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有周楚國靈均先生者,諱正名則,母周王姬之歸荊王者也。自幼奉楚廟,姓屈氏,為平王后,賜名平,字原。生平不祥,年逾七旬而偏安一隅。是時也,嬴秦始皇帝政橫掃六合,于路破天子宗廟伐諸侯社稷壇。侵略如火,生民奔走,勢如破竹,公卿隱遁。秦女來賓未果,居楚作妾。楚子歸妹不還,客秦為囚。神女絕襄王,巫陽覆神龜。有靈脩、靈鎖者,乃同奉楚廟之友生也。見宗廟燔喪而社稷傾覆,思回天無力意隨駕遠狩。相約同行,先生曰:“如皆羈靮而從,則誰守社稷?”遂俯拾嘉禾而重培于土。靈脩聞之,不復與先生語,從楚子去。靈鎖親執帚躬掃山門,清凈無塵。國破兵至,先生沐浴更衣,盛裝告先帝:“此非戰之罪也,吾不能守禹鼎,不落敵手而已矣。靈鎖少年,毋殉,留此文脈,則箕山未遠。”言罷抱鼎而投汨羅,順江流而沉沙。靈鎖折戟,開天門以迎秦軍。靈脩與難,攜《離騷經》沒身于山野。楚三閭氏聞名于身后世,靈均先生魂斷在離恨天。仙凡有別,屈原則神仙矣,靈均惟庶人爾。作此小傳以慰英魂,愿美人無恨,芳齡永繼。

欒提玉蓮
實際上,不僅是為靈均先生,含近代本土宗教(指民間法脈)更多一點。靈脩和靈鎖,如果一定要文獻證據,那么他們是虛構人物。作者本人更偏向他們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盡管《靈均離騷經》以現代學術的立場來說是不足為證的,只能算是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畢竟怪力亂神含量挺高。文學解讀,恕我才疏學淺不敢茍同,只能說哲學也是文科范疇,玄學是哲學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