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玄幻

天還志

第三十五章何為修行

天還志 度歲 2705 2022-02-06 16:44:02

  李清回到了自己的房間,關上了房門,在蒲團上面坐好,一副洗耳恭聽的謙虛受教模樣。

  先賢意志看見了李清這個態度,很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既然我要教你踏出那一步,我就要知道,在你的認知里,修煉到底是怎么樣的?”

  李清說:“在我看來,修行就像是勞動,勞動可以積累財富,如同修煉可以積累法力一樣。”

  先賢意志說:“并非是這樣的,勞作換來的財富,需要付出你的體力勞動,這是一個交易的過程。對于修行來說,修煉的過程也只不過是一場交易,不過是與天道的交易罷了。”

  “為什么人人都體內有可以修煉的經脈體系,卻不是人人都能去修煉的?一個人所具有的氣運不足,就不能看到度世長生的希望。”

  “修行者施展道術的時候,看似只是使用了法力而已,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每次施展完法術以后,后面幾天都會有各種莫名其妙的事發生?”

  “每一個人的法力修行都是與天道的一場交易,而修煉滋養自己的精氣神,就好比常人用金錢買了補品服用?!?p>  “就像你把錢花出去,要遭到損耗一樣,你用法力施展法術的時候,也會對你的氣運造成折損。所以為何要多行善事,正是因為這樣才能積累到足夠的德行以增長自己的氣運。”

  “真正的修行并不在于法力的高低,真氣的多寡,而在于道行的高下,但這并不代表氣是不重要的。”

  “天地不全,故萬類有缺,不能認識到道的所在,修行事實上是一種返本歸元,為何修行尚一?”

  “惟圣人能屬萬物于一,而系之元也,終不及本所從來而承之,不能遂其功。是以《春秋》變一謂之元,元猶原也,其義以隨天地終始也。故人惟有終始也,而生死必應四時之變。故元者為萬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安在乎?乃在乎天地之前。故人雖生天氣及奉天氣者,不得與天元,本天元命,而共違其所為也。故春正月者,承天地之所為也,繼天之所為而終之也。其道相與共功持業,安容言乃天地之元?天地之元奚為于此,惡施于人?大其貫承意之理矣?!?p>  “事實上,對氣的修煉的并非是修行氣本身,氣只是一種用于煉己的材料,就像是灶下的木柴,就像外丹學里面說的一樣,草木且不能自生,安能使人長生也?就是法力自己都不能自身產生自身,又怎么能是人的長生之道呢?”

  “氣的作用是在于煉質,性的作用是在于煉神。這就是為什么說仙圣之秘,在于形神具妙?!?p>  “氣之清者為精,人之清者為賢。治身者以積精為空,治國者以積賢為道。身以心為本,國以君為主。精積于其本,則血氣相承受;賢積于其主,則上下相制使。血氣相承受,則形體無所苦;上下相制使,則百官各得其所。形體無所苦,然后身可得而安也;百官各得其所,然后國可得而守也。夫欲致精者,必虛靜其形;欲致賢者,必卑謙其身。形靜志虛者,精氣之所趣也;謙尊自卑者,仁賢之所事也。故治身者,務執虛靜以致精。治國者,務盡卑謙以致賢。能致精,則合明而壽;能致賢,則德澤洽而國太平?!?p>  “但是做到以上這樣,不過是賢壽之人,圣人習于天,賢人習于圣,仙人法于道,壽人法于仙。如果只是一味的學習前人,最終連前人的成就也達不到,這就是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也了?!?p>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這是為學之道,也是為益之道,就像學仙之人,入手也是吐納,攝氣,搬運。完善自身,使自身更加接近“道”,“理”?!?p>  “過了益這個階段的時候,接下來就是“損”,所以說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這是因為自身已經完備的擁有了天德,但是在此之外,還有為逆天德而與生俱來的性與質,所以要將其從身上剝離出來,故言人欲損而道性顯。但是人吃飯睡覺繁衍后代什么的可不屬于這里說的人欲。”

  “至圣先師云: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只要是人,怎么會沒有這些東西呢,哪怕是道家里面的太清五時七候存神法也說:安神氣海,不服氣,咽津,不辛苦,要吃但吃,須休即休,自在自由,無阻無礙?!?p>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般步驟只有后頭天德完備,積功已至才行,有些愚人一入手就不修形質,只講心性,連與天合德都沒有完成,百漏之身自謂元陽未泄,不近女子號寡欲修行。未益先損,最后只損的身如枯槁,陷入頑空,只剩一念,還開口就是什么四大皆空。這就是自行取死了?!?p>  “長生并非是保留身體,而是煉己返元,只是供養這自己一具身體的,叫做養生,并非是修行,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酪舱?,德之徼也。古者謂死人為歸人。夫言死人為歸人,則生人為行人矣。行而不知歸,失家者了。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有人去鄉土、離六親、廢家業、游于四方而不歸者,何人哉?世必謂之為狂蕩之人矣。又有人鐘賢世,矜巧能,修名譽,夸張于世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

  “至圣先師曰:老而不死則為賊。何也?非貶長生,是云人乃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孫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天地是均衡的,你占有了更多的,而他人就會更少啊,如果先祖通過這種方式一直留于世間,對子孫是不公正的呀?!?p>  “我說的長生,也就是仙圣的長生,應當是無我而以利萬物,故有生者,有生生者;有形者,有形形者;有聲者,有聲聲者;有色者,有色色者;有味者,有味味者。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嘗終;形之所形者實矣,而形形者未嘗有;聲之所聲者聞矣,而聲聲者未嘗發;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嘗顯;味之所味者嘗矣,而味味者未嘗呈:皆無為之職也。能陰能陽,能柔能剛,能短能長,能圓能方,能生能死,能暑能涼,能浮能沉,能宮能商,能出能沒,能玄能黃,能甘能苦,能膻能香。無知也,無能也;而無不知也,而無不能也。這才是清靜無為的實意,也仙圣為何有那種力量的原因?!?p>  “如果重視人力的作用而忽視與天合德,是不可能進入真正的修煉的,就像列子的力命篇一樣,力謂命曰:“若之功奚若我哉?”命曰:“汝奚功于物,而物欲比朕?”力曰:“壽夭、窮達、貴賤、貧富,我力之所能也?!泵唬骸芭碜嬷遣怀鰣蛩粗?,而壽八百;顏淵之才不出眾人之下,而壽四八。仲尼之德。不出諸侯之下,而困于陳,蔡;殷紂之行,不出三仁之上,而居君位。季札無爵于吳,田恒專有齊國。夷齊餓于首陽,季氏富于展禽。若是汝力之所能,柰何壽彼而夭此,窮圣而達逆,賤賢而貴愚,貧善而富惡邪?”力曰:“若如若言,我固無功于物,而物若此邪,此則若之所制邪?”命曰:“既謂之命,柰何有制之者邪?朕直而推之,曲而任之。自壽自夭,自窮自達,自貴自賤,自富自貧,朕豈能識之哉?朕豈能識之哉?”

  “要修行,一開始的方向就不能錯誤,如果一開始的方向就錯誤了,到后面就必然徒勞無功,甚至可能跌入邪魔外道,這不可以不謹慎啊。如果中間發現了錯誤,也不要固執的繼續下去,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當年的圣賢難道就沒有犯錯的時候嗎?”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州市| 永川市| 苏尼特右旗| 吴川市| 库尔勒市| 友谊县| 商都县| 定日县| 毕节市| 临沧市| 富宁县| 章丘市| 天等县| 庆元县| 延安市| 思南县| 南昌县| 江陵县| 新昌县| 祁门县| 藁城市| 和林格尔县| 淮阳县| 承德县| 安宁市| 漠河县| 长垣县| 华亭县| 正镶白旗| 崇阳县| 会同县| 新巴尔虎左旗| 会东县| 上犹县| 临桂县| 乌海市| 南康市| 西青区| 尉犁县| 泾阳县| 林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