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不需要漲價
由于麒麟手機太厲害了,把另一個時空,2G手機廠商本來打算未來至少要七八年才會擠出來的牙膏,提前擠出來的。
可以說,現在的麒麟手機,除了硬件配置還因為時代因素比較低,不能運營更大的程序,也存不了多少文件和數據之外,在功能上已經找不到其他的缺陷。即使是硬件配置方面,在同一個時代,也是吊打所有的手機!
國內的一線城市,剛剛開通了GSM電話的用戶,就紛紛到運營商的營業廳去詢問手機的事情:
“你們這里賣麒麟手機嗎?”
運營商的服務人員,也很無奈的說道;
“對不起,我們是運營商,提供網絡服務但并不生產手機,GSM基站的話,我們是有的。
麒麟手機目前應該還未量產,只有維創電子集團的少數門店有展示樣品。即使是有的賣,也很難搶到。”
接著,建議道:
“要不,買一些諾基亞1011手機吧?能夠支持GSM網絡,還擁有先進的短信功能。”
用戶不屑的說道:
“得了吧,短信功能還先進呢?國內的麒麟手機,已經能上網了。”
營業員無奈的說道:
“好吧,我們會把您的反饋,向公司匯報,說不準公司會向維創公司下訂單,之后,營業廳就能買到麒麟手機了。”
實際上,不僅僅是消費者在搶購,電信、聯通和移動三大運營商,都是瘋狂的去打聽,能不能下訂單。
但是目前麒麟手機不準備在運營商的渠道銷售,僅僅是不緊不慢的在國內搞了10個體驗門店,每個體驗門店內,擺放幾十臺麒麟手機的樣品。但并不對外進行銷售,僅僅是消費者,在體驗門店暫時的去感受一下麒麟手機的體驗情況。
與此同時,易購網提供了限量購買的渠道,僅對于國內實名注冊用戶進行發貨,收貨地址也僅限于國內開通GSM基站服務的城市。
以至于,短短幾天內,麒麟手機就給易購網帶來了幾十萬名活躍用戶,然而,每天易購網僅提供200部手機供應市場搶購。每天0點、12點兩個時間段,各自發售100部。
每次銷售的時間段,都是數以萬計的用戶開搶,但是基本上是秒空,能買到的概率約為幾千分之一,能幸運的買到,堪稱的中了彩票一般。
與此同時,1999元的麒麟手機買到也是賺了,在10月17日,黑市黃牛價格還是3999元,之后,就是每天漲1000的節奏。
很多消費者驚呼道:
“炒股不如炒手機,發家致富,全靠麒麟!”
可以說,現在搶一臺麒麟手機,上萬元轉手,也是有可能賣掉了。
黎若曦問道:
“劉總,麒麟手機目前已經是秒空,我估計即使是上萬臺一天的發貨量,都能被市場消化掉。要不要漲價銷售?”
劉焱指著易購網上新注冊沒幾天的麒麟手機品牌自營店的關注用戶說道:
“不需要!這才幾天時間,就有10萬用戶關注了,基本上,每天都有在凈增上萬活躍用戶。這些用戶平均存入的資金,遠遠超過易購網平均水平。易購網,絕大部分用戶,常年賬戶不到100余額。這些用戶,目前很少有低于2000元余額的。”
黎若曦若有所思的說道:
“都是準備搶購麒麟手機。”
劉焱微笑著說道,
“沒錯!麒麟手機目前即使漲價又怎么樣,通訊基帶要明年才能自己生產。現在,穩步的提升產能,爭取早日能自己生產GSM基帶。
作為剛剛進入手機和移動通訊產業的,我們不需要一開始就重視市場占有率和出貨量。那些,暫時不是太關鍵,關鍵的是我們創新能力、專利能力和一直能吸引市場關注,設計出公認的流行風向標產品。麒麟一代,我們要更多看缺點,市場反饋我們不足的地方,要多重視。不要被各種夸獎所迷惑了。”
即使是后世,一些不帶通訊基帶,不能打電話的平板,遠遠比能打電話的手機要便宜。主要是因為,通訊基帶接入一堆的網絡,都是要繳納專利費的。全網通兼容越多網絡,就需要向越多的專利公司交錢。
后世像G通之類的公司,則是賣SOC基板,包含了CPU、通訊基帶在內的主板,與此同時,定價也是包括了專利費。購買這種全家桶,一堆硬件和專利捆綁銷售,成本反而比單獨去采購更便宜,導致專利儲備不足的廠商,不得去采購高通公司的SOC基板,因為,即使用別人家的硬件,只要繞不開高通的專利,還是要向高通交錢。
現在維創電子公司的通訊基板,也是要向GSM標準制定者繳納基礎專利費,但由于劉焱廢了老大的勁,做到了這些專利費的總額,不超過手機硬件零售價3%,不僅僅維創系受益,而且,整個國內的廠商,專利費用都是相對較低的,當然了,即使如此進入手機和基站制造行業,門檻也不低,所以,即使是專利費門檻降低了,估計國內也僅僅是少數公司能玩這個行業。
畢竟現在國內的高端科技人才數量,跟21世紀是沒法比的。后世國內每年都是畢業500萬以上高校應屆生。加上幾十萬更高等級的人才,每年源源不斷向市場供給高學歷人才,使得中國的勞動力平均素質,在遠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就連鷹醬而言,鷹醬更多高端人才,是靠著海外的人才被鷹醬吸引投奔,實際上,鷹醬內生性成長,自主培養人才的能力,跟兔子相比是遠遠不足的。鷹醬更多的成果,并不是靠著人才優勢,而是過去積累,闊起來的,即使要敗家也需要很多年,經濟條件好,才使得鷹醬具備吸引人才的魅力。
但是,從長遠而言,自主培養人才,逐年提升本土人口的平均素質,一代比一代強,一代比一代平均學歷高,這才是真正的王道。
總而言之,做手機和通訊不僅僅是要表面上的市場占有率,背后很多的利益,反而是沒有被普通消費者意識到的專利儲備、技術標準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