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晉陽最為繁華的街市轉角之處,這家名為“三少爺的茶”的茶莊,頗為引人注意。不僅是因為這家茶莊占據了如此好的經商寶地,更因為這家茶莊的名字,很是有些古怪不尋常。完全不類其他大多店鋪那樣,起一個隆昌興盛之流的名號。
但是,真正有心之人,或是那些風雅之士,卻也都能明白這茶莊名字的源起。如此口口相傳,晉陽的街頭巷尾,老翁垂髫,也漸漸知道了這家茶莊名號的由來。
與并州毗鄰,且與并州同為漢朝邊州的涼州,有一個張家。這個張家……既然只說是涼州的張家,自然就是那一個張家,而不是別的張家。天底下姓張之人,自古以來便很多。即便在涼州境內,也有許多個大大小小的張家??墒?,既然沒有其他說明,只說是張家就能天下人明白的張家,卻只有一家。
就是在這個張家之內,世世代代不知出了多少令天下驚艷的人物。
僅只說如今的三世同堂之中,在上,有傳奇般的扼守大漢門戶數十年的征西將軍、涼州郡侯無波公。有豐儀可為天下典范,學識被南北士子推重的三老太爺。
在中,有低調但天下沒有任何人敢小視的三兄弟。穩重如山的涼州牧張松,戰功彪炳御匈有方的三品安夷將軍、涼州都尉張櫟,以及最為默默無聞,但是在天下人看來也最為神秘的涼州別駕張柏。
在下,就到得了張家的第三代,雖因尚且年少,并未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大動靜。可天下卻已經風傳,張家這一代更是驚才艷艷!不說傳聞之中在并州軍中有過一番歷練,穩重有乃父風范的張家下一代掌家的大公子。且只說天下流傳的生下來便體格異于常人,如今雖只十幾歲卻已經力大無比的二公子,就是涼州武運昌隆的象征,很是振奮了一番民心。至于更加年少的三少爺,卻就是這個“三少爺的茶”之中的三少爺了!
平民百姓只是知道涼州張家三少爺,是個奇才。至少能夠讓天下士子爭相品評他的清茶,就足以說明他的不凡。但是,在天下士子眼中,張家的這位三少爺遠沒有這么簡單。
茶,源于神農,自此就有很多叫法說法。荼,荈詫,蔎,瓜蘆木……還有另一種說法,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不論這么許多叫法,茶總還是茶。原來的茶湯,卻也僅有皇宮大內,以及天下頂尖的世家豪門才能享用得到。直到了張家三少爺這清茶的飲法現世,再加上他的那句“苦后回甘”,才令得品茶之風興起于大江南北的士子之間。不論是高門大閥,還是寒門書生,無不以飲清茶為清雅之事。
不僅如此,近日在并州士子中間,又流傳著據說是張家三少爺的一首古詩。若是此詩果真是十幾歲的張家三少爺所做,他們這些苦讀之人,難免會自慚得很!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月兔空搗藥,扶桑已成薪。白骨寂無言,青松豈知春。前后更嘆息,浮榮何足珍!”
多少人初次聽聞此等詩篇,都是嘆為觀止,感慨不已??墒堑弥嗽娋谷皇且簧倌晁?,卻都不知作何感想了。這會是怎么樣的一個少年,才能做出如此恢宏氣勢的詩來!更何況,這首詩之外的,風聲雨聲讀書聲的對聯體裁,也是極為精妙的。如此一來,就只能嘆一聲天縱奇才,天地不公了!
當然,在今時今日的人口流動速度,雖說張道的這首詩和對聯之體,已經在文人士子間傳唱,但終歸還未曾傳遍天下??墒撬那宀瑁瑓s已經跨過江河,都到了江南了!這家“三少爺的茶”茶莊,可謂匠心獨運。想必這家茶莊的主人,看準了張家的三少爺不至去計較這些銅臭之事的。
不過,在張道看來,這是個沒有知識產權,沒有肖像權,沒有名譽權的年代!
“嗯,味醇、色秀、香馨、湯清……好茶,極品好茶啊!在這邊郡之地,能夠飲得一壺如此好茶,實為難得?。 ?p> 在這裝飾極為清雅,小廝打扮很是整潔,掌柜更是儒雅之氣絲毫不輸于文人的茶莊之內,張道瞬間便覺清爽盈面。更加令前世今生都甚愛品茶的張道驚喜的,卻是茶莊中用來待客的茶,料不到竟是如此極品,仿若上一世他就喜愛至極的廬山云霧茶一般。張道頓時就找到了上一世的感覺,就好像游子在外,偶然看見路邊的野花,卻和自己故鄉家門前的那片野花一樣。心中的感覺,卻是難以形容的親切!
其實,卻是張道誤會了,這茶并不是茶莊平常的待客之茶。張道生于張家,飲食之上,可算是眼界極高了。令他覺得極品的茶,在這北方邊陲之地,卻不會比金子便宜多少。就算“三少爺的茶”茶莊再是財大氣粗,也不至用這與金同價的極品之茶當做平日待客之茶。只是茶莊中掌柜已經練就一雙金睛火眼,從張道張遼兩人的言談舉止之中,看出兩人的不凡來,這才吩咐下人,上的這極品。
當然,掌柜心中也難免有些忐忑,若是自己看走了眼,這一杯所用,可就是半兩銀子的好茶啊!掌柜不至于為了半兩銀子心疼,只是總希望自己識人無誤。
當看到只有年少的兩人入座,另外一人立在兩人身側伺候著,其他兩人如鐵槍般立在兩人身后,茶莊掌柜就頓覺信心倍增。這等氣派,可非尋常之人能夠有的。不過,看到年齡略大的少年一口喝盡杯茶之后,掌柜既心慌又心疼。只在另外一名少年出言之后,掌柜才終于確定今日并未走眼,懸著的心終算放了下來。
“味醇、色秀、香馨、湯清……”茶莊掌柜喃喃絮叨著張道的這句話,心中卻是有些驚訝的。這八字,仿佛就是為他這茶準備著的,字字不虛!一念至此,掌柜心中卻是一動。
“公子出口便是精準至極之言,定是懂茶之人……”
不等茶莊掌柜說下去,張遼卻忍不住說道:“哈哈哈,掌柜果真識人極準!我……”
張遼本想說,我三弟就是懂茶之人,如何如何云云。不過,張遼還沒說出口,卻警醒起來。出門在外,禍從口出??!他們的身份敏感,蛛絲馬跡都不能漏出來。
“呃,呵呵呵,我身旁這位便是懂茶之人。掌柜好眼光,好眼光……”
看著張遼差點脫口而出,又收了回去,張道只是微微一笑。張遼卻沖他傻笑了一下,就又看向了那掌柜。
“呵呵,實不相瞞,這茶雖極得士子追捧,卻還沒有一個清雅的名字。暫時叫著的岳山茶,卻沒有什么韻味。公子既是懂茶之人,必定是愛茶之人,能否為此茶想個雅致的名字,了此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