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符彥卿、王樸那些“老東西”來說,符昭遠這孩子簡直太好對付了。“同樣的遭遇”讓符昭遠對鄭斌多少有了些親近,再加上鄭斌給他出了揍人的餿主意,他不但不再無視鄭斌的存在,反而有點拿鄭斌當他的狗頭軍師看了。符昭遠嘴上沒說,但心里卻暗暗打定了主意,準備等家里人全部進了京以后,對那兩個欺負他的兄弟來個各個擊破,這主意好,一個打倆打不過,但一個對一個,他符昭遠應該落不了下風,特別是那個老六,先揍他個最會出壞主意的狗東西。
就這么著了,符昭遠躍躍欲試,臉上頓時陰轉晴,看向鄭斌這個做買賣的兩眼中居然含了笑。
“咳,這事兒是你自己拿的主意,回頭揍不過人家,別把我賣了。”
鄭斌頭一次插手王府私事,生怕符昭遠嘴上沒把門的亂說話,所以滿面肅然的提醒了一句。
“那是,那是,鄭大哥喝茶。”
符昭遠獻殷勤的給鄭斌捧了盞茶,心中大是舒暢,三文三武這個做買賣的倒是有主意,今后還真得多向他請教請教。
鄭斌也不客氣,伸手接過了茶盞,剛想說句什么,王樸就急沖沖的走了進來。
“剛才,莫非是昭遠大放悲聲?”
王樸今天本來是想躲著符昭遠的,但剛才在銀安殿和柴榮說著話,突然有王府內侍急沖沖的來稟報,說符家公子不知道為什么哭得鼻涕一把淚一把的,讓王樸趕快去看看。王樸本來就不想收符昭遠當學生,現在又見符昭遠這么沒出息,心中更是失望,但符彥卿的面子在那里擺著,他又不能不阻住柴榮,自己則趕過來看看。這一進門,王樸恰巧看見符昭遠向鄭斌獻殷勤,不覺有些詫異。
“噢,文伯先生。”
鄭斌看見王樸進門,連忙放下茶盞站起身來,符昭遠也瞬間又恢復了原先拘謹的模樣。
“文伯先生,剛才學生和昭遠講到當年顏回早夭,孔子悲痛欲絕的事。昭遠想到天妒英才,復圣命短,心中悲傷,所以才有些哽咽。”
鄭斌雖然知道王樸肯定不相信這些屁話,但總不能把符昭遠大哭的真實原因說出來,所以厚著臉皮胡扯了起來。
“果然是如此?”
王樸責備的瞟了瞟鄭斌,又轉頭向符昭遠看去。
“是,是,先生。”
符昭遠連忙躬身,態度一如既往的拘謹。
“嗯,嗬嗬,孺子可教。你們兄弟當以先圣為榜樣才對。”
王樸真是沒了脾氣,他不知道剛才發生了什么事,不過也不想計較,只要鄭斌能鎮住符昭遠,讓他和柴榮在符彥卿那里不至于難堪就行了。
“昭遠,讀《春秋》當以左氏為準,正好這里有一冊手抄,旁邊加有老朽的一些心得。你拿去好好研讀,五日以后寫一篇心得給我。”
“是,先生。”
符昭遠正巴不得走呢,王樸這話正中他下懷,所以他忙躬身致意,偷偷瞟瞟鄭斌,取了書趕快離開。
……
趙普抱著兒子進了后院,女仆劉媽媽見這位鄭家大院男二號回來了,連忙殷勤的指點了趙夫人的住處。趙普道了謝,直奔而去。房內,婉兒正幫趙夫人韓嬌娘量著身材,說笑著倒也融洽。
旁邊桌上早已擺了幾匹上好的布料,趙普一看這陣勢,不用猜也知道這是鄭斌照應自己,他們倆雖是東家和西席的關系,但情比手足,鄭斌這樣做,趙普倒也沒什么過意不去的。
“趙先生回來了?剛才趙娘子還說起您呢。”
婉兒見趙普進來,放下手中的量尺,忙笑靨相迎。她家鄭文斌專門作了交代,韓嬌娘來了以后完全要按主人的待遇照顧,不能有一點怠慢。婉兒是眼里能汪出水來的人,自然明白鄭斌的意思,對韓嬌娘更是貼心熱情。婉兒見韓嬌娘來時娘倆都是一身粗衣,知道她是節省慣了,所以也沒用鄭斌專門說,便從庫房里選了最好的布料出來,明說了是送給韓嬌娘的。韓嬌娘初來乍到就受重禮,心里誠惶誠恐,自然說什么也不答應,不過婉兒會勸,她盛情難卻下,也只得接受,這里正量著身段呢,恰好被趙普看見。
“官人,妾身本來不想要的,只是婉兒姑娘……”
韓嬌娘窮人當慣了,趙普送回家的錢她大多柴米油鹽醬醋茶了,幾乎沒有一點用在自己身上,現在自己無功而受祿,而且又被丈夫看見,韓嬌娘大是羞愧,生怕趙普說她。
“趙娘子想哪去了?婉兒不跟您說了嘛。趙先生是我們家少爺的兄長,趙娘子就是少爺的嫂嫂,自家的東西有什么想要不想要的?”
婉兒假意的埋怨著,這話讓趙普聽著很是舒服,眉頭一展道:
“你也不要想那么多,文斌是咱們自家人。給你這些料子,你留著就是了。”
“噢。”
韓嬌娘也不是不想要這些東西,只是東西不能亂要。趙普現在這樣說了,那她就沒必要客氣了。
趙普夫妻團聚,婉兒自然不能在這兒當燈泡,于是抱起趙承宗笑道:“貴大管家給你買的酥餅吃完了嗎?姐姐那里還有,帶你去取好不好?”
婉兒倒是會躲,抱走了趙承宗,那就給趙普他倆留下了一個純粹的二人空間。韓嬌娘弄了個紅臉,一直把婉兒送出門才回屋去。半年多沒見丈夫,突然兩人獨處,韓嬌娘羞澀之下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趙普和韓嬌娘雖是貧寒夫妻,但倒也伉儷相得,趙普之所以拋下魏州的差事到鄴城去謀職,正是因為大男子漢氣作祟,要為妻兒更好的生活多賺些錢,然而這樣一來,又不免與妻兒兩地相隔,飽受相思之苦。現在因為東家的成全,妻子意外的來到了京城,趙普心里何其復雜。
韓嬌娘比趙普小了四五歲,正是二十二三的大好年華,雖然因為生活艱辛而容顏頗有些滄桑,但在趙普的眼里,卻是天生麗質難自棄。韓嬌娘被趙普看得很有些不好意思,低下頭不敢看她日日夜夜想念的丈夫。
“官人你……”
“嬌娘來這里坐。”
屋里只有他們兩口子,趙普也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握著妻子的手在床沿邊坐下,妻子那只手頗為粗糙,趙普想到家事相煩,不覺有些愧疚,如果不是鄭斌,她們娘倆還不知要在家獨守空房多久呢。母親病重時正是這雙手里外操持,熬藥、漿洗,乃至于送終,而后趙普離家,又是這雙手操持家業,教導幼子,方才變得如此粗糙。想到這些,趙普心中竟有些不安,細細的摩挲起了妻子的手。
“嬌娘,這些年累你了,我趙普對不起你。”
“官人,說這些做什么呢?妾身只盼著官人能有個出身,再辛苦也值當了。”
趙普并不是那種會說閨房私密話的人,今天能說出這些話,韓嬌娘眼眶一熱,撲撲簌簌已落下了淚,但是她這樣辛苦為了什么呢,在她的心里,官人是一個有大志向有大能耐的人,終究不會永遠這樣平凡下去,所以趙普給一個商人做西席,并不是她希望看到的。
趙普何嘗不明白妻子的苦心,但是他的想法并不是韓嬌娘能明白的,他的大志向并不在于地方府縣,所以他不愿意走那種尋常的入仕之路,這一切都與鄭斌緊密相連,然而妻子終究是好心,他又該怎么向她解釋呢?
“嬌娘,趙普明白,趙普自會給嬌娘一個交代,不過現在我只是想讓你們娘倆少受些苦……”
“官人不要說了……”
韓嬌娘已經淚流滿面,她俯在趙普懷里,想到那一句“讓你們娘倆少受些苦”就已經心滿意足了。做官、封侯、拜相,這些令人向往的事情是韓嬌娘對丈夫永遠的期盼,但是趙普現在這樣說了,韓嬌娘感動之下,已經沒有心思去想那些事,對于她來說丈夫在自己身邊才是真正的踏實。
做官?趙普抱著妻子,心里暗暗笑了,一個州府小吏,整日為著微薄的俸祿操勞,如果沒有伯樂,即便熬白了頭也難說有出頭之日,而且家里人還要跟著勞苦。趙普不愿意做這種平凡的大多數人,所以選擇了大多數人并不理解的道路,這條路即便不能通到朝堂上,但終究不會再讓妻兒受窮了。
……
當官就是身不由己,鄭斌一直到晚上才回家,他這一天時間并不都是留在晉王府里的,王樸攆走了符昭遠以后,柴榮就讓鄭斌回開封府衙了。開封府衙現在是一大攤子事,而這些事又是鄭斌對郭威的“興商”上書引起的,所以也只有鄭斌自己去收拾了。
興商的事早晚是要提上郭威的議事日程,作為節度使,郭威對商人有著必然的親善,但作為皇帝,郭威又對商人有著天然的警惕。畢竟商人的活動性太大,又是國家經濟不可缺少的成分,所以在國家政權未穩的時期,郭威必然得想點法子加強對商人的管理,而鄭斌的興商之策恰好給了他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控制住商品交易的中間商——牙人,以便商稅可以大量集中到朝廷里來,而不是流失到節度使那些地方政權手里去。
牙人這個稱呼是盛唐時期才出現的,不過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有這種職業了,那時候叫做駔儈。牙人說白了就是專門做買賣中介的商人,一般來說是為買主賣主進行聯系,從中賺取好處費的。但這種牙人是牙商的初級階段,市面上大多數牙人同時又是財力雄厚的商人,他們真正干的是大宗收購再大宗批發的買賣,所以商稅的大頭在他們那里。郭威要想控制豐厚的商稅,不從他們那里開刀還能從哪里?
對于控制牙商,郭威的做法是頒發牙帖,使牙商們成為朝廷認可并控制之下的官牙人,這樣便于管理,而且可以增加商業活動的透明度,使朝廷能知道自己可以收多少商稅。然而這事要想在全國鋪開,牽涉面實在是太大了,所以郭威依然是先難后易,在京城汴梁來了個官牙“試點”。
作為少有的曾經從過商的開封府官員,鄭斌自然被欽點出來組織官牙的籌備事宜,這樣一來,他一個原本沒有具體工作的“主官秘書”瞬間成了開封府里最忙碌的人。
忙倒也沒什么,畢竟手底下有的是跑腿的小官吏,但鄭斌真正考慮的卻是朝廷建立了官牙以后對自己產業的影響,這影響有好有壞,就看怎么處理了,所以他才盼著趙普趕快回來,以便商量出個對策。
鄭斌回到家里時,趙普該忙活的“私事”都已經忙活完了,正抱著小兒子趙承宗在書房里手把手的寫字。畢竟是血脈相連,趙承宗只用了一個白天就和父親熟識了起來,現在坐在趙普腿上很乖,雖說寫出來的字比雞爪撓出來的好不到哪里去,但爺倆顯然很是高興,寫得十分帶勁。
“文斌回來了?”
趙普看見鄭斌進門,很是高興的抬起了頭來,他臉上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弄上了幾大塊墨跡,那墨跡是純黑色的,有了這么鮮明的顏色對比,趙普本來黝黑的面龐簡直比皮膚最好的小姑娘都要白皙了。
“忙呢。”
鄭斌看見平常不茍言笑的趙普現如今這樣一個滑稽樣,差點笑出來。
“噢,承宗抹的。”趙普見鄭斌忍著笑直往他臉上瞟,忙放下趙承宗,在銅盆里洗凈了手臉才有坐回了桌邊,“文斌這么晚回來,莫非府衙里有事?”
“要不是晉王府傳見,小弟本來是要跟則平兄說的。”
鄭斌當下把朝廷要實行官牙的事向趙普說了一遍,這件事因為還在籌劃之中,因此除了皇帝和開封府一班相關官員知道外,消息并沒有傳得太開,趙普差不多算是第一個知道這事的商人了。
“官牙……”趙普低著頭思考了半晌,在商言商,趙普現如今要一門心思賺錢,自然要好好考慮考慮,“文斌,咱們當初在鄴城時,魏仁浦大人將天雄軍肉食供應給了咱們,咱們手中沒有那么多牲口,四處買了不少,另外晉王率軍進擊契丹時,咱們又籌集了些糧食以資軍用,此事已經牽涉牙儈。現在禁軍烈酒供應雖是在咱們手中,但若要想繼續供應肉食,只怕咱們手中的牲口還是太少,此事若要做大,還需牽涉到牙儈。若是朝廷頒發牙貼,只怕以你的身份是不好領這牙貼的。不如肉食供應的事先收收手,有多少便供應多少,不能因此耽誤了你的仕途。”
“說得正是這個,小弟想著朝廷設立官牙,各項買賣勢必要集中到大戶牙商手里。咱們若是錯失時機,恐怕以后咱們肉食供應就打不開路子了。因此嘛,這事咱們還得想些辦法。”
“想法子?”趙普心里一驚,他也想著如何在朝廷實行官牙制度后保住肉食供應這筆買賣,但是牽涉到鄭斌的官員身份,如果公開要牙帖,必然引起朝廷的反感,所以寧愿少賺些錢,也不能影響到鄭斌的官運,這個輕重一定要分清楚,“法子倒是能想出來,不過官帖說什么也不能領的……除非另找一人單做牙商。”
“此人還不能是咱們自家的。”鄭斌點了點頭,“只是汴梁牙商咱們并沒有很熟悉的。”
趙普也是暗暗點頭,正斌說得沒錯,即便是拉一個人過來共同發財,那這個人也應該是一個知根知底的熟人,他們剛到汴梁,知根知底放心的人還真沒有。
“少爺,則平先生,胡石拓大人在外求見,還帶著個年輕人。”
“年輕人?是干什么的?”鄭斌抬頭問到。
“聽胡大人的意思,好象是他的侄兒。”
“胡允臣?”
“文斌,莫非是胡大人家的什么二狗子,家里做布匹買賣的那個?”
鄭斌和趙普相互看了一眼,臉色頓時放晴,起身忙去大門口迎接。趙承宗看見大人們都不理他了,也屁顛屁顛得跟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