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佑一行回到碼頭休整,卻把李福給忙壞了。既要去招募水手,又得聯系之前的商家。李天佑只留下了一句,“加緊準備,水匪已滅,現在是開展海外貿易最好的時機。”說完這話他便一頭扎進了自己的院落,什么都不管不顧了。李福既要忙船隊的事,又要管理整個碼頭。幸虧有梁三在一旁幫襯,要不然他這一把年紀,還真有些吃不消。
造火槍的鐵匠們還在加緊趕工,從倭寇船上繳獲的四十桿鐵炮,技術雖然落后些。可用料都是實打實的精鐵。回來以后李天佑就把這些東西一股腦丟給了他們,全部回爐重造。至于零件檢驗,則是交給了梁三的爺爺梁博來負責。他打了一輩子的鐵,和李家的關系又近,所以李天佑把制造火槍的事全部交給了他。這梁博也不愧是有著工部大匠的底子。待李天佑把火槍的原理給他講明白之后。他當場就能組裝火槍,而且質量比李天佑裝的還要好些。
之前王直招安,給王直供貨的那些商人們正愁貨物沒了銷路。一聽說李家大量收貨,便紛紛上趕著將貨物送到了李家碼頭。貨還是原來的貨,只不過從之前的海上交貨,變成了陸地交貨。商家們既省了養船的錢,又免了出海違禁的顧慮。明朝禁海不禁商,他們從海商變成了正規商人,高興還來不及。不光沒用李家的車馬,連價格上都比原來便宜了幾分。有幾家還暗示李福,若能和李家結成長期合作關系。連自家的貨船都可以低價折給李家。很快這八條大船就全部裝滿了貨物。
貨物備齊了自然就準備出海。當梁三一大早找到李天佑的時候,李天佑卻一臉疲憊的抱怨道:“這才幾天的功夫,這么快就裝滿了?”梁三看著蓬頭垢面、滿臉胡茬的李天佑,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佑哥,你怎么休息成這樣了。福爺那只是累,你這可都有些慘樣了。”李天佑一邊打著哈欠,一邊將手里的物件塞給梁三。“就為了這個東西,我這些天門都沒出。潘兄不知道在外邊吼了我多少次,好歹算是做出來了。你把這個拿過去給他看看,也好證明我沒偷懶。”說完,李天佑邊轉身進屋,“既然船裝滿了,那就準備出發吧,我先去補個覺,走的時候喊我。”
梁三拿著李天佑塞給他的物件,一路上跌跌撞撞的來到了潘常的住所。潘常一見梁三,不禁驚道:“小三,你怎么弄的這幅模樣?難不成碼頭上又來了對頭?”只見梁三額頭上有兩塊烏青,衣衫不知道從哪里也掛破了一道口子。聽潘常問話,那梁三搖了搖頭,異常興奮的說道:“潘兄說笑呢,哪里來的對頭。先別說旁的,你來看看這個東西,好玩得緊。”潘常接過了梁三遞過來的圓筒,放到眼前一看,只是一瞬間的反應,潘常便朝身后跳開了五尺。嘴里還說道:“嚇!小三你怎么忽然躥到我面前來了?”
“面前?”梁三撓了撓頭,擺手道:“不對不對,潘兄你說錯了,分明是離遠了才對,我剛才一路走過來,明明見前方大樹離得很遠,再邁步時,頭便撞到了樹上。這東西是把近處的東西推遠了。”潘常見梁三說的真切,不由得有些疑惑,又將手里的圓筒放到眼前,又是嚇了一跳,“小三,是你說錯了,我剛才又看了一下,分明是把你拉到我的近前了,這是拉近的。”
“推遠!”“拉近!”“推遠!”“拉近!”二人就這么一直爭論著,忽然潘常怒道:“這說來說去也分不出個高下,咱們拿了這東西去找天佑,他這些天荒疏刀法,弄出這么個惱人的東西。是推遠還是拉近,我們找他一問便知。”
李天佑還在房中睡覺,被二人給吵了起來。朦朧中李天佑問道:“這就要啟航了嗎?”待二人說明了來意,李天佑也是又氣又覺得好笑。“你們兩個跑過來吵我睡覺,就因為這個望遠鏡?兩個文盲。”潘常小聲問梁三,“文盲是啥?”梁三也小聲回復:“就是說咱們沒念過書。”潘常點了點頭,說道:“我確實沒怎么念過書,莫非這東西只有讀書人用得?”潘常這一句話說的李天佑頓時無語,不由得氣悶道:“你們兩個使用望遠鏡的時候,肯定是梁三從大頭看,潘兄從小頭看的。”還沒等二人點頭,李天佑繼續說道:“你們各自調過來再看一遍就明白了。”
待二人翻來覆去終于明白這望遠鏡是怎么回事之后,李天佑接著說道:“這玩意是遠航必備之物,配合著羅盤和海圖,就能讓遠洋航行的風險降到最低。”潘常點了點頭,“有了這望遠鏡,不但可以發現遠方的陸地,還可以料敵機先,確實不錯。”
三人還在說話,李福推門走進房中。“少爺,一切就緒,該出航了。”李天佑這才起身走出屋門。
李天佑來到海邊,站在船頭遠遠望去,只見天高云淡,湛藍的海面倒映著鱗鱗金光。果然是個適宜出航的好天氣。回頭看了看自己的船隊和甲板上站著的水手們。李天佑大聲說道:“以前我們的貿易是把貨交給王直。我們的船,說是海船,卻從未到過大海的另一邊。今天,我便帶你們過去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海洋貿易。”說完,在一片激昂的吶喊聲中,船隊開始啟航。
這是李家的第一次海外貿易。李天佑把目標定在中國附近的琉球。之所以第一站定在了這里,是因為琉球自古就和中國有頻繁貿易往來,到琉球的航線被人們所熟知。就算是沒有遠洋經驗的水手們,只要小心些,也不會出什么意外。李天佑看中的就是這點,從各方面考慮,李家的第一次遠航,也是萬萬不能有意外的。
站在船頭,海風獵獵,迎面撲來的潮濕水氣打在他的臉上,李天佑有一種海闊天高,心情十分舒暢的感覺。他身后站著的李福,激動的說道:“不用擔驚受怕,真正的出海貿易,真沒想到我們李家也能走到這一步。”看著李福興奮的表情,李天佑笑道:“我們這才是第一步而已,接下來還要去很多地方,還有的是等著李叔激動的地方呢。”
聽了李天佑的話,李福出人意料的沉默下來。過了許久才問道:“少爺,你說這次我們能順利打開琉球的商路嗎?”李天佑自信的說道:“沒問題的,琉球就是個四通八達的地方。北有大明,日本,朝鮮,南有爪哇,暹羅,馬六甲。這樣一個商路通暢的地方,只要咱們有貨物,就不愁賣不出去。”李福點了點頭,作為船隊的老人,他這也是第一次走出國門,心中難免有些忐忑。聽了李天佑的話,當下安心不少。
琉球離明朝實在算不上遠,航行了一天一夜。船隊便到了琉球。看著視線里出現的各種海船,李天佑自言自語道:“果然是個海運發達的地方。”隨即轉頭對著眾人喊道:“大家再加把勁!馬上就到琉球了。”眾人已經連續航行一個晝夜,聽了李天佑的話,也是情緒高漲。雖然平日里李天佑覺得自己的船隊依然規模不小。可是琉球這邊大船隊比比皆是,李天佑的船隊到了這里,便猶如水入大海一般。也顯不出什么來了。
船隊靠岸,大家都是第一次出國,誰也不知道該做些什么。正當眾人站在碼頭,兩眼一抹黑,不知道該去哪的時候,就見對面吹吹打打的來了一隊人。這些人衣著華麗,看起來也頗有些地位。
“上邦的各位大人,歡迎你們來到琉球。我是尚元王的使者,特來接各位大人去琉球王宮。”為首一個皮膚黝黑的琉球人說著一口流利的漢語。擺出了一副很恭敬的姿態。
李天佑有些傻眼,心道:“商人在琉球的地位有這么高嗎?還用得著國王的使者過來接?”不過人家既然來了,肯定是提前得到了什么消息,李天佑也不好說什么,安排李福和梁三帶人看好自己的船只,而他自己則帶著梁三隨使者向王宮走去。
李天佑到了琉球的王宮,還沒走到近前,剛只是看到金碧輝煌的屋頂。便遠遠看到兩排明顯衣著華貴的人在門口排成長龍。見李天佑過來,眾人一起說道:“恭迎上邦天使!”這齊刷刷的聲音,把李天佑給嚇了一跳。就連一向沉穩的潘常也覺得脖頸發涼,悄悄在李天佑耳邊說道:“天佑,他們這陣勢,是不是有些太大了?”李天佑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同樣小聲說道:“是有些大了,不過各國國情不一樣。咱們是上邦,他們是臣屬小國。千萬不可在他們面前露了怯,免得回去讓人笑話。”
李天佑二人強裝鎮定,跟隨者使者昂首挺胸的進了琉球王宮。剛一進門,便見迎面走來一個身著華服器宇軒昂的中年男子,這人走到李天佑面前,微微一拱手,朗聲說道“上邦使者遠道而來,小王琉球尚元,未能遠迎,還請見諒。”
“小王?”一聽這個詞,李天佑腦子嗡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