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吉安最近終于不那么忙了,前段時間他簡直忙壞了。
這是因為李立在德克士一開業的時候,就提出了“儲備干部”這個概念,讓德克士注重培養管理人才,有利于德克士的不斷擴張,保證隨時有人才可用。
前兩天,金陵路門店和徐家匯門店的兩位經過培訓的店長終于上崗。鄭吉安身的壓力沒那么大了。
這天,他抽出了一點空閑,來到富旦大學,因為李立說有事要跟他說。
鄭吉安在富旦大學附近的一家茶館等了一會兒,李立終于到了。
“不好意思姑父,剛下課。”李立說道。
“不礙事,我沒等多久。”鄭吉安說道。
“是這樣的,姑父,我想讓你從德克士的管理當中,抽身出來,去幫我做另外一件事情。”李立直奔主題,沒有羅里吧嗦,反正不是外人。
“哦?什么事?”鄭吉安一愣。
李立從自己隨身帶的書包里,拿出兩包康師傅方便面,放到了鄭吉安的面前。
“咦?這就是孫強那個廠子生產出來的?”鄭吉安拿起兩包方便面看了起來。
之前收購孫強的食品廠,自然要調用德克士的流動資金,所以李立收購了食品廠,準備生產方便面的事情,鄭吉安一直是知道的。
“對。”李立說道。
鄭吉安拆開其中一包,掰開嘗了嘗,眼前一亮,說道:“嗯,比市面的都好吃。”
“嗯。”李立點點頭,道,“我自信這款方便面比市面任何方便面都受歡迎,不過再好吃的東西,也要靠廣告營銷。”
這個年代,廣告營銷這個概念還沒有那么普及,很多人不重視這個,而諸如李涇渭這種先知先覺的人,已經靠著廣告營銷,賺的盆滿缽盈。
再過一兩年,等保健品風靡國內的時候,廣告營銷的威力才顯現出來。
李立在德克士開業的時候,就一直對鄭吉安提過廣告營銷這個東西,所以鄭吉安多少明白。
“你想讓我怎么做?”鄭吉安說道。
“都寫在里面了。”李立推出了一份打印好的材料。
鄭吉安拿過來一看,標題寫著“康師傅方便面廣告策劃書”。
鄭吉安翻了一下,皺著眉頭,工作量很大,很有難度,最難的地方在于,李立竟然讓他去一趟燕京,將廣告送進央視。
“這,要很多錢吧?”鄭吉安遲疑地道。
“錢的問題,可以不用心疼,花多少都沒有關系。你到了燕京,可以去找許新亞,他在那邊給德克士開疆擴土,應該認識了不少官面的人。”李立說道。
按照歷史的軌跡,本來應該由寶島魏氏兄弟創辦的康師傅,會在明年推出,魏氏兄弟也是托關系找人將康師傅的廣告弄了央視,結果廣告播出后,廠子外面來等著拉貨的卡車,堵得門都出不去,康師傅瞬間火爆全國,奠定了今后三十年的霸主地位。
這個年代,廣告要想央視,還需要“走關系”和“遞條子”,等到了1994年,央視才推出競拍廣告標王的模式,彼時標王被“孔府宴酒”以三千一百萬拍走,結果當年孔府宴酒收入就達到了恐怖的9.5億,可謂一本萬利。
現在還沒有出現標王這個東西,央視做廣告,自然用不了那么多錢,更何況,李立要的廣告時段,也不需要緊挨新聞聯播這種超級時段。
而且德克士現在也不缺錢,光滬市這兩家門店,每天加起來都有將近二十萬的純利,幾百萬的流動資金還是能掏出來的。
“行,那我試一試。”鄭吉安答應了下來。
德克士在滬市開業以來,鄭吉安也沒少陪著各種領導吃飯,已經習慣了一些應酬。
這次無非是將陣地轉移到燕京罷了。
“那就辛苦你了姑父。”李立說道。
拿著李立給的那份廣告策劃書,鄭吉安就去展開下一步的工作了。
看著鄭吉安離去的身影,李立很期待康師傅正式推向市場之后的表現。
李立回到學校,繼續過自己樸實無華的學生活。
一個星期之后,已經人在燕京的鄭吉安給李立打電話,貌似是說,托人找關系的過程有點不順利。
這也在意料之中,畢竟是央視,要是那么快就走通了關系,央視大門早被人擠爆了。
李立在電話里讓姑父帶著宣傳方案去找一個譚希松的人,這位未來的標王開拓者此時還沒有上任廣告部主任。
不過這時的央視已經察覺到了央視廣告的亂象,彼時遞條子、打電話等走后門現象很多,局面已成供不應求之勢。
但是國內又正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從這一方面來說,央視代表著喉舌作用,擔負著宣傳市場經濟的作用,如果自身不能整治廣告亂象,將會讓人存疑。
這才有了后來的廣告招標一說。
李立在康師傅的宣傳方案中也提到了這一點,明確指出了關于當前廣告亂象局面的破解之法,那就是遵從市場經濟的規律。
從人情轉入到金錢上來。
兩天后,鄭吉安打來電話說,譚希松主任已經研究了方案,準備形成具體文件上報臺領導,讓靜候佳音。
一個周后,鄭吉安又打來電話,說央視的廣告搞定了,三百萬廣告費拿下了晚上黃金時段的廣告。
這個開價,就連央視視都很滿意。
廣告安排在半個月后正式投放,連續半年,每天晚都會放好幾遍。
這個年代,央視的廣告也不多,翻來覆去,就那么幾個廣告。
除了央視會播放方便面的廣告之外,李立還讓鄭吉安,去各地的衛視,分別買下了各地衛視晚間九點以后到早8點之前的廣告時段。
這個年代,電視臺到了晚九點到十點之后,就不播放節目了,會變成雪花屏或者電視中央會出現一個彩色的大球(用來測試電視機色彩和分辨率的),也沒有任何人會往這個時間段投放廣告。
鄭吉安帶著錢,直接每家衛視去買這些垃圾時間的廣告,全部投放方便面的廣告,循環洗腦播放。
電視臺見還有人買這種垃圾時間的廣告,自然很樂意,電費才幾個錢,為啥不拿點廣告費呢?
就這樣,方便面還沒有上市,廣告合同就跟電視臺簽了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