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尋明記

第六十二章 戶貼

尋明記 種牙家 2585 2014-04-22 12:22:34

  黑暗中一個個紅點靠近,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

  借著清皎的月色,李旦看清原來那一個個紅點是豬婆龍。

  “富貴險中求!”李旦喃喃自語,自己給自己壯膽,雙手握緊了匕首,站在原地,小心戒備。

  一群豬婆龍圍上了白一帆的尸首,水面浪花翻騰,空中血腥味大增。

  李旦眼看著一大群豬婆龍把白一帆四分五裂吞食入腹,嚇的心驚膽顫。

  沒搶到食物的豬婆龍,四五成群的向李旦圍了上來。李旦再也支撐不住,也不分東南西北,只是沒命的跑去!

  饒是算李旦陽壽未盡,在昏暗中居然神奇的跑出了沼澤灘地,摔倒在崇明島內的旱地上。

  李旦渾身濕寒,受了驚嚇,落了病根不提,卻回去騙得白一帆孤女的銀兩,都是后話。

  花開兩朵,現在表那肥嫩點的那一只——高家莊內城,高進神氣活現的回府,下馬扛著狼牙棒回內宅,先擺了個獻寶的造型,引起眾女一陣尖叫。

  “恭喜相公得勝歸來!”

  “相公,你回來了!”

  “相公,我想死你了。”

  “相公,你又搶了多少銀子?”

  @#$^&%#,正享受眾女熱烈崇拜的高進腦門出汗,騰的睜開眼,兩手伸開:“等等,等等,這個是誰說的,啊,碧蓮,又是你說錯話,過來受家法!”

  碧蓮捂著嘴,左右看了,自知失語,不好意思的慢慢挪到高進面前,撅起屁股。

  高進猥瑣的笑著,伸出巴掌,啪啪啪拍了幾下。

  碧蓮紅著臉,看眾女笑成一團。

  李媽站一邊看小兒女嘻戲,見自己的寶貝兒子完好,放下心來,坐下仔細翻看著陳智送來的總賬目。

  三娘上前幫高進脫了棉甲去掛起,高進躺進二娘的懷里享受著纖纖細指的按摩。

  碧蓮紅著臉拿著熱毛巾斜靠在高進身上,看是在給高進捂臉,春兒端來了洗腳水蹲著幫高進洗腳。

  小桃挺著漸漸大了的肚子在一邊沏著小胖子愛喝的綠茶,一邊笑道:“碧蓮姐,再捂就捂出疹子來了。”

  碧蓮不情愿的直起身,轉身搶起小桃沏好的茶,轉身對高進柔聲道:“相公,喝口熱茶哦!”

  高進傻笑著接過茶杯,看著小桃的大肚子道:“小桃辛苦,這兩日可好。”

  小桃牽著衣角,摸了摸肚子,散發出母親的光輝,一時光芒萬丈,擊敗了所有女人。

  李媽合上賬簿,對日進萬金表示滿意,接口道:“放心,虧待不了你的娃。小桃,隨我去休息,不和這些野丫頭混。”

  高進笑道:“娘親辛苦,小桃你先去休息吧。”

  李媽帶著小桃走了,碧蓮親親的拉著高進的手,慢慢的按摩著。

  高進看三娘過來,把茶杯往三娘手里一遞,賊笑道:“三娘喂水!”

  三娘臉上一紅,見眾女都在爭寵!心道,也罷,放下青絲,低眉喝了口水,嘴對嘴慢慢的度給了高進!

  第二日一大早,高進就在溫柔鄉中極不情愿的被推起。

  小桃捂著嘴笑道:“快起來相公,今日胡知縣要走,你師父和諸位老大人也都要走!達春已經備好了馬。”

  高進起來站直伸開手享受著六個丫鬟的服侍,心內嘆道——這小地主衣來伸手的待遇真是太腐敗了!

  高進情不自禁的偷摸了幾個乖巧的丫鬟,丫鬟們紅著臉輕推開高進的咸豬手,幫高進穿好衣服后繼續端來洗臉漱口水。

  二娘慵懶的在床上抱著三娘的身體,笑道:“相公,我按大戶人家的規矩調教出來的丫鬟,可還滿意?”

  高進正漱口,支吾著道:“滿意滿意!”

  顧憲成帶著各位老大人用了早飯,和高進約好了下一步書院的開辦事宜。

  顧憲成又單獨訓導了高進一番,敦促高進認真攻書,并請安希范代為教習:“高進,下次我來,可是要考校你的。”

  高進唯唯的應了。

  在碼頭送老大人們坐上送游客返回的航船。

  高進又趕到莊門口,昨日飲酒過量的胡知縣宿醉未過,簡單的和高進寒暄交代了了幾句,上轎而去。

  張典吏此行得了預想中的銀子,高興的揮手和大家告別。

  一番來回,高進與陳智、王福也是勞碌小歇,坐在莊子里莊戶開的茶攤子上找水喝。

  哎,做個基層村干部,迎來送往的事情多時也是足以累死人的啊!

  管茶攤的是以張寡婦為首的十來個寡婦,丈夫在第一次海匪入侵的時候都戰死了。莊里照顧她們,聚集在一起開了個茶攤,除了供應工地上的茶水外,平時也可零賣。

  三十歲剛出頭頗有姿色的張寡婦一見莊主來了,立馬扭著腰端上上好的茶水,擺上了幾樣常見的糕點,站在一邊細聲道:“莊主來的倉促,招待不周,若是約個時間,必能讓莊主歡喜。”

  高進正忙著喘氣,原也見過幾次這張寡婦,眉目倒也順眼,隨意招手道:“下回,下回。”

  三人低頭喝水,張寡婦在旁侍候。

  王福笑道:“昨日下午胡知縣已經答應幫我們把地契擴充到四千畝,要三千六百兩銀子,價錢不算太高。”

  陳智道:“這邊前些年因為經常鬧海匪,所以此地竟然無主。正好一發賣給我們。原來我家里還只道這里是新淤出來的地,不要繳稅,原來還有匪患。”

  高進關切道:“那我們以后的稅錢如何?”

  王福笑道:“我們的產業算成了商業,并不繳土地稅。我們不是做實業貿易的,不過鈔關,鈔關收不到我們的稅。”

  “富戶征銀那塊,我們與那師爺談定了,考中秀才前每年給縣里交二十兩銀子,只要莊主你中了秀才就可免交。至于師爺和縣官諸人的年例,那就隨鄉老給付了。”

  高進心中竊喜——在古語里,籍是籍、貫是貫,前者指“役籍”,后者指“鄉貫”,后來才漸指鄉貫。

  ?明代所有人都要入“籍”,否則便是“無籍之徒”。

  《明史》有述:“凡戶三等:曰民,曰軍,曰匠。民有儒,有醫,有陰陽。軍有校尉,有力士,弓、鋪兵。匠有廚役、裁縫、馬船之類。瀕海有鹽灶。寺有僧,觀有道士。畢以其業著籍。”

  高進帶家人南來,靠著陳實功,上戶貼的時候給所有人上了個民籍,自己還搞了個醫,大大的提高了身份,也跳出了明朝規定軍戶中的正丁、匠戶、疍民、奴役等賤籍均不可報考秀才的規定。

  陳智看高進沉默,以為高進不滿意,忙解釋道:“本縣大戶是靠著海的那些鹽商,莊子的面積可是比我們大好幾倍,納稅最高的要上千兩銀子。每年二十兩,算是比較公道的價錢。”

  高進笑道:“無妨無妨,明天陳智你就和王福辛苦下,趕緊要把這個跑出來。”

  高進想到戶貼,明朝承接元朝制度,遺留下了戶貼制度。日本人如今仍在門口貼的門卡,也是從中國流傳過去的。

  馬可·波羅述及元朝杭州的情況曾說:“此城市民及其他一切居民皆書其名,其妻名,其子女名,其奴婢名,以及居住家內諸人之名于門上,牲畜之數亦開列焉。”

  后面關鍵的一句是:“此家若有一人死,則除其名,若有一兒生,則增其名。由是城中人數,大汗皆得知之。蠻子、契丹兩地皆如是也。”

  高進正咪著眼聚精會神的的追憶歷史,穿越的時間久了,過去在水貼里看到的情節倒歷歷在目起來!穿越后遺癥嗎!

  高進正思索著,忽然聽一聲急促的報告

  “莊主,大事不好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要市| 冀州市| 海宁市| 毕节市| 平遥县| 沙河市| 游戏| 克拉玛依市| 南宫市| 比如县| 黔西县| 长沙县| 新郑市| 扎赉特旗| 包头市| 永定县| 洮南市| 陵水| 云龙县| 焦作市| 柳河县| 赤城县| 色达县| 红安县| 四平市| 彭泽县| 奇台县| 虞城县| 九龙城区| 南丹县| 邵武市| 谢通门县| 德保县| 星子县| 丽江市| 大宁县| 崇阳县| 洛南县| 乌恰县| 麦盖提县| 长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