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算不如天算。
四個人敬完酒之后,轉身退出宴會廳。
劉邦目送他們離開,派人召戚夫人過來,對她說道:“朕想更換太子,他們四個人都來輔佐他,太子的羽翼已經豐滿,動不了了。今后,呂后真是你的主人了?!?p> 戚夫人一聽,不由自主地哭泣起來,劉邦說道:“來,你為我跳楚舞,我為你唱一支楚歌吧?!?p> 伴隨著戚夫人宛如無力的舞姿,劉邦輕聲唱道: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羽翮已就,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當可奈何?
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這就是劉邦的另一首詩,一般被稱作《鴻鵠歌》,這寥寥三十二字,形象、生動,不僅標志著漢初易儲之爭的結束,呂后母子的勝出,也能清晰地看到劉邦此時欣喜、無奈、痛苦、冷靜、果決的復雜心態,情真意切,令人感同身受。
劉邦唱了幾遍,戚夫人此時悲痛萬分,無力再舞,伏地痛哭,隨后劉邦緩緩起身離去,一場并不愉快的酒宴就此結束。
不過,劉邦還打算做最后的抗爭,試圖保全戚夫人母子生命安全。
一是提前布局,讓周昌擔任趙國國相,挑動陳豨造反,讓周昌在趙地穩住陣腳,以周昌的人品,劉邦決定將劉如意托付給他,讓他保護好劉如意的安全;
二是訂立誓約,組織軍功集團將領,斬殺白馬(可憐的白馬招誰惹誰了)立約,約定“非劉氏上所不置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擊誅之”(意思是“不是劉氏子弟而稱王的,沒有功勞不是天子所封而封侯者,天下共同討伐他”),這個就是劉邦留下的陽謀,相當于給了這些軍事將領們權柄,讓他們可以以此壓制呂氏家族,防止劉氏家族的覆滅。
三是撤換將領,將在外領重兵的樊噲緊急召回,防止自己的連襟手握重兵與呂后里應外合,同時也授予自己的鐵桿心腹陳平密詔,讓他誅殺樊噲。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漢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四月,劉邦因病突然去世,這位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漢朝開國皇帝,離開了喧囂的塵世。
劉邦的死,帶來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
首先是盧綰徹底死心了,劉邦一死,呂后肯定不會放過他,因此只能帶領部眾繼續逃亡到匈奴,匈奴封他為東胡盧王。此后盧綰被蠻夷侵犯,常常想著回歸漢家,寄居北方一年多以后,在漢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死于胡人之地。此外,還有一段小插曲,盧綰部將衛滿帶千余人進入朝鮮半島,得到朝鮮哀王箕準的厚待,衛滿假傳漢朝派大軍來攻,請求到箕準身邊來支援;箕準不知是詐,許諾了衛滿的請求,,衛滿趁此機會,率軍向王都(平壤)進發,一舉攻占王都后,自立為王,建立衛氏朝鮮。
其次是呂后迅速崛起,劉邦的安排不能說是毫無用處,只能說短期來看屁用沒有,呂后很快就成為實際的掌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