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我!”墨云被馬車的車轅壓著無法動彈,只能不要面子的喊道。
“他不會武技?”蓋聶遲疑地看向荊軻,嬴政也是一樣看向荊軻。
天下武學盡出于墨,雖然不恰當,但是也說明了墨家武學的繁雜,作為墨門少主,不會武技,說出去誰會信。
因此蓋聶第一時間也只是將嬴政帶走,而沒有管墨云。
“好像是不會!”荊軻也不確定。
蓋聶和嬴政無語,蓋聶也只能親自動手清理倒下的馬車,將墨云從車轅下救出來。
可是將車轅踹走之后,蓋聶三人看著蜷縮成像只烏龜的墨云,三人沉默了。
“今天的事別外傳!”嬴政想了想說道,畢竟是名門少主,這種事說出去也太丟人了。
“這幅龜甲好神奇!”荊軻搓了搓墨云的玄武重甲說道。
“別摸我!”墨云氣憤的說道,居然不管自己就跑了。
在殘渣中尋找著飛出去的三副深海玄甲,將玄甲的全部零件找到后,墨云才松了口氣。
“公子,現在也只能徒步前往武關了!”蓋聶皺了皺眉說道。
“這馬你們就不要了?”墨云愣住了,指著同樣倒在路邊拉車的馬匹問道。
蓋聶搖了搖頭,作為秦王出行拉車的馬匹,導致車禍,不被斬殺都是好的了,更不可能再被使用。
“那我要了!”墨云笑著將鎖住馬匹的韁繩解掉,翻身就騎了上去。
“???”蓋聶等人都是一頭黑線,你禮貌嗎?我們都步行,你居然騎馬?
“你說你們哈,有馬非要步行!”墨云搖了搖頭,說著風涼話。
終于是明白墨門那些人都說外邊的人是傻子了,就這可見一般啊,好好的馬不騎,要走路,想不通啊!
嬴政等人更加無語,得了便宜還賣乖,要是有四匹馬,誰會走路,還不是因為不夠分才不騎的。
“武關大戰,先生怎么看?”嬴政好奇的問道。
“垂死掙扎唄!”墨云搖了搖頭,等你解決了長安君叛亂,再弄死了嫪毐和呂不韋,將大秦權利都凝結手上的時候,六國也就要完蛋了。
“怎么說?”嬴政更加好奇了。
“大爭之世已經將要結束!”墨云嘆道。
“趙國,長平一戰,四十五萬青壯傷亡殆盡,趙武靈王一手締造的悍趙從此一蹶不振,最關鍵的還是天下唯一能阻擋秦國的就是趙國李牧是代郡人!”墨云繼續說道。
“代郡人又如何?”荊軻十分不解,李牧是燕趙都崇拜的偶像,所以一說到李牧,荊軻也是很有興趣。
嬴政驚訝地看著墨云,這是他沒想到的,代郡雖然屬于趙國,但是代郡和趙國的關系其實又很微妙,因為趙國宗室最喜歡干的事情就是兄弟鬩墻。
而代郡的王就跟趙國的王曾是兄弟,最后卻又被趙王殺了,因此代郡跟趙國的仇恨也是很大的。
“隨意,李牧將軍很艱難,作為將軍,面對秦軍,他一次失敗都不能有,一敗趙國就沒了,可是同樣的,他又不能一直勝,因為名聲越大,他的死期越近,趙王容不下他,趙國的大臣們也容不下他。
廉頗就是最好的例子!”墨云分析著趙國的形勢說道。
“韓國呢?”嬴政認可了墨云的說法,這是他們沒有看到了,或者說強秦無畏,秦國從來不怕敵軍太強,但是武安君死后,李牧崛起,李牧也成了秦國征伐六國的頭號大敵。
“韓國,成也申子,敗也申子。申子之前的韓國皆是忠義,可是申子術治,開啟了韓國的老謀深算之風,韓國從上到下,都善謀略,但是又人人自危,做事也只求自保。
秦軍若是攻韓,韓軍將領第一反應都不會是想著如何大敗秦軍,而是在秦軍攻勢之下如何自保,保存自身實力。”墨云嘲諷地說道。
“你是說,馮亭獻上當也是韓國的計謀,故意將禍水東引?”嬴政終于是明白了導致秦趙結仇的長平之戰是怎么來的了。
“不然呢?沒有韓王的命令,給馮亭多少個膽子敢將上黨獻給趙國。”墨云反問道。
“所以,秦滅韓,只需要承諾不殺,韓國貴族們都可能自己獻城?”嬴政想了想問道。
“不殺是起步,要是再有高官厚祿許諾,韓國皆是秦之間者!”墨云繼續說道。
“魏國呢?”嬴政躬身請教,儼然是把墨云當成了自己的老師。
“魏國,天下都說齊國養士而不用,其實這話說魏國更合適,天下七國,代代出大才,可是公子可注意過。
吳起是魏人,然后去了楚國,并且帶兵攻魏,打的魏國連連失地;
商君是出自魏國丞相公叔痤門下,可是也到了秦國,將秦國打造成了天下霸主。
張儀、范雎也都是魏人。
孫臏與龐涓同門師兄弟,卻在魏國受辱,然后導致桂陵、馬陵之戰。
魏國強盛,強在西河學堂,天下大才盡出的西河學堂,可惜這些大才居然沒有一個留在了魏國。
因為魏國用他們,卻不信他們,大才與普通士人不一樣,他們所求的也不一樣,而魏國卻給不了他們所需。
因此,西河學堂的士子出師之后,首選都不會是魏國。
魏國也就成了天下最大的人才培養基地。”墨云解釋說道。
“還有這么一說?”嬴政等人都是驚訝了,但是仔細一想,大才想要的是什么,那是出將入相,可是魏國的相位卻從來沒有一個平民出身的士子。
相反的,秦國為什么代代有大才入秦,就是因為孝公之時,秦國敢與大才共秦國,封君,因此天下大才首選也都是秦國。
“楚國如何?”嬴政再次問道。
“不信蒼生,問鬼神,楚國能控制住楚國自己的貴族再說。”墨云更是搖頭。
“楚國自立為王,跟秦國一樣,被天下各國視為蠻夷,靠著武力強征暴斂,可是卻又沒有行之有效的制度去掌控這些被征伐的小國,任由貴族把持地方。
鐵打的貴族,流水的王,誰是楚王,對楚國貴族來說根本沒有任何影響,他們只會關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其他的與他們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