重心長地對孫子說:“山是一座寶庫,我們敬重它、愛護它。”
一提到寶庫,孫子就郁悶了:“爺爺,都是山,為什么東邊那個部落的山里面有礦,他們不斷地開礦、煉金變得無比富有,而我們的山里只有山貨和野物,還總得留一部分出來。”
爺爺說:“留下一部分植物讓它開花,結種,以后繼續繁衍,就會有更多的植物;留下幼小野物和懷孕的母獸,以后會有源源不斷的野物。如果我們把植物都采完了,動物都殺完了,你和你的后代們還有什么呢?”
“有沒有既可以留下動物和植物,又能變得富有的方法呢?”
百余年后,東邊部落的礦早采完了,但是他們已經喪失了狩獵和采集的能力,又因為缺少糧食,部落衰退。
而老獵人的部落學會了種植和蓄養牲畜。
幾千年后,游客老獵人后代的家鄉觀光旅游、享受農家樂;學者在東邊部落的遺址上研究這個部落衰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