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3 年的地球表面溫度太高,早已不適合人類生存。人類也自2043年起搬到了地下35米。
地下的生活看著跟地面上的生活差不多,除了頭上頂著的那一片并不是藍天,而是一個個可以恒溫,發光,自我調節的顯示屏。
這里沒有四季,沒有國界,沒有暴亂,沒有流通的紙幣。人們從進入地下生活那天起,每個人都獲得相同的電子貨幣存在衛星云端里,這種電子貨幣單位叫開元,而想要賺得更多的開元就只能通過勞動互換。
在這里,人人生而平等。但懶惰,勤快,聰明和愚笨還是把人類劃分了等級。
有人懷念地球表面的生活,也可以在太陽下山之后花上幾百開元乘坐地表電梯返回地面。
但地球上除了殘留的建筑物,早已寸草不生。那些能搬得動的資源也早已被搬到了地下。即便回到了過去的家,不但沒有過去的氣息,還會有一股被燒焦的味道。
漸漸地,人類便很少返還地面了。
這一切的發生歸根于2040年的全球科技大革命,反重力芯片的橫空出世,人們過了三年好生活,地球也被拽向太陽三千五百米。這個距離的移動,地球花了幾億年時間也沒做到,卻在短短的三年被一個芯片做到了。
大家都覺得是人類對科技的貪婪加速了地球毀滅。
不幸中的萬幸是人類的技術也足夠成熟在地殼里生存,無限循環使用技術的發展解決了長期的資源短缺問題。
除此之外,人類的平均壽命也開始加速下降,至今也沒找到源頭。這是地下生活不解之謎之一,不解之謎之二是搬進地下35米之后,一半的人患上的失憶癥,無論年齡大小,不管身強還是體弱,地表的記憶都好像在那一夜之間就被抹去了。
好像是命運給那一半人安排了一個重新的開始,于是他們迅速融進了這個新的社會。
方小乙便屬于失憶的那一半人,搬到地下那一年她剛好三歲。
她從小就愛做夢,于是醉心研究夢與外界的聯系,通過反復測試人類腦電波對不同物體的回饋頻率,她發明了一臺夢的播放器。
從此人類可以把自己的夢刻錄下來,反復觀看。
方小乙被稱造夢師不單單是因為她可以錄夢,而是她可以引導別人做同一個夢。
這個世上反復做同一個夢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個是自己的執念。
第二個是別人的執念。
第三個是方小乙的機器。
所以方小乙明白那個她反復做了十七次的夢,一定是別人的執念,是那個男人的腦電波在影響著她大腦的輸出。
方小乙不理解為什么夢中的自己竟然住在了地球表面,而且還看見了真實的天空。
她沒有任何地球表面的記憶,更從來不想離開地殼,她的終極夢想就是證明這個世界會有兩個不一樣的人做著同樣的夢。
但這樣的追求并不能讓她有飽飯吃,她的客戶大多數都是想從夢里找到一些好的東西。
例如過去的回憶,失去的愛人,做夢的快感等等。
人類還需要做夢,尤其是那一半沒有失去記憶的人,在夢中溫存比在現實生活中活著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