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以劍論道(三)
李冥沒有在意眾人的反應(yīng),繼續(xù)開口說道:
“荀況師兄,伏念掌門,我也不做隱瞞,不止是儒家的先賢著作,武學(xué)心法,我勢在必得,其他百家經(jīng)典,武學(xué)秘技,先賢著作,我也勢在必得。”
“這關(guān)乎我的道,還望儒家諸位成全。”
李冥緩緩行了一禮,周身散發(fā)的通天劍意緩緩散去。
荀子與伏念對視一眼,都看到雙方眼中的猶豫不決。
“鯤鵬師弟,可否多等兩日?此事,事關(guān)重大,不是我一人能輕易決定,我需要詢問儒家各派的意見,三日之內(nèi)給你答復(fù),如何?”荀夫子說道。
李冥抱拳道:“我在桑海城人宗駐地靜待師兄答復(fù)!”
李冥背起劍匣離開了小圣賢莊。
待眾人離去,只剩伏念與荀子二人。
伏念問道:“老師,我們真的要同意鯤鵬子的請求嗎?”
“道家真是福緣深厚啊,莊子離世不過數(shù)十年,道家就又出現(xiàn)了一位人杰。伏念,你還沒有看明白嗎?”荀子感慨道。
“弟子愚鈍。”伏念連忙頓首道。
“集百家之長,融于己身,兩道兼修,化二為一,我自逍遙,你這位師叔的心氣可不是一般的高。”
“若只修單道,大宗師境對他來說易如反掌,可他偏偏選擇了最難的兩道兼修。若是成功,他在世間的地位將直追文王。若是失敗,恐怕此生無望大宗師境。所以,他才會說勢在必得,即便是我們不答應(yīng),他也會千方百計想盡辦法達(dá)到目的。”荀子解釋道。
“老師的意思是我們答應(yīng)他的要求,讓他進(jìn)入藏書閣?”伏念了然的點了點頭說道。
“阻人成道,其仇大過殺人父母,我們既然不想跟道家翻臉,自然沒有必要阻攔鯤鵬子求道。左右不過是幾本先賢著作,武功心法而已,何必與道家交惡。”荀子說道。
“那老師,我們應(yīng)該用什么心法跟道家交換大周天行氣法?”伏念再問。
“用浩然正氣訣跟鯤鵬子交換吧,儒家沒有平白占人便宜的先例,更何況我們還欠道家一個人情。”
“不過,我們雖然不打算為難鯤鵬子,但也不能沒有任何表示,你不是一直想和他比試一番,明天你差人去給鯤鵬子送一封請柬,邀請他后天來小圣賢莊以劍論道,只要他能贏下一場,我們就讓他進(jìn)入藏書閣一天時間,能在藏書閣呆多久,就要看他的本事了。”荀子說道。
“諾,弟子這就讓人去準(zhǔn)備。”伏念道。
……
“掌門都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只等鯤鵬子師叔到場了。”一名儒家弟子說道。
“不用等了,你們先去請老師前來吧。”伏念盯著場中緩緩說道。
不多久,荀子帶著顏路、韓非來到了場中,一切準(zhǔn)備就緒,眾人紛紛落座,只差李冥一人還未到場。
“師兄,你剛才說鯤鵬子師叔已經(jīng)到了,現(xiàn)在何處?”李斯見一切準(zhǔn)備就緒,卻依舊未見李冥的身影,便開口詢問道。
只聽李斯話音剛落,一道蝶影從外飛進(jìn)了大殿之中,隨后一道聲音緩緩傳入眾人耳中。
“世間無我,處處是我。”
聲音回蕩在整座大殿之中,眾人皆一臉疑惑,四處張望尋找著李冥的身影。
“這是與和光同塵齊名的道家至高心法,夢蝶之遁,那道蝶影就是他的化身。”伏念解釋道。
蝶影飛到大殿中央,化作無數(shù)光點散開,李冥身穿道袍,背負(fù)劍匣,緩緩從光點中走出。
還未等眾人回神,一道聲音在荀子與伏念身旁響起。
“見過荀況師兄,伏念掌門,鯤鵬來晚一步,請多見諒。”
眾人急忙尋聲望去,只見原本還在大殿中央的那道身影已經(jīng)緩緩消散,李冥不知何時已經(jīng)來到荀子身旁。
“和光同塵?沒想到鯤鵬師叔還兼修天宗心法?”伏念問道。
“天宗如何,人宗亦如何,兩者同為道家,只是各自對道的理解不同罷了。”李冥手捏道印說道。
伏念心中一驚,剛想繼續(xù)詢問,卻見一旁的荀子開口說道:“既然鯤鵬子師弟已經(jīng)到場,那我們就開始吧。”
剛要出口的話,被老師打斷,伏念盡管心存疑惑,可此時卻不是深究的時候。
伏念起身向荀子和李冥行了一禮后,開口說道:“此次比試分為論道,試劍,內(nèi)力,三局定輸贏,每贏一場師叔可以前往儒家藏書閣一天,若三場全勝……”
“儒家可以允許師叔在藏書樓待一月。”
“若有一方主動認(rèn)輸,比賽即刻終止。”
“今天我們只是以劍論道,點到為止,切勿傷君子之儀。”
“不知老師與師叔意下如何?”
“我沒有意見。”李冥說道。
“我也沒有意見。”荀夫子說道。
“第一場,論道,不知那位師弟愿意一試?”伏念問道。
“老師,師兄,非愿領(lǐng)教師叔高論。”韓非起身行禮說道。
李冥看了韓非一眼,心中暗道:“這三場中,我最不擅長的就是論道,對手又是最善謀略辯論的韓非,這一場想要獲勝,只能另辟蹊徑了。”
“好,這一場就由韓非師弟代表儒家出場。”伏念答應(yīng)道。
韓非朝李冥行禮說道:“師叔不遠(yuǎn)千里前來小圣賢莊拜訪,又是長輩,韓非不敢獻(xiàn)丑,請師叔先行指點。”
“客隨主便,在下就略表拙見,請諸位斧正。”李冥來到場中拱手行禮后,盤膝而坐開始講述:
無根樹,花正幽,貪戀榮華誰肯休。
浮生事,苦海舟,蕩去漂來不自由。
無邊無岸難泊系,常在魚龍險處游。
肯回首,是岸頭,莫待風(fēng)波壞了舟。
無根樹,花正危,樹老重新接嫩枝。
梅寄柳,桑接梨,傳與修真作樣兒。
自古神仙栽接法,人老原來有藥醫(yī)。
訪明師,問方兒,下手速修猶太遲。
……
隨著李冥的講述,一道巨大的陰陽太極圖在他腳下升起。
隨著李冥的講述,太極圖不斷擴(kuò)張,最后竟然將桑海城籠罩在內(nèi),李冥的聲音也隨著太極圖的擴(kuò)張,在整座桑海城上空響起。
無根樹,花正偏,離了陰陽道不全。
金隔木,汞隔鉛,孤陰寡陽各一邊。
世上陰陽男配女,生子生孫代代傳。
順為凡,逆為仙,只在中間顛倒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