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防人心要有
這種架構不僅僅是可以應用在盤古電腦上,還可以應用于小型機、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芯片、紅綠燈交通系統、門禁系統、服務器。
更何況,劉焱還收購了ARM團隊作為備胎.
另一個時空,80年代~90年代,精簡指令集的呼聲一直都很高。
但是Y特爾等等公司卻是因為PC等等傳統業務的市場和利潤,并未投入很大的精力和決心在新的精簡指令集架構上。
IBM等等大公司,也研發了一些高性能的精簡指令集芯片,但令人感覺意外的是,這些80年代~90年代由大公司研發的精簡指令集芯片,都沒有在市場方面取得成功。
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一家名不經傳的小團隊研發的低端芯片ARM芯片,靠著低功耗,以及廣泛授權給全世界的半導體設計和制造行業,結果ARM系列芯片,卻是大獲成功,成為了后來出貨量十倍于X86芯片的芯片行業的王者。
在京城的事情結束后,劉焱收到深鎮那邊黎若曦的團隊發來的郵件,由維創電子集團自主研發的GSM手機,已經研發成功了。
當然了,所謂的GSM手機,也僅僅是通信基帶是GSM標準的,這種包含了天線的通信基帶,暫時還是從N基亞公司采購的,僅僅是這種技術含量不高的通信基帶,N基亞公司就港賣50米元一套。
目前,維創公司先訂貨100萬套基帶作為過度,等自主能生產通信基帶,就直接不會再用N基亞公司的GSM基帶了。
實際上,手機SOC里面,基帶是技術含量比較低的,后世不少公司,實際上都有自己的通信基帶。
就像是Z興公司,也不是所有的芯片和基帶都是采購的,被指責為自制率不高的Z興,其實旗下的半導體公司,也是國內前十大半導體巨頭之一,很多半導體部件,Z興也是能自主研發和生產,只不過不能全部自主生產,一部分的元件,還需要采購,所以,才會被卡脖子。
一款手機的空間,自然是不如電腦那么大,所以,元件需要設計的更小巧,盡可能把大部分的部件,集成到一塊SOC基板上。一塊集成了CPU、GPU、內存、閃存和通訊基帶的SOC基板,就可以算是半成品的手機。
再添加一些揚聲器、顯示面板、電池等等部件,裝上了操作系統之后,就已經是完整的手機。
另一個時空的山寨手機廠商,實際上,就是從市場上購買現成的SOC基板,基板里面有的操作系統都裝好了。之后,會焊接組裝作業就可以了,把其他的部件,組裝到基板上,套上一個塑料外殼,就成功了。
相對于正規手機廠商而言,山寨手機廠商應該算是侵犯別人的知識產權,不按照規矩繳納專利費,還有采購硬件的渠道不是那么正規,無法保證零件質量。
所以,才會把手機的價格做的比正規的廠商更低。
在觸摸屏手機之前,功能機時代的山寨手機最多,主要就是因為另一個時空21世紀初的開頭幾年,GSM專利費已經高到除了少數專利巨頭能生存之外,其他的正規廠商,根本就無法生存的地步,繳納了專利費之后,真的難以讓產品制定出能讓市場接受的價格。
到了觸摸屏手機時代之后,由于GSM專利陸續到期,以及GSM陣營已經不再是主流,一部手機如果不支持GSM,就可以節約大量的專利費。所以,觸摸屏時代的手機價格,一度降低的比功能機時代更便宜。
維創自主研發的手機SOC所包含的CPU、內存、顯示芯片,已經手機所包含的操作系統,完全都是維創電子集團自己研發出來的。
其他的配件,比如,電池、液晶顯示面板、揚聲器等等部件,基本上也是自家關聯企業,或者是國內的供應商提供的。
大致上,除了基板暫時還是采購之外,目前維創電子集團研發的手機,可以說是國產化程度很高的了。
某種意義上,這個時空的維創電子集團,有點像另一個時空的S星。
S星在另一個時空是一家很神奇的公司,整個手機可以做到幾乎所有的硬件,都能自主生產的程度。
市值規模比S星大一倍的P果公司,實際上營收規模并不如S星,與此同時,P果硬件基本上都不是自己生產,而是找全球的優勢廠商代工。
到底是采用S星模式還是P果模式,劉焱經過了一段時間思考之后,還是決定以S星模式為主,畢竟,S星模式主要是自主可控,絕大部分的零部件都可以自主生產,并且,很多優勢的零部件不光可以自用,還可以對外銷售。
這樣做,可以讓維創在產業鏈擁有巨大的話語權,當然了,S星后來有點傲慢和剛愎自用,體現在出現產品問題時,公關一直在犯錯。
但這并不是S星模式的錯誤,而是S星的公關錯誤和態度錯誤。
P果模式其實也只適合鷹醬公司,因為鷹醬擁有全球BQ,很難想象鷹醬企業被經濟制裁和斷掉供應。因為,不擔心被斷掉供應,所以,P果可以大膽的把產品外包給全球的供應鏈,之后,P果自己主要是做創新設計、系統生態和品牌營銷等等方面的工作。
劉焱非常重視創新,但是不能跟P果那樣,自己設計出來之后,把核心零部件,全部都讓別人來造。
對于全球分工體系的脆弱,劉焱絕對是有清醒的認識的,即使是在和平年代,全球化也經常出現倒退,分工合作隨時會出現分崩離析。
所以,既要利用全球化分工的好處,又必須要做好,所有的核心部件,全部能自主生產的產業規劃。
在能采購到零部件時,最起碼自身還是要保留有20%的產能,一旦外面采購的80%的供應出現了問題,在自己擁有20%的產能的基礎上,產能是很快就可以擴大的。
之前的盤古電腦產業鏈,劉焱就做出了類似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