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兄莫聽山君夸贊,‘奇才’萬不敢當(dāng)。”
“小弟只是勤修儒術(shù)不得真境,才兼修的道法,意在取長補(bǔ)短,借他山之石而攻玉,通達(dá)我儒門真學(xué)。”
“我觀劉兄神魂清朗,但不像修道之人,莫非君已邁入真學(xué)境地?”
李少卿攀談間觀察面前臨安書生,問出心中猜想。
話中‘真學(xué)’二字挑動周圍眾人心神,引來幾人目光。
王寅分看他們道:“少卿自從修道,心性更為靈通。不過你這次看錯(cuò)了,世才他并未步入真學(xué)。”
劉彥附和:“小生不過是魂體清爽,皆因之前大難不死……”
來時(shí)他們商議過,不對詩會上的人坦露過多。
劉彥也只想當(dāng)個(gè)看客,增長一下見識,所以到了高府不主動與人搭話。
“我看錯(cuò)了?”
李少卿記得道門老師說過:“如果有人不修道,但見其魂清澈,那必然是儒門真學(xué)之士。究其原因,乃他君心聰明所致,聰明可通心竅,亦能通達(dá)神魂。”
正當(dāng)他思量,堂內(nèi)高老朗聲道:“時(shí)辰已到,諸位君子請隨老朽到北園參會,未到達(dá)的才子由家仆在外接引。”
眾人聞?wù)垼S他出堂。
李少卿與荀王劉一同赴會,閑談今夜詩會題目。
堂門外,高大姐領(lǐng)二妹、封三娘與眾賓客見禮寒暄,平兒阿九四顧找尋自家公子、主人。
“高二姐出深閨了?真是少見。”
李少卿瞧見高家二女自語。
荀舫主只看一眼就不想多看,轉(zhuǎn)與劉彥說話。
“今夜詩會,公子不妨一試文采。若只當(dāng)個(gè)看客,豈不白來一趟?”
“小生文采不夠,只怕力不能及,惹出笑話讓舫主兄長顏面受損。”
劉彥謙笑回答。
二人說話一幕巧被高二、封三娘她們看到。
“姐姐,我去見荀姐姐,稍后你倆可別置氣!”
說著三娘舍了高家兩姐妹,牽侄女向這邊迎來。
一見舫主,她滿面花開,笑容可人。
“姐姐,小妹都以為你不來了!所以才沒迎你。剛聽大姐說你來了,我連忙從后園趕過來。姐姐請恕罪。”
“妹妹哪里的話,你月初送貼給我,我就算心里有怨,也不能駁了你的顏面。”
荀舫主把手?jǐn)⑴f,見她眼眸瞟劉公子,介紹說:“此乃臨安劉世才。公子,她是妾身相交已久的好姐妹,名叫封三娘。”
“她是封三娘。”
劉彥陡然明目,打量眼前狐仙,暗下心說:“果真穿越到了聊齋。記得《聊齋封三娘》篇中,三娘是個(gè)得道的仙狐,因愛慕范十一娘而引出情劫,損傷道行。”
“不知她是否已經(jīng)遇上范十一娘……”
“只怕高家也是狐仙一類!”
“難怪山君說,今夜詩會非同一般,叫我提防一二,不可輕易顯露根底。”
“公子何故這么看我?該不會在哪里見過吧?”
封三娘見他眼神發(fā)呆,笑顏相問。
劉彥回禮道:“小生沒見過大姐,只聽過‘封三娘’這個(gè)名字。我曾聽過一樁‘范十一娘與封三娘’的奇聞。”
“不知故事里的‘三娘’與大姐可是同一人?”
“你知道我與十一娘的事?”
封三娘頗為驚訝,微微嘟嘴點(diǎn)頭說:“那‘三娘’是我。此事都去多年了,當(dāng)時(shí)我還年少,亂點(diǎn)鴛鴦譜導(dǎo)致引火燒身,險(xiǎn)些毀了之前苦修,讓公子見笑。”
“這位公子知我妹妹的事?看來你倆頗為有緣。”
一句話音飄入耳中。
尋聲看去,高二姐一襲白衣持書,過來與眾人見禮。
“荀姐姐別來無恙。”
“聽聞姐姐一別徐郎后專心修道,今已達(dá)鬼仙之境,真是可喜可賀。是否該謝謝我和徐郎?”
“姐姐……”
封三娘焦急看她,生怕氣走了荀舫主。
劉彥不知她們什么過節(jié),在旁沒有插話。
荀舫主直視高二,神色冷淡說:“只要你把徐郎請來,我必然答謝。可惜你連他性命都保不住,只得眼睜睜的看著他舍你而去,不覺可悲嗎?”
“你!”
高二握書想要發(fā)作。
王寅適時(shí)插話:“三位美人既要敘舊,我與世才少卿就不奉陪了。”
李少卿連忙點(diǎn)頭:“三位姐姐好生敘話,我們先去北園。”
“且慢,我和她無話可說,與三位公子同去。”
荀舫主不愿糾纏舊事,撇開高二跟著三人北行。
封三娘夾在中間,兩邊都舍不得,只讓荀姐姐先行,稍后再去尋她。
看著一行人離開,高大姐來到二妹這邊。
“看來荀貂兒真不愿和你糾纏了。”
“如此甚好,少個(gè)對頭少些事端。你以后潛心修煉,將來再尋一世丈夫。”
“大姐何故誆騙我?”
高二姐此時(shí)發(fā)作,氣惱說:“那劉生根本不是她的新夫,不然她怎敢在其面前提舊郎?”
“我誆騙你不假,但也為你好。”
大姐目送賓客們北去,拉手妹妹說:“蜀中來信,三妹入了真學(xué)。你繼續(xù)一意孤行,只怕連野狐都不如。”
“以后你有何顏面去蜀中探親?”
“三妹入了真學(xué)?”
高二一時(shí)啞然,問大姐:“爹爹可知?”
“全家都知道了,只你還不知曉。”
高大姐與她挽手說話,北園而去:“從大周立國算起,三百年來女子入真學(xué)不過千人。”
“三妹此番入學(xué),算是為我高家狐族長臉。父親欲借今日詩會,與她挑個(gè)夫婿。”
“給三妹挑夫?”高二更為吃驚:“蜀中那邊同意嗎?”
高大姐笑說:“他們不同意是他們的事,只要我們這邊招來女婿就行,二妹一項(xiàng)聰明,怎連這點(diǎn)都想不通?”
高二低眉思索,對三娘道:“妹妹去陪客吧,我和大姐有些話說。”
“那我去找荀姐姐了。”
封三娘牽侄女先入園子。
高二目送一眼,回頭談道:“大姐和爹爹這般做法,雖不觸犯王法,卻叫三妹好生為難。到時(shí)誰去蜀中報(bào)信?”
“自然你去。”
高大姐拉著她避人說:“三妹一向聽你的話。你去了好好與她說,那邊同不同意都無妨。今夜說是給她招夫,其實(shí)是給你選丈夫。”
“一旦蜀中不同意,爹爹便讓你頂替三妹,與挑選的三妹夫完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