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剪不斷理還亂是案情?
大宋國轄下四路一十六州(府)六十四縣,屬人族。全疆域內多盆地平原,潮濕多雨,溫度四季溫和。
正北面是妖族領土,一望無際原始森林,草木繁盛,大有遮天蔽日態勢。妖族內有三小國,分別是狼、虎、狐三國,各自為政,互相斗爭。
狼族境內冒兒尖森林與大宋國平夷州下云浪縣接壤。近一個月來六位縣令走馬觀花上任,又接二連三死在任上。
云浪縣一下子從默默無聞邊陲小縣坐火箭一躍沖天起成了大宋國談之色變的妖異之地,吃人都不吐骨頭渣。兩條寬約四米青石板路縱穿縣城左右,兩條綿延不斷修葺整齊的大理石路橫達一頭妖族森林,一頭京都金陽府。
在縣城中央偏西一隅立起一面杏黃大旗上書“客止步”龍鳳飛舞三潑墨大字,意境深遠。
這是一家頗有些年頭的茶樓,上中下三層,下層散客,茶品好喝不貴,有點劣質。中層包間,糖果瓜品帶茶水,上了檔次。上層有且只有一間高規格雅間,格調優美,彰顯尊貴。
平時坐七八個人的雅間,正值傍晚,東坐一個頭戴斗篷的男客,西坐一個容貌淡雅的貴婦,東邊斗篷男拿著青花瓷茶蓋子扒拉著茶沿,微微吹過一口氣,抿了一口上好的龍井,轉過頭俯瞰窗外三三兩兩路過的行人。
“第七個縣令湯如水死了沒?”
“應該死了吧。”淡雅貴婦眼瞅著門外旋轉而上樓梯,心不在焉。
“都怪該死的高太尉那個混賬兒子,攪了老子的好事。”
“都一樣,我寶貝兒子還在縣衙大牢關著里呢。”貴婦說到此處,眼圈有點紅,默默落了幾顆淚。
無巧不成書,“客止步”隔壁便是“夜聞香”妓院。斗篷男跟貴婦把茶商量的同時,馬清明在猥瑣老頭的點撥下,知道了自己現在寄居的身體便是第七任縣令湯如水。
“咚咚咚咚”門外拳頭揮著很賣力,“死老頭子,人活過來沒?”
“好了,軍爺。”
兩門扇朝里“砰”大展開來,一眾兵丁四散擁入,分左右兩列排開,一個圓球頃刻滾了進來。肥頭大耳,滿臉橫肉,一眼望去便知非良善之輩。
“副統領大人好”
“弟兄們辛苦了”
“好大的官威,管個百八十號人營長都不夠格,他奶奶的來小爺面前耍花架子來了。”
馬清明早就排毒完畢,一身七品縣令綠色官袍穿戴整齊,等候多時。
“湯知縣,你能夠死里逃生,本官對你有再造恩德。廢話不多講,接下來該怎么辦,你自個掂量著看吧。若是辦砸了衙內爺的事,你這條命也還得死回去。”
“好勒,副……統領大人”馬清明故意拉長了“副”,圓胖肉球重重“哼”出鼻音,奪門而去。
一班衙役緊接著稀稀拉拉魚貫而入,東倒西歪橫七豎八攏共八九個人,個個面色愁苦像極了討債的上門,而馬清明確成了老賴。
“爾等為何這般表情,難不成本縣欠你們銀兩不成?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是你們的職責,懂嘛?”
“大……人……我……們”一個瘦高個竹桿子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汝是結巴?孕婦生娃都比你暢快,影響本縣辦事效率,換一個說話麻溜點的。”
“湯大人,小人是膽怯不敢講,不是結巴。”
“但講無妨,本縣赦你無罪。”
“大人,你之前一個月光知縣大人就死了六位啊,大人……”
“別人穿越不是金手指,就是各種系統,各種貴人,他奶奶的,小爺剛穿越過來,便是刀尖上跳舞,死神來了連續劇”馬清明聽到這個重磅炸彈,心里直抽抽,臉色瞬間就陰沉下來。
瘦高個抬眼瞧見知縣大人滿頭黑線,臉色鐵青,知趣閉口不再言語。
剪不斷。理還亂。是案情。放在馬清明那個時代一連死上六位一縣之長,那是把天都捅破了的大案要案,即便在當下大宋國也同樣駭人聽聞,堪比驚悚大片。
作為一個再世為人的有志青年,死過一回的青年才俊馬清明心里比誰都珍惜來自不易的生命。人無再少年,花無百日紅。只有經歷過失去才會懂得倍加珍惜。
然如今身為百姓父母官,不能知難而退,縱然面前是地雷陣,或者萬丈深淵,馬清明也只能逢山開路逢河架橋,一往無前。
“世上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總要有敢于第一個吃螃蟹愚公移山開路先鋒的人。”
“汝繼續說,本縣沒事。”馬清明拍了拍瘦高個的肩膀,給予了鼓勵地眼神。
“除了六位縣令,本縣境內還死了兩女子,一個是一個月前張舉人的小妾,一個便是床上這位。”瘦高人指了指床幔之內的尸體。
“傳令下去,封鎖現場,比對痕跡,不要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叫仵作來驗尸。”
“爾等留下兩位,其他人隨本縣即刻回縣衙,等候指令。”
出了“夜聞香”女尸房間,二樓環廊外以及一樓大廳黑壓壓一大片,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擠滿了人,那場面是相當滴壯觀。
“看熱鬧吃瓜群眾真的是不怕麻煩,不嫌事大”大門口遠遠望去小孩子們被舉高高,也來湊熱鬧。
“湯大人……又活了……”
“白頭發那個老頭真神!”
“聽說湯大人,為官清廉,湯里少菜少米生活刻苦簡樸。人如其名,湯如水,窮的跟咱老百姓一樣,喝湯的時候多,吃肉的時節少。”
“所以啊,這位湯大人奔五的人了,做了二十多年的知縣,想不到晚節不保,愛逛窯子啊!”
“說話小聲點,不怕話毒了閃了舌頭。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真是一群刁民。”一個秀才模樣的書生忿忿不平地罵著身旁一位胖大嬸。
“什么?書呆子,敢罵老娘,來人給老娘攆將出去。好心好意放你們這些個窮鬼進來瞻仰湯大人容貌。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哼!不知好歹的玩意。”
剛好馬清明路過兩人身邊,聞聲知好壞,“吆,這位怕是老鴇媽媽吧,脾氣挺大。來人啊,把她給我本縣押回大堂,妨礙本縣辦案,敗壞本縣清譽,論罪當打二十大板,以儆效尤。”
兩名衙役從馬清明身后沖出不由分說押上老鴇,老鴇發出了一陣震耳欲聾地哀求“大人,小女子知罪。出言不遜請大人高抬貴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