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難過,反正沒有人看,可以隨便寫嗎?)
他們第一站是一家做糕點的小店,里面的裝修簡約漂亮,而且可以看見完完全全是手工制作。
做出來的糕點小巧可愛,粉嘟嘟的是桃花糕,淺黃色帶著花瓣的是桂花糕。還有紅色的玫瑰花糕,形狀都是花朵的樣子。還有一種糕點里面各種顏色都有,仔細數數還可以看見各種花的花瓣,前邊立著一個小牌子,名叫百花糕。(隨便胡戳的,如果真的有,那就是作者沒有查資料。)
一盒有三十個,只要二十塊錢。
蕭棠看著糕點只覺得自己的早餐白吃了,一口一個的特別想要。
佛囍暗暗把過程給記下,想著回去買點花來做做。
老板娘是一名微胖的大媽,看他們長得好看,也是極力推薦他們試一下。
即使是表示他們沒有錢但是也沒有生氣,想了想,佛囍把籃子里的花給遞了過去。
眉眼帶笑:“阿姨,我們可以用花花換你的糕點嗎,這些花花我們買一塊錢一朵的。”
老板娘熱情好客,當即被佛囍給逗笑了:“小娃娃,這不就是路邊的花花嗎?不過你這花花開的可真好。”
確實開的好,花瓣沒有一瓣有損傷,而且還水靈靈的。
“不是普通的花花,是一塊錢的花花,嗯,買花花送籃子。”佛囍給老板娘看了一下,事實證明,節目組出品的籃子精致漂亮,比花花不知道貴了多少。
老板娘看著佛囍認真的樣子,笑呵呵的回到:“阿姨可以給你們換,但是你們兩個要把手里的東西都給阿姨。”
蕭棠看了一下手里的籃子還有那些漂亮精致的糕點,一時間猶豫不決。
“嗯,蕭棠你怎么看?”佛囍問了一下,到時候說賣花的錢買了糕點應該也是行得通的,實在不行的話最后一個選擇也不會有太壞的結果。
最后還是在吃的上面敗下陣來,蕭棠把兩個人的籃子遞給了老板娘,要了一份混合裝的點心。里面各種口味都有。
佛囍大概估計了一下時間,還沒有到點,又繼續和蕭棠一起逛街去了。
老板娘收了籃子,也賣出了今天的第一份糕點,無奈搖了搖頭,這些花又可以做一份百花糕了。
把花都拿出來,才發現最下面放著一個漂亮的白玉,上面還有一張紙條:買籃子送白玉哦!
仔細一看成色,發現還是上好的羊脂白玉,觸手細膩柔滑,色澤晶瑩潔白。家里的老頭子愛玉,也就慢慢的會看了。老板娘看著手里的玉,走出店門一看,人都已經走沒了影。
兩個人帶著糕點一路邊玩邊吃,無人機航拍的非常清晰。新的熱搜已經上了頭條,蕭棠又黑紅了一個度。
而老板娘手里的玉也給了個特寫,一時間網友為真假給吵翻了。
一路上倒是遇見了和他們一起的那兩個姐妹組合,田欣和葉扶,她們提著花籃,偶爾有人路過旁邊就推銷一下。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了,買花籃送花花哦!五塊錢的小籃子哦!”田欣的聲音甜美,倒是有路人看了過去。
應該是來這里玩的游客,把他們當成了本地人,想著也不值幾個錢,一下子把兩個籃子都買走了。
田欣遠遠的就看見了蕭棠他們,買完了籃子拉著葉扶跑了過去。
“蕭姐,你們這么快就賣完了呀?”田欣看著他們悠閑自在的樣子,由衷的表示羨慕了,嗚嗚嗚,她也要買好吃的。
葉扶一眼就看出了她的想法,問了一句:“蕭姐,你這個糕點好好看,是那一家店的啊?”
佛囍接過話:“這條路一直走到買對聯的店里左拐就可以看到一家糕點店,里面有很多口味,但是需要二十塊錢一份。你們可以去踩踩點,到時候錢夠了可以去看看。”
蕭棠點點頭,沒有說這些是他們用籃子換的。
兩姐妹知道了地點,雖然知道錢不夠,但是逛逛也好,和蕭棠他們說了等會見就離開了。
兩個人晃悠的時間快到了,才慢慢的走去了集合點。
那里已經有不少人,顯然在等蕭棠他們兩個。
“好嘍,各位嘉賓都已經到齊了,那么你們都賣出去了多少呢?”
佛囍沒有注意導演的話,表面上認真聽著,其實心已經飛到了不知道什么地方。
這座小鎮三面環山,山上植被茂密,沒有遭受過工業的危害,也沒有人類大肆破壞。
山上有不少小東西輕輕的開了點靈智,但是也窩在了深山老林里。佛囍封了法力,一時間光憑他本身也找不到。
山神為山之靈,山不滅,山神不亡,山中萬物皆可庇護。
蕭棠看著每一組都拿出了賣花的錢,看了看佛囍。佛囍正好回神,兩個人對視一下,看了還有一些的糕點。
行吧,他們不僅沒有獲得選擇參與與否的權利,而且還被懲罰到最后一個了。
排名第一的是宋棲夫婦,他們選擇了不參與,也就是說其他四個組合是必須參與的。
這個游戲貫徹整個節目時間,也就是說不可以中途退出。說是游戲,也不過是在體驗任務的時候增加了一點難度。
田欣姐妹選中了必須穿戴動物套裝,在每天的早上六點到八點在鎮門口迎接游客,只要接待達到一百個游客就可以尋找其他的工作。
這也是體驗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工作也是生活之一。
白櫟陽他們選中的是在一家餐館當跑堂,不過需要穿古時候小二的衣服。
齊琦和謝鈺選中的是街頭賣花,再過一兩天就是這個小鎮一年一度的迎山節,所以賣花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把
蕭棠比較倒霉,最后一個抽,抽到了個扮演山神的任務,而且還是反串,也就是說佛囍需要扮演成女生。而蕭棠需要扮演成男生也就是山神身邊的侍者。
因為宋棲夫婦選擇不參與,所以需要做一個正常的街頭藝術家。
在這里,每天早晨的歡快琴聲已經深深的融入生活,也幸好兩位都有一技之長。一長笛,一胡琴也應該可以融進去而不達到擾民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