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武帝
大皇子跑進皇宮時滑稽的樣子實在是可笑。
四皇子從宮里出來,看到了急匆匆進宮的大皇子,對視后,都選擇沒有說話。
皇家內的兄弟情,一般都是你插我幾刀,我插你幾刀。
他目送大皇子進宮后,發出不屑的笑聲。
這樣沒有城府,坐上太子之位又有什么用?
“四弟。”
聽到有人叫,抬起頭,看到是二皇子后,打了聲招呼:
“二哥要進宮嗎?”
“我每天都來給父皇請安。”
武帝還在閉關。
他說的請安就是在門口磕頭。
“父皇常說二哥孝順。”
二皇子笑了幾聲,沒有繼續說下去:
“哈哈哈哈!剛才大哥進宮,好像很著急。”
“是啊!大哥就是個急性子。”
“恐怕又要受其母訓斥了。”
“不知道。”
“四弟我進宮了,改天喝酒。”
“好。”
兄弟二人分開。
四皇子上轎,陷入沉思。
大皇子那么著急,必定是周乎那邊出事了。
他們母子現在對遠在泰安城的周乎格外上心。
端賢貴妃把運往泰安城的糧草扣下了。
這件事朝野兼知。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件事。
大皇子匆匆忙忙的來到后宮。
在門外磕頭:
“母后。”
“進來吧!”
端賢貴妃說話有氣無力。
大皇子走進大殿。
戰戰兢兢的看向自己的母后:
“要不要去請太醫?”
“請什么太醫?”
“母后說話中氣不足,應該找太醫調理,調理。”
端賢貴妃聽到大皇子這么說,氣憤的把手里茶杯直接扔到了他面前。
“母后。”
端賢貴妃已經放棄了治療:
“罷了!你知道為什么叫你來?”
“聽說是因為那個廢物周乎。”
“廢物?你口口聲聲說周乎是廢物,他是廢物,你就是連廢物都不如。”
大皇子跪下。
膽戰心驚。
從小他就害怕。
縮縮脖子。
“敢問母后發生了什么?”
“周乎打下了羽城。”
大皇子困惑?
“羽城?那是什么地方?”
端賢貴妃輕嘆:
“我早看出你是個沒出息的。”
“母后恕罪,孩兒最近在讀書,不關心那些別的事。”
端賢貴妃也不愿意戳穿他。
“江濤之前就是依靠虎奔軍抵擋羽族人,現在周乎直接打到了羽族人老巢,所以從今以后西邊的邊患就沒了。”
大皇子這才明白:
“那個周乎運氣真是好。”
端賢貴妃說:
“周乎立下的功勞很大,等你父皇出關,肯定要封賞。”
“該不會讓他當太子吧!”
大皇子急了。
他早把太子之位看做了囊中之物,怎么可能允許別人摘桃子。
“看你那點出息。我已經想到了辦法,不只斷泰安城的糧,還要讓青云門前找周乎的麻煩。”
“青云門?他們會聽我們的嗎?”
端賢貴妃露出皎潔的笑容,像只禍國殃民的狐貍:
“不會聽我們的,但他們肯定要報仇。周乎可是殺了青云門駐守的金丹修士,難道要忍氣吞聲嗎?”
“周乎膽子那么大?”
“他膽子大的很。”
大皇子笑了起來:
“這下周乎完蛋了。”
端賢貴妃說:
“現在你去找老五,告訴他,泰安城順應商行的掌柜被周乎殺了,我們需要與他合作把周乎搞死。”
大皇子現在只要聽到搞死周乎,什么都愿意做:
“我這就過去。”
端賢貴妃目送大皇子離開。
嘆息了聲。
要是那個周乎是她兒子要多好。
哪用廢這么多心思?
大皇子急匆匆跑來五皇子的府邸。
走進院子。
就看到穿著樸素的五皇子站在廊下等他。
“五弟,你有那么多銀子,穿這么寒酸是給誰看?”
五皇子也不惱:
“習慣如此,也不為別人看。”
“不知大哥到訪有什么事嗎?”
大皇子走進會客廳,坐下,拿起茶碗喝了口后全吐了出來:
“這是什么茶?是草吧!”
“大哥見諒。”
“我也不和你廢話,來告訴你個消息,周乎把你在泰安城的掌柜殺了,至于你那商行,恐怕都歸他了。”
五皇子臉色大變。
直接站了起來。
哪還有之前云淡風輕的樣子。
然后又冷靜了下來。
這讓想看熱鬧的大皇子很失望。
“多謝大哥告訴我這件事。”
“老五啊!我來找你是準備和你對付周乎。”
“他動手殺人,恐怕是觸犯了法律,哪能因此而怪罪?”
“你想清楚了?”
“我們都是兄弟,難道因為個掌柜而翻臉?”
“哼!不識好歹。”
“大哥慢走。”
送走大皇子后,他臉色及其難看。
管家進來說:
“恐怕是真的,周乎實在是太過分了,不看僧面看佛面,怎么就殺了。”
“殺個人倒沒什么,重要的是那么多糧食。”
“恐怕落在了周乎手里。”
“那現在怎么辦?”
管家建議:
“不如答應大皇子?”
“就算答應他,也不能現在答應。還是要想辦法把糧食要回來,而且父皇要出關了,看看情況再說。”
“應該如此。”
大皇子的目的沒有達到,回到府邸如何發怒自不必說。
三天后。
泰安城的奏折到了。
內閣四位成員正在分門別類的公事。
內閣成員楊憲拿到了周乎上的奏折。
有些好奇。
這位能剿滅十萬虎奔軍的泰安王會說些什么。
難道是要糧草?
打開奏折后,看清楚寫的什么后,倒吸了口涼氣。
雙手顫抖。
其他三位內閣見楊憲這樣子,放下手中的筆。
首輔圖勝問:
“怎么了?”
“請看泰安王的奏折。”
泰安王的奏折?
他做了什么?
“總不能又殺了十萬人吧!”
圖勝拿到奏折后,驚呼:
“怎么可能?”
剩下的兩位內閣都好奇了。
到底寫了什么?
泰安王又做出了什么驚世駭俗的事了?
“泰安王打下了羽族人的老巢羽城,從今以后,大周西面再沒有邊患。”
“什么?”
“怎么可能?”
所有人下意識的認為泰安王瘋了,在胡說。
可奏折還有尉遲德的簽名。
那就不太可能作假。
尉遲德這人他們還是知道的。
什么是什么。
不會蛇鼠一窩。
“有沒有尉遲德的奏折?”
由于是和周乎的奏折共同發來的,就在下面壓著。
“我找找。”
“有他的。”
圖勝:
“快看。”
楊憲打開尉遲德的奏折:
“真的,竟然是真的。”
內容不需要念,尉遲德的奏折的作用就是證明這件事是真的。
內閣成員都沉默了。
感覺是在做夢。
廢物周乎,宮內外眾所周知。
常常用于反面例子教育后輩。
現在就是眾人口中的廢物,給了他們個很大很大的驚嚇。
內閣:
從外面走進了個中年男人:
“愛卿們,在為何事發愁?”
四人聽到熟悉的聲音,抬起頭,看到是武帝后。
愣了片刻。
隨即跪下。
武帝抬手,憑空把他們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