睜眼閉眼之間就是白晝和黑夜之間的距離,從跨入大學門檻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大學生活的開始,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一日之計在于晨,晨曦透過寬大的宿舍窗戶走進了曉剛的眼眸,當曉剛睜開眼睛準備起身的時刻,宿舍里早已有了動靜,余偉華是第一個起來的,其他的同學也三三兩兩的起身了,一個骨碌,曉剛利索地起來了。
洗涮間并未人滿為患,可能是他們都是新生的緣故吧。大家洗涮完就去食堂吃早餐了,各忙各的,可能剛來到一個新的環境大家還沒混熟,所以,彼此間的話語并不多。總算宿舍的人都吃完早餐回到了宿舍,時間已經是7點35分,余偉華提議:“我們都走吧,好像是在文科樓325室集合,對吧?”
“對,我們出發!”楊劍和道。
曉剛印象中是聽班主任老師說的文科樓325室,隨大家一起走吧,曉剛穿著趕不上其他同學時新,但也得體干凈。余偉華走在前面,他好像大家的小頭頭一樣,他向一個學哥打聽了文科樓325室的下落,然后他就帶領大家直達文科樓325室。
原來,班主任早就來了,教室的門窗都打開了,但是還是嗅到一點點霉變的味道,可能是放了假許久不用的緣故吧。曉剛他們宿舍的幾個男生一起坐到了最后面的幾張桌那,大家的目光都是在教室里游走,因為有許多陌生的新鮮的面孔將出現在眼前,特別是還有很多女生,仿佛一個個都要在這個狹小的舞臺亮相。
真的與想象中的差不多,因為天氣剛剛立秋以后,女生穿著裙子披著長發進入,就像這個季節最美麗的花朵,全部從室外搬進了325室。同學們陸陸續續的到來了,最重要的是大家來之不同的地方,方言就有好幾種,還好,普通話是交流的最好方式。女生簡直就是男生的3倍,一共才十二個男生,女生有四十多個。所有的同學都是帶著一顆好奇心開始新的大學一天的生活的,游走的目光充滿新鮮但又有些害羞。班主任坐在講臺旁靠窗的第一張課桌那,掃視了一下教室,看看同學人數都差不多到齊了,她起身開始講話了。
“同學們,你們好!首先我來自我介紹,我姓上官名道蘭,我是在南京出生的。我是你們的班主任,希望我們能成為朋友,若你們有任何事情都可以去文學院辦公室找我,不過,我跟大家見面的時間并不是很多,有事會通過班干部向同學們進行傳達。大學生活的開始,就意味著高中生活的結束,這是許多同學夢寐以求的生活,也是一種嶄新的學習生活,對每個同學也是產生重要影響的生活。你們是幸運的,你們趕上上了一個好時代,我年輕的時候沒你們幸運,先做了下放知青,后來返城以后又邊工作邊考大學,在這里,我不是要炫耀自己什么的,我所要說的每個人都有實現自己理想的途徑,不一定沒考上大學的人家就不行,對吧?還有,我們的同學有來自農村的、也有城市的,在這里希望大家和諧相處,共同學習,不能你城市的就看不起我農村的,反過來也一樣,我們的同學是來求的,不是來攀比的呀!毛主席等大人物,他們也是來自農村呀,但他們為中國人民站起來做出了偉大貢獻。總之,同學們這個年齡段處于人生觀和世界觀完善的階段,希望大家靜下心來,好好享受這樣寧靜的學習生活環境,為自己更加美好的將來而奠定基礎。大學生活,完全不同于小學到高中的生活,在這里主要靠同學們自學為主,而且這種學習方式還是通過學生自覺來完成的,這種氣氛是自由而開放的方式,沒有人逼著你學。還有,這間教室是我們這個班的主要學習教室,當然有些課程會在其他教室,每個禮拜都由班干部向大家通知課程布置情況。下面我來點一下名,我叫到某個同學,他就回答到,好,開始。”
“曹嘉旺。”
“到。”
“歐陽慕雪。”
“到。”
“董倩倩。”
“到。”
“……”
點名的工作結束后,班主任又開始宣布一件事情:“現在,我再來宣布一件事情,那就是任命董倩倩為班長,曹嘉旺為副班長,以后班里有什么事情都是通過他們進行上傳下達的,你們清楚了嗎?”
“清楚了!”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
“很好,現在請曹嘉旺帶領全體男同學跟我去學校教材室領教材。”
離文科樓有一些遠,在數學樓那邊,班主任叫曹嘉旺從教材科借了兩部手推車,抱著一捆捆的教材跑上跑下,男生們一個個氣喘吁吁、汗流浹背,還好,總算搬到了文科樓325室,男生們一個個坐下來就都不想動了,女生負責發放教材。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是千百年來的古訓,讀書是一件好事,特別對于貧窮地區的孩子們來說,那是改造命運的一條重要途徑。聞到油墨香的新書,曉剛也感到有些激動,記得小時候讀書的時候,當收到新書的時候,首先要用報紙或者其他硬一點的紙將新書包裹起來,生怕弄臟了新書。現在的新書都在封面裱了一層膠紙,所以不怕弄臟了書皮。當發到一門新書的時候,總會聽到有些女同學驚訝的叫聲,“這門課,我喜歡。”“呀,沒有數學,太好了,我最怕學數學了。”
曉剛一共接到了十幾門的課程,像《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外國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大學英語一》等等。正當同學們交頭接耳、或自我入神地看新書的時候,班主任又發話了。
“同學們,今天上午就到這里,下午大家就開始上課了,這個禮拜的課程安排請曹嘉旺給大家做一下介紹。”
曹嘉旺按照班主任的意思,拿出課程安排表在黑板上畫了個表格,同學們都拿筆記本,沒帶筆記本的接直接在課本上記錄了。
“好,謝謝曹嘉旺同學以及其他男同學!最后我給同學們再啰嗦一句,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身,學習的事就靠同學們自身的努力了。如果大家在學習或生活中有什么事要找我的話,就到文學院辦公室找我,星期六和星期天除外。好了,今天就到這里,祝愿同學們學習生活都愉快!解散。”班主任話音剛落,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此時的大學生活從真正意義上開始了。
同學們都抱著一大疊書,各自回宿舍,同時準備下午的課程了。
下午兩堂課都是上的《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還是在文科樓325室,這位老師戴一副眼鏡,稍胖、圓臉,話語圓潤聲調洪亮。大家以為這是一位嚴肅的老師,因為是學的思想道德修養這樣的課程,該不會給同學們洗腦吧。所以枯燥的課堂大家都興趣索然,有些同學就帶了小說書,你上你的課,我看我的小說,聽不聽都無所謂。但,出乎大家所料的是,他簡單地做了一下自我介紹,他說他姓段名鴻云,是社會學院的在讀研究生,他說他曾經下海經過商,還會點功夫,他說他們同學都尊稱他為段大俠。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有位同學低聲地嘲笑道:“瞧他那熊樣,還段大俠呢!美著吧!”
這位段老師很能侃,都是吹的書本以外的一些奇聞軼事,最要命的都是吹他自己曾經如何如何,簡直就是王婆賣瓜大家都不買他的帳,有些男生就小雞啄米了。這哪像課堂呀,就是一個自由的書吧,能侃的就讓他侃,甭管底下觀眾的反應如何,該干嘛就干嘛,這與曉剛心目中的大學課堂相去甚遠,但既來之、則安之,還是耐心聽講吧。如果沒必要怎么會開這樣的課程呢?而且在教材的封面上明明寫著公共課的字樣呢,不管是什么系的,都要學。
第一節課下了,段老師跑到教室的走道里從隨身的褲子口袋內掏出555牌香煙抽了起來,有些同學去了洗手間,女生們像小麻雀一樣嘰嘰喳喳的,好像他們對這位能侃的段老師印象蠻好的,也許并不是他的長相而是他的侃經征服了她們,男同學一致不中意這位夸夸其談的做秀一般的段老師,也許他只能算得上學長。
第二節課的鈴聲響了,段大俠進來了,帶著一股煙味進來了,看來是一位老煙民了,堪得上為國家的煙草行業做出了貢獻。“同學們,不好意思,由于本人是老煙民了,有不到的地方請大家諒解。”還算有點自知之明,一番解釋后,開始侃起武俠小說了,像什么古龍、梁羽生、金庸之類的武俠小說,侃得正在翻看金庸小說的同學也放下了小說參與到其中來。差不多還剩二十分鐘的時候,他嘎然而止,給大家念起課本來,挑一些主要的段落念,并提醒大家以后考試可能會考試的內容,叫大家用筆劃下記號。很快在他提綱挈領的念誦下,兩堂大課就這樣就下來了。下課了,今天的課程就這樣結束了,同學們如鳥獸散了。
曉剛拿著書本并未直接去宿舍,而是想把校園再認真地熟悉一邊,他就一個人走在了校園的水泥道路上,樹木、花草都還保留著夏日后的余韻,校園內的空氣依然清新,從文科樓走向鐘樓的路上,參觀了浴室、電影院、圖書館、學術報告廳、逸夫樓、操場、網球場、健身房、物理樓、書店、銀行、鐘樓、數學樓、化學實驗室、游泳館、校園內的后花園和富有蘇州特色的小亭,曉剛將整個校區兜了一個大圈,又返回到起點,在折回宿舍。真的大呀,簡直就像一個小社會,五臟俱全,該有的內容,這里基本都可以找到。曉剛覺得象牙塔里充滿了一個求知青年的理想,曉剛喜歡上了這座大學,喜歡上了這里一草一木。
曉剛回宿舍,其他同學都去食堂吃晚飯了,在宿舍走廊里總是聽到學哥說去哪哪上晚自習、也有人說去哪哪網吧上網玩游戲、也有人說去哪哪跟女生約會。曉剛總算明白了上午班主任說的大學學習方式全靠自覺,沒有人管著你,所以你的時間除了必要的上課時間以外就是自由安排的時間,真的太自由了。
曉剛吃完了飯決定去圖書館找點書看看,剛好碰到了對面宿舍的同班同學唐峰,原來呀對面宿舍的同學也是曉剛一個班的,其中有幾個是蘇州本地的走讀生,所以空了四五張床鋪。唐峰率先與曉剛攀談了起來,“你也是我們班的,你叫什么?”
“你好!我叫李曉剛,你呢?”
“哦!我叫唐峰,很高興認識你,你是哪兒人?”
“我是LYG人,你呢?”
“我是昆山人,你們宿舍的人都是我們班的嗎?”
“是呀!”
“那以后我們可是緊密的鄰居了喲!”
“那是當然,不過,聽你們說的家鄉話好像日語一樣,聽不懂,還是覺得普通話便于交流。”
“哦,我們說的是吳方言,像上海話、蘇州話、昆山話等都是吳方言。你們的家鄉話說兩句我聽聽。”
曉剛隨便說了幾句,可唐峰一副茫然的樣子,可以想象他也是一句沒聽懂,在曉剛的解釋和進一步指導下,唐峰也模仿了兩三句基本的諸如“你好”、“吃飯了嗎?”、“吃過了”這些日常的曉剛那里的方言。
他倆都到彼此的宿舍參觀了一下,曉剛首先向唐峰問起:“唐峰,你今晚有什么安排嗎?”
“沒有什么安排,只是覺得一下子還沒適應過來,不知道自己做點啥。”
“那---我們一起去圖書館看書怎樣?那里有好多的書籍啦。”
“這倒是個好主意,好吧!我跟你一起去圖書館看書。”
兩個年輕人一拍即合,他們說了就做,于是兩個人就徑直往圖書館去了,盡管他們去圖書館的目的不明朗,也許還是很迷茫的,因為要讀的書籍像大海一樣浩瀚,怎么知道要讀些什么呢?
可當他倆真正將腳步踏入圖書館的門檻時,曉剛的心里有一種無法表達的情節,就像一個天真的孩子,在夜空里遇上無計其數的星星時,那孩子還是認真地數起了星星,一顆、兩顆、三顆、四顆、五顆-----數呀數呀,數得睡著了。也有一種滿園挑瓜,挑得眼花的感覺,真的,第一次來圖書館就是這種茫然的感覺。曉剛看著書架上的分類標示諸如:文學類、歷史類、社會類、物理類、化學類、計算機類等等,這么多的書,一輩子也看不完呀,那只能有所取舍了,曉剛比較喜歡文學類,就走到文學類的書架那看了看,隨便拿起《莎士比亞喜劇集》翻了翻,又放回去了,隨后拿了本《魯迅文集》到圖書館內的設置的桌椅那找個空位坐下來看,唐峰也隨便找了本書坐到曉剛的對面看了起來。
記得陳毅小時候讀書癡迷,有一次做飯的時候竟然忘了鍋里煮的飯,最后把飯給燒糊了。讀書人一旦愛上了書,那也是難解難分,古人常說“讀、讀、讀,書中自有顏如玉;讀、讀、讀,書中黃金屋”,曉剛讀起了書竟也忘了一切,思想和魯迅進行著交流,精神已經完全投入到了另外一層世界,那是穿透文字載體而進入了時空隧道,古今隨處都有思緒漂流的足跡,只有那些通過文字載體遺留的痕跡傳承了下來,其他的被風沙所掩埋、被流水所沖刷,文字就像有生命的東西,它負載一個個民族的靈魂,這是非常奇妙和了不起的杰作,對文明的進步作出了非常偉大的貢獻。所以后來就有人說“知識就是力量”。
時間匆匆,記得朱自清先生曾經就寫過《匆匆》這樣一片關于時間的文章,“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里過去-----”這些精辟的話語時刻提醒人們不要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一旦失去再也無法把握。曉剛入神地讀者《魯迅文集》,時間就伴著他的思緒一起溜走,不知不覺圖書館也就到了要關門的時間,圖書館里的學生也走得差不多了,唐峰看了看表,“曉剛,時間不早了,現在是晚上十一點了,圖書館要關門了,要不把書借回去看吧。”
“不會吧,這么快呀!我怎么沒覺得呢?好吧,我把書借回去看,明天再還過來。”
曉剛起身到圖書管理員那準備借書,當圖書管理員問起他學生證的時候,曉剛說:“我是新生,學生證還沒發。”
“那你不能借書,等你拿到學生證再過來借書,你可以到這里看書,好吧,這位同學,請你將書還會原來的書架,我們快要下班了。”
唐峰早將書放回了書架,站在圖書館門口等曉剛,曉剛一副失落的樣子從圖書館里出來。兩人一起往宿舍走,兩人邊走邊聊不知不覺就到了宿舍。
回到宿舍,其他的同學都躺在床上有的在看書、有的在讀報、有的在聽隨身聽音樂;睡在曉剛下床的郭同學跟他打了個招呼:“回來了,今晚去哪玩了?”
“去圖書館看了一個晚上的書,本來想借書回來看的,可因為學生證未發下來借不了。”
“這么用心讀書,了不起!改天等學生證發下來我也去圖書館淘點書回來看看。”
住在同宿舍的曹嘉旺插話道:“嗨!學生證要過一個禮拜才能發下來的,聽說學生證如果在節假日坐火車到哪的話,可以買到半價的票。”
“是嘛!學生證作用還不小呀,曹嘉旺我今天看到你在校北門那逛了,本來想叫你的,又怕叫錯了,所以沒有叫。”小郭跟曹嘉旺搭上了。
“我呀,在借書店借了一大堆的武俠小說回來看的,今天借的是金庸寫的《神雕俠侶》。”曹嘉旺戴著一副眼睛躺在床上一邊翻著金庸的小說,一邊還和小郭聊起了武俠小說。
“金庸的我都看過、梁羽生的也看過、古龍的也看過,故事情節寫得最好的還是算金庸。”
“我也有同感,所以今天我先從金庸的看起,一個星期把金庸的全部看完。你小子怎么看了那么多的武俠小說?”
“嘿,我媽以前在我們當地的文化站做過,所以我有機會就把文化站里的武俠基本都看完了。”
“不錯哦!要是我媽也在文化站工作過,我今天也不要這么辛苦讀了,羨慕你呀!”
“你是拿我窮開心,算了,我今天在外面買了盤許茹蕓的專輯,不跟你說了,我聽音樂了。”
“美你的吧!大男人聽女人的歌,有點不可思議。”
“你不是女生,頭發也不長,怎么見識就短呢?男人喜歡女人的歌和女人喜歡男人的歌一樣,都什么年代了,老土!”
曉剛沒有理會他們之間的斗嘴,洗涮回來,宿舍管理員通知要熄燈了,趕緊爬到上鋪做好睡覺的準備。生活就這樣,仿佛農夫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曉剛的大學生活已經進入正題,他也慢慢習慣了這里的生活,曉剛整天就圍繞著課堂、食堂和宿舍這樣的三點一線而展開,盡管象牙塔里的小社會也充滿著令人向往的一些東西,但這些都不屬于曉剛,因為條件不允許。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自己只能在做痛苦的掙扎和努力。雖然知識的能量是巨大的,但掌握知識和學習知識是要花費時間的,一切都是附著于時間意義上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