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零九章 暴跳如雷了
“劉小姐,根據我們最新的匯總消息,你們劉家收購的本行股權,已經達到要約收購的條件。
根據相關規定,你有義務透露你們的真實持股情況。”
劉淼微笑著說道:
“沒問題,章總,麻煩把我公文包拿過來?!?p> 很快,章茹就親自把劉淼的公文包送了過來。
劉淼從公文包里拿出匯總材料,掃了一眼最后的匯總數據說道:
“匯總之后,我們大約總共購買了31%匯豐銀行的股權,這些股權現在分別持有在維創系旗下公司以及合作伙伴的手中。
總之一句話,就是我們現在已經總計持有31%的匯豐銀行股權,必須時,完全可以匯總到一個賬戶里,到時候,就會形成匯豐銀行名義上的大股東了?!?p> 這個時候,浦偉士寒聲說道:
“我們匯豐銀行是不會歡迎這樣的惡意收購的。
你應該明白,匯豐銀行一直是由管理層占據主導地位,銀行的股權極其分散,而且,銀行實行員工持股,重要的員工都持股。
我們銀行將股權激勵視為匯豐銀行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有相當多的員工通過持有匯豐銀行股權分享到了匯豐銀行的成長成果。
據我了解,貴公司也是擁有這樣的企業文化。
但是,如果匯豐銀行多出了一個控股股東之后,我們銀行的企業文化和股權激勵政策都將有可能出現變化,因此,我們銀行所有的中小股東和持股員工,都不希望出現一個控股大股東?!?p> 劉淼心里暗笑,GP的企業文化。
匯豐銀行之所以股權分散,這主是有各種原因造成的。
剛開始,匯豐銀行在香江集資成立的時候,股權并不是很分散。
但是,在漫長的發展歲月里,尤其是在二戰日軍占領香江期間,日軍將匯豐銀行大量的貴金屬和值錢的物品搜刮洗劫一空,然后又惡意攤派發行了大量的債券和軍票,對匯豐銀行和香江的金融行業進行了洗劫。
所以,二戰后匯豐銀行在財務上其實已經處于破產狀態,不過,由于香江ZF不允許破產,注入資金救活了匯豐銀行,同時匯豐銀行又引進了不少資本。
加之后來匯豐銀行上市以后又進行了多次融資,由于匯豐銀行分紅比較豐厚,業績成長比同期的地產股更加穩??;所以,有不少小股東很看好匯豐銀行所以長期持股不放棄,所以導致匯豐銀行的股權更加分散。
另一方面,由于匯豐銀行的股權分散,沒有控股股東制約,導致匯豐銀行的管理層話語權越來越大。
為了給管理層謀取更多的利益,匯豐銀行出臺了員工持股措施,使得一些員工可以用低于市場價的價格認購股票。
而員工持股所獲得的股票,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方面是來源于匯豐銀行增發的股票,另一方面則是匯豐銀行從股市中回購的股票,然后管理層再把這些回購回來的股票低價賣給內部職工。
管理層找理由竊取股東權益,還要將之神話為企業文化,真是笑話。
劉淼不以為然的說道:
“如果我對匯豐銀行的員工承諾,可以給他們漲薪,讓他們可以拿到和維創系核心企業員工同樣的薪水,你認為匯豐銀行的員工到底是支持你們還是支持我?
與此同時,如果我對中小股東說,我可以加大分紅力度,還會實施一系列可以為股東創造效益的措施,你猜這些小股東是支持你們還是支持我?”
這個時候,匯豐銀行董事局主席也就是大班浦偉士沉聲問道:
“好吧,我們打開門窗說亮話吧,你們劉家到底要如何才會放過我們匯豐銀行?你應該知道,對于反收購,我們不是沒有辦法的。”
其實,在此之前,匯豐銀行方面也做好了兩手準備。
他們在匯豐銀行之上又成立了一個匯豐控股,匯豐銀行股權確實很分散,但是他們設計了一系列方案,打算爭取說服一些匯豐銀行的股東,把匯豐銀行的股權置換為匯豐控股的股權。
而匯豐銀行和匯豐控股是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只不過匯豐銀行的總部在香江,而匯豐控股的總部則搬到倫敦去了。
在資產方面,兩者也將進行一系列的置換,匯豐銀行將會把大量的資產賣給匯豐控股,而匯豐控股也會把一些資產賣給匯豐銀行。
在兩者置換置產之后,有可能匯豐銀行就會被掏空了。
這個時候,劉淼慢悠悠的說道:
“我們維創系由于未來發展的需要,希望收購一家銀行,至于是不是匯豐銀行倒是無所謂。
這樣吧,我們可以停止繼續收購匯豐銀行的股權,作為交換,我們希望獲得匯豐銀行的子公司恒生銀行。
我重復一下,只要把恒生銀行給我,我就不會繼續收購匯豐銀行股權了?!?p> 浦偉士暴跳如雷的說道:
“不可能!”
浦偉士氣的都要拍桌子了,他的內心已是怒火奔騰了,要知道,恒生銀行即使在匯豐銀行的所有子公司里面,都要算是一塊金字招牌了。
六十年代,當香江銀行業發生擠兌危機的時候,匯豐銀行趁火打劫,僅僅以5000萬港幣,就收購了恒生銀行51%的股權,后來,又陸續增持到62.14%。
其實,恒生銀行的增長速度一直比匯豐銀行快。
主要是因為,恒生銀行的規模比較小,加上經營得當,所以發展一直比匯豐銀行快,給股東的回報率也遠遠高于匯豐銀行。
由于,匯豐銀行在全球進行了一系列的并購投資,為了籌措收購資金就必須增發新股,自然就會攤薄老股東的收益了。
而恒生銀行的業務一直很穩定,一直沒有搞啥增發,所以回報率自然就遠遠高于匯豐銀行了。
目前,在香江本土業務方面,恒生銀行主要做中小企業貸款和房地產按揭貸款等業務。在香江擁有的客戶規模,僅次于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
雖然后來中銀國際規模超過恒生銀行,不過這是另一個時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