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坑爹呢這是!
陳天宇接過圖紙,稍微翻看了一下。
可是沒一會,陳天宇眉頭就皺了起來。
雖然這套圖紙看起來比較完整,不管是平面圖,立面圖還是節點圖都有,設計的功能分區也算合理。
但里面的細節處理的實在是太糟糕了。
不論是材料的收口還是老人房的安全性方面,考慮的都不是很周全。
‘看來要想順利的完成本次的任務改造,還是得費一番功夫的。’
陳天宇真的不太理解這個六號設計師廖平陽到底是想干嘛。
廖平陽除了在衛生間做了一些功能區域劃分的設計,其他位置基本上還是按照原來的樣子。
這那里是設計施工改造,分明就是舊房翻新施工。
“那個張導,現在時間緊急,咱們也就不客套了,您現在帶我先到施工現場看一看,我也好做下一步的任務部署。”
張導見陳天宇如此積極,也是感激萬分,直接帶著一行人來到了施工現場。
施工現場非常冷清,只有兩個工人在做一些清理工作。
而陳天宇也在現場見到了視頻里的那個班組長小秦。
互相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之后,小秦就開始向陳天宇大倒苦水。
“陳設計啊,當初廖設計給了我們施工圖紙之后,基本上都不怎么來施工現場,所以導致現在現場的施工問題非常多。”
“咱們這次的改造時間已經非常緊迫了,所以我們希望您能盡快的給我們解決一下這些問題,也方便后續的一些施工。”
陳天宇點點頭:“這是當然的。我們既然接手了這個項目,自然是會竭盡全力的去完成。”
“不過現在我還是先勘察一下現場吧,能解決的我現場給你出方案。”
小秦聽陳天宇這么說,也是稍微放心了一些。
雖然陳天宇看起來年輕了一些,但是和廖平陽那種敷衍式的回答,陳天宇顯然更加靠譜一些。
可陳天宇真的能夠解決掉現場的那些問題嗎?
班組長小秦的也沒多少底,畢竟這個設計師真的太年輕了。
跟隨著班組長小秦,陳天宇先是查看了一下房間的施工進度。
現在房間的格局基本上已經確定,想要改動是不太可能了。
而且現在房間一些家具和柜子也已經下單制作,想要退掉重做,時間的上根本來不及。
客廳里的地暖和木地板也已經鋪設完畢,墻面也已經進行了基層的膩子找平。
吊頂現在只施工完了龍骨基層,面層還沒有施工。
如果想給提升一下設計感,吊頂方面倒是可以考慮考慮。
可是沒有必要啊,本身這個房子的層高也不是很高,為了做出點效果而犧牲掉本不寬裕的層高,這一點是非常不明智的。
再者說了,廖平陽設計的這塊吊頂區域,除了一道凸起的二四梁影響了一點效果之外,別的方面并沒有什么問題。
所以陳天宇當然也不會自找麻煩,將其拆了重做的。
可是這一圈下來,陳天宇發現好像并沒有自己發揮的空間啊。
這可就難搞了,要知道一個裝修設計的好壞,功能區域的劃分是最為重要的。
可以說,一個房子只要能將功能區域劃分好,這個房子的設計也就完成了一大半了。
但現在施工已經進行到這種程度,陳天宇也不能再進行什么大的改動,只能盡可能去去完善優化廖平陽的設計方案。
‘以后打死不能接手別人的尾巴活了,在別人的框架之下做設計方案,就像是陰溝里撐船,根本就施展不開。’
想來想去,陳天宇決定還是多為王之沖夫婦兩個人的生活考慮。
盡可能的讓兩位老人更方便一些。
當初陳天宇在做吳阿姨家方案的時候,對于老人房的一些設計想法還是挺不錯的,這時候倒是可以拿來借鑒一下。
正當陳天宇和歐文兩個人勘察完整個現場,想要先和節目組協商一下,今晚他們兩個人住在哪里的時候。
陳天宇卻是發現客廳木地板和陽臺窗戶交界的位置有不少的水漬!
霎時間,陳天宇的心就提了起來。
要知道客廳里面鋪設的可是木地板,如果不查明水的來源,木地板勢必會在后期使用過程中,處在一個潮濕的環境。
久而久之,這木地板就會發霉變形。
而這還不是讓陳天宇擔心的。
更讓陳天宇擔心的是木地板下面的東西。
因為他記得,廖平陽給客廳里裝的是電地暖。
這電地暖和水地暖的用途一樣,都是用來給家里取暖的。
但是相比于水地暖的,電地暖的安裝更加的快捷,不需要安裝壁掛爐之類的設備,只需要將原本地暖水管改成發熱電纜即可。
而且電地暖的發熱速度更快,更適合老人房的使用。
可是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電地暖雖然有點很多,但是有兩個缺點卻是非常致命。
一個是費用問題。
這里說的費用并不是指材料安裝費,而是后期使用的費用。簡單來說就是電費。
這也就注定了電地暖是無法進行大面積敷設的。畢竟那個電費一般的家庭可負擔不起。
第二個則是安全問題。
電地暖在安裝的時候要尤其注意防水防潮處理。
如果這一塊沒做好的話,一但發生了漏電的情況,那將是一場災難。
雖然現在很多的家庭是安裝了漏電保護器等安全設備的,電路一旦出現了短路漏電現象就會自動斷電。
可是現在房間里可是住著兩個七八十的老人,哪怕是一絲一毫的安全隱患,都應該給它按死在萌芽之中。
陳天宇看了看圖紙,確定房間里是電地暖沒錯,于是便叫來了班組長小秦進行詢問。
“小秦,這里哪里來的水啊?”
小秦看了一眼,有些無奈的說道:“陳設計啊,你發現了啊。這里的水是因為昨天這里下了一點雨造成的積水。”
陳天宇皺了皺眉:“怎么會有積水呢,難道你們昨天走的時候沒關門嗎?”
小秦大感冤枉:“我們當然關了啊,只是這個門框下面的縫隙,不管我們怎么搞,這個水都會滲進來。我們也沒有辦法啊。”
陳天宇仔細觀察了一下門框的位置,然后又測量了一下門外和室內的高差。
這時陳天宇才發現,室外天井的地面高度居然和室內一樣高。
而且室外天井的地面也沒有做散水找坡,外面的雨水不倒灌才怪呢!
原來當初廖平陽為了讓王老先生能夠輕松的進入這個天井,特地將天井的地面做了找平。
結果直接就把雨水問題給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