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廝可有蹤跡?”
“呃,也……也不知所蹤了!”
“哼!不知所蹤!”
李鴻業(yè)不輕不重得哼了一聲,倒也并不是他對于李建業(yè)未曾找到這幾人有多么的不滿意。他自然知道這次人家有心算無心,那六個不知根底的書生和這個攪局的小廝,肯定在事畢之后遠遁他鄉(xiāng),這會兒已經(jīng)不在銀川城了。只是身處高位之人,慣用這些恩威罷了。
即使是同宗兄弟,在他眼里也只是上位下僚的關(guān)系。也就是因為是兄弟,所以他更多的用恩威并施的政治手段。再者說來,李鴻業(yè)二十年來,一直處于李家掌舵人的位置,這些手段都已經(jīng)成為習慣,無意間就會用了出來。
這倒真是他的習慣,不過李建業(yè)可是有些不自在,剛想說些什么,解釋一下,李鴻業(yè)卻不給他機會。
“嗯,加緊涼州境內(nèi)巡查,務必在三天之內(nèi)找出這七人。三天之后,他們一旦出了涼州境界,可就難找了!這次咱們需要鐵一般的證據(jù),不然張家豈肯罷休!嗯,之后呢?”
“大兄,之后就說到今天上午之事。世之在路上遇見五六人,同去閱漢堂。到了閱漢堂之后更是訝然,已經(jīng)有將近三十人在閱漢堂中等待……”
“楚老夫子是如何態(tài)度?”李鴻業(yè)問到。
但是聽李鴻業(yè)問到這里,李建業(yè)臉色變得有些陰沉,也有些怪異。
“楚老夫子,哼,應該是項老夫子,對張道大加吹捧,對世之卻很不和氣。看來項家對張家很有些期盼!”
李建業(yè)明顯是知道楚老夫子真實身份的。對于楚老夫子對張道的青睞,不知是嫉妒還是痛恨,反正很看不慣就是了。
“建業(yè)不用多想,項家勢力哪里又比張家小一星半點了。只是一南一北,不曾有交集,所以相安無事。他們或許會短暫合作,可是兩家野望都并不小,是不可能太過親密的。你只是從小節(jié)之中看兩家走近,可是從大局上講,兩家將來是敵非友啊!完全不用擔心這一點!倒是我們李家現(xiàn)在并無明顯的敵對存在,正是我等李家子孫奮起之時!”
“呵呵呵,我就看些小事就行。大事聽大兄的,咱們李家自然就越來越強盛了……嗯,之后楚老夫子力挺張道,世之很是尷尬,不得已之下,只好讓一個書生去找張道,誰知張道居然敢不應約。事情本就到此結(jié)束了,可是那個小廝卻帶來了張道的行蹤……”
李建業(yè)繼續(xù)說著后來發(fā)生的事情,大堂之中依舊沉悶。其實,整個下午除了起初說到《春秋》和孔圣人,還有中間談及對聯(lián)之時,氣氛稍顯活躍,其他時候居然并無一人插言。哦,這么說也不對,倒還真有一人插話了。李拓業(yè)在激動憤恨難以自持之下,說了那么幾句。
整個下午的這種氣氛,根本就不是什么大堂議事應有的氣氛。這其中估計有李鴻業(yè)一貫的強勢風格的因素。另外,更重要的怕還是因為張家。對于張家,抱著何種重視何等敬畏的態(tài)度,都不算過分,因為張家本身就是個傳奇。
傳奇者,因奇而傳!張家做為百年世家,也算是世家里的一朵奇葩了!卻是誰都不愿觸動的一朵奇葩,超越世人百年的奇葩!
“憑借他那幾副對聯(lián)和一首詩,卻是讓在場之人嘆贊不已,世之也離開了閱漢堂!”
“對聯(lián)和詩可有抄錄?”
“有!這幾幅對聯(lián),特別是這首詩,借著這次事故,已經(jīng)傳遍銀川城了!”李建業(yè)從懷中拿出一片細帛。
“承之,念!”
站著的四五個年輕人中,有一人趕緊走到大堂正中,躬身接過李建業(yè)手中的帛布。這個時候能站在大堂之中的年輕人,自然是就是李家的將來核心中的核心!不過這個李承之不僅賣相頗好,臭皮囊很是招人待見,而且讀起對聯(lián)和詩篇也是抑揚頓挫,郎朗動聽!
“倚天照海花無數(shù),高山流水心自知!”
“事無避難義不逃責,知止趣道日新其德!”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
月兔空搗藥,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無言,青松豈知春。
前后更嘆息,浮榮安足珍!”
讀完之后,李承之就退回原位了!由此可見,這個年輕人可是很懂得進退了。換做一般年輕人,得了這個機會,怎會不多說幾句表現(xiàn)一番。至少也在大堂正中,多站一會!李鴻業(yè)對李承之的表現(xiàn)甚是滿意,點了點頭。
“承之啊!你大哥平之在外公干,不便管束你們兄弟。你既然不想過早出仕,在家中正好可管束一番。世之雖說是中了奸人設計,才有此不幸。他自己也難免太過疏忽了!你們都是我李家的將來,一個都折損不得啊!今后,平日里,我們這些老人操心不到你們兄弟的地方,你要多在意一點!”
聽到李鴻業(yè)如此說,不論是李承之叔伯輩的幾人,還是同輩的青年俊彥,甚至于淡定了一下午的那位李家老太爺,都感覺相當驚訝。倒不是針對于李承之的驚訝,而是驚訝于李鴻業(yè)給了他如此大的權(quán)力。李家發(fā)展至今,枝繁葉茂,李承之這一輩的李家子弟,少說也有百人。除了像李平之一般在外出仕的那二三十人,在銀川城中的也有六七十人之多。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比李承之的年齡大,至于職位,也不少已經(jīng)是一縣之尊,或是銀川城中行走,而李承之還未出仕。
可是他們只要還承認自己是李家人,今日過后,就都要受李承之約束。不論你是兄長,還是高官!在這個家法大于國法,很多人一生只知道宗族而不知道國家的年代,李承之對它們的這種約束力,是有很強的強制力的。突然之間就在他們頭上放了一尊大神,他們行事之前必須拜一拜!不論他們愿不愿意,李承之這次都算是一躍而起了!
“是,大伯!”
李承之的回答依舊言簡意賅,卻能給人一種安穩(wěn)實在的感覺。李鴻業(yè)看重他的自然也是他的穩(wěn)重老成,這一點和他得意大兒子李平之頗有相似之處。不管是愛屋及烏,還是本就欣賞這種性格的人,李鴻業(yè)已經(jīng)決定將李承之培養(yǎng)成為李平之的得意幫手!
這其中未免沒有李承之的父親比較庸碌的因素在起作用。李承之的父親庸碌無為,沒有什么能力,自然也就沒有什么野心,沒有什么勢力。而李承之卻能力出眾,對于他這樣毫無根基之人而言,李鴻業(yè)對他的青睞就頗有知遇之恩的意思。將來作為李平之的幫手,盡心盡力之外,還不用擔心有別的什么心思。大家族之中,個人的能力是重要的一方面,而他這一房的勢力根基也是很重要的!
放過這一樁事情,李鴻業(yè)又把話題轉(zhuǎn)了回來!

康莊大掌柜
早幾天因一場變故,斷更了半個多月。最近碼字的時候覺得有些找不到感覺了,不過經(jīng)過這七八天的更新,已經(jīng)基本上沒問題了!下周可愛的編輯給了個推薦,我看看能不能小爆發(fā)一下……當然,這離不開各位書友們的支持,你們懂的,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