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認購證銷售截止的第二天,三大證券公司就發表公告,此次股票認購證共銷售219萬份,足足比預期低了將近800萬份,按照此前公告,已將全部銷售收入捐給滬市兒童福利中心。
公告一出,再加上有心之人的渲染,股票認購證在外界的價格每本立刻上漲到100元,如果是10本連號白板更是上漲到2000元每套,滬市證券交易所擠滿了前來交易認購證的人。
與此同時,那些沒買股票認購證或者說某些原因忘買的人,都在交易大廳當中失聲痛哭,按照專家的分析,由于股票認購證遠遠達不到預期銷量,將會導致后面打新股的幾率大幅度增高。
因此,不出意外的話,認購證的價格還會持續上漲。
李立暫時不再繼續關注認購證的情況,距離過年只剩幾天了,父母那邊已經打電話催促他回家。
這個年代年味還很足,滿大街的紅燈籠和剪紙,街道上少不了裝著新衣,拿著爆竹,跑來跑去的小孩,不時鉆入某個店鋪中傳來嘻嘻哈哈的笑聲。
德克士也在年前裝飾了一番,按照過年的習慣,布置得十分喜慶。
客流量也并沒有因為過年返鄉的人減少多少,反而有了不小的增長,畢竟大過年的,小孩子都放假了,吃一頓德克士的心愿,家長們還是會滿足。
姑父鄭吉安今年是沒辦法回家過年了,因為德克士今年不屑也,并且為了慶祝新年,還會在過年期間開展外送服務,可以讓很多人的飯桌上,增添一道別樣的大餐。
大年夜吃上德克士,團年飯就顯得很高級,有面子,不論是誰吃到,都不得不豎起大拇指,說一聲敞亮。
至于李立則帶著小姑和表妹,開著康師傅食品廠的桑塔納回老家過年了。
駕照是之前抽空考的,這個年代駕照考試不嚴格,加上李立本身技術過關,走快速流程的情況下,只花了一周時間就拿到手了。
桑塔納雖然跟虎頭奔等進口豪車比起來逼格不夠,但是目前國內有車的本來不多,有輛小轎車就遠勝絕大部分人了。
很快,桑塔納就駛入了光明村。
車剛剛到村口,李立就看到,村里有不少的小孩,聚集在村口,一臉崇拜的看著桑塔納。
李立知道,這是他今天回來的消息,早就在村里傳開了。
本來村子就不大,鄉下人也愛嚼舌根,加之李立一家這半年來的轉變,都落入大家的眼里。
夏天的時候,李立就讓父母在全縣收購小龍蝦,運到滬市賺到了第一筆資金,連帶著都盤活了縣里的水產公司。
后來更是傳說李立在滬市開了公司,日進斗金,買車買房,就連他姑父鄭吉安回來的時候都提著電視里才有的大哥大,別提多氣派了。
李立把車速慢下來,那些還沒車子高的小孩頓時驚呼道:
“李立哥。”
“李立叔。”
“李立大伯。”
喊什么的都有,甚至還有幾個小屁孩喊李立,大外甥。
沒辦法,村里面幾乎都沾親帶故,別看年紀小,有的人輩分一點都不差。
李立聽著喊哥,喊叔的笑著點頭,那些喊外甥的,他就假裝沒聽到。
從后排座椅上拿出一大包糖果,里面有巧克力,玉米糖,大白兔,高粱飴,牛肉酥等各式各樣的糖果,給每個孩子都把兜給塞滿。
拿到糖果,每個小孩都露出高興的表情,歡呼雀躍,十分高興。
看著這些小屁孩,李立又把自家生產的可比克薯片搬了一箱出來,給每個孩子又拿上幾包。
看到這些可比克薯片,這些小孩更是雙眼冒光,他們都在電視上見到過這種零食,縣城超市高高的貨柜之上都有賣,只是一包要好幾塊,他們從來沒有吃過。
拿到薯片之后,這些小孩追追趕趕跑遠了,李立才開車進村。
一路上有不少村民坐在門口一邊嗑著瓜子,一邊議論著李立開的小轎車。
這個年代,能開上轎車的人,真是少之又少,一輛轎車二十多萬,普通人想都不敢想。
在村民的注視下,李立搖窗邊打招呼邊往前開。
短短的距離,李立開了不少的時間,才把車開到了爺爺家里,自己的父母也等在爺爺家,見到李立他們回來,面露喜色。
李立將帶回來的年貨搬進家里,都是一些農村不常見到的東西。
等忙活完了,母親劉茹才拉著李立的手,心疼的說道:“小立,你怎么瘦了這么多。”
李立因為天天晨練運動,體脂率下降得比較多,看上去更瘦了,不過體重絲毫沒有降低,反而還重了幾斤,身體更健康更有力量了。
父親李國富則是點點頭滿意地說道:“瘦點好,現在看上去更健康了,我聽你小姑說,你現在搞了兩個公司,每天都很忙,但是還是要注意身體,偉大領袖說道,身體才是本錢。”
父母二人輪番關心,讓李立心中十分溫暖,賺再多的錢都是其次的,一家人這種溫馨的氛圍才是最重要的。
李立也從包里拿出給長輩準備的新年禮物,給爺爺李安仁的一塊滬市牌手表,在這個年代,這個手表可比什么勞力士,理查德米勒這些名表知名多了,畢竟這些國內都沒有售賣,只有香江有售,一塊滬市牌手表是所有成年人的夢想。
另外給爺爺的還有一副老花眼鏡,爺爺年紀大了,晚上又不舍得開燈,有一副老花鏡正好。
給李國富的除了一塊手表以外,還有一條真皮做的皮帶,是許新亞在鵬城的時候去香江購買的,一個意大利品牌,在國內絲毫不出名。
給劉茹的是一套百雀羚的雪花膏,百雀羚創建于1931年,也是這個時代的國民品牌。
當然,除了一套雪花膏,還有一塊滬市牌的女士手表。
一家人好好吃了一頓午飯,剛吃完午飯,還待在飯桌上閑聊,院子里就走進來幾個穿著西服的人。
這幾人手里還領著一袋子雞蛋,和一些水果罐頭。
看到這幾個人,劉茹低聲對李立道:“小立,他們是信用社的,一直想見你,都找上門來好幾次了,沒想到這次找到爺爺家來了。”
信用社?
李立滿頭問號?
找自己干嘛。
之間走在最前頭的一個男子連忙微微彎腰,示意手下把雞蛋和罐頭放下,一臉笑容道:“是李立吧,不愧是大學生,果然一表人才,先在這里祝您新年快樂。”
李立試探道:“你是?”
男子一拍腦袋:“瞧我這記性,我叫陳林,是鎮上信用社的儲蓄經理。”
這下子李立就明白怎么回事,笑道:“陳經理,歡迎歡迎,請問有什么事兒嗎?”
“是這樣的,我們聽說李兄弟在滬市開公司做生意,賺了大錢,想請你來我們信用社存款,關于利息方面我們能夠給到最高,不知怎樣?”陳林臉上堆滿了笑容。
這個年代也一樣,銀行都想吸納存款,聽說李立家賺了大錢,馬上聞風而來,而且聽老媽的話,他已經不是第一次上門來訪了。
李立委婉拒絕道:“不好意思,陳經理,公司還處在草創階段,目前收支相平,還沒有多余的閑錢。”
他手上是有不少的錢,光這半年華萊士和康師傅賬面上的資金都不下于五千萬,這些都是可以隨他支配的。
不過這些錢,他還有別的用處,存在銀行里,才是真正的傻子,錢不流通起來,跟廢紙沒什么區別。
何況今年1992年,計劃經濟將全面成為歷史,市場的通貨膨脹會更加嚴重,不把這些錢花出去,放在手上只會越來越不值錢,至于銀行那點利息,他還沒看在眼里。
這個年代賺錢的生意數不勝數,不把這些錢翻個幾倍,在他看來都是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