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民風淳樸小蓮子村
一個時辰的時間很快過去。
蘇辰從房間中走出,在院中等候聊天的趙四和老張頭雙雙看了過來。
“小師傅辛苦了,喝茶喝茶。”
趙四端上茶水,蘇辰客氣的接受了。
這個時代的茶水還不像后世那般,僅僅是用茶葉泡制。
現(xiàn)今流行的依舊是煮茶。
制作方法與后世熬煮中藥有的一拼。
里面不僅有搗碎的茶葉,還加入了蔥、姜、橘子皮、薄荷、紅棗、鹽等各色材料。
農(nóng)家沒這么多花樣,也只是加的東西少些。
制作出來的煮茶,沒有后世泡茶那份清亮芬芳,味道頗為厚重,
蘇辰確實是有些渴了。
一個時辰不停歇的叨叨,難免口干舌燥。
不過茶水進口,他便有些后悔了。
那種味道,實在是難以形容。
完全沒有茶味,各種味道混雜,但并不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像是加了鹽加了醋加了醬油的板藍根,實在是奇葩至極。
身體隱隱在抗拒,靈魂更是在哀嚎。
真難喝!
強忍著不適,蘇辰硬著頭皮喝了一口。
而后,他吐了。
這一操作屬實是把趙四嚇到了。
自己煮的茶,不至于這么難喝啊?
“小師傅,你……你怎么樣?”
趙四有些手足無措,還是一旁老張頭眼疾手快,急忙送上一碗清水。
“小師傅,快喝點水。”
蘇辰接過陶碗,咕咚灌了一口,漱了漱口,連續(xù)好幾次,這才將嘴里的奇怪味道漱干凈。
看向趙四手中的茶碗,蘇辰眼中殘余著幾分驚恐。
好家伙,這家伙是在里面放了什么驚天動地的東西。
居然能夠制作出如此難喝的煮茶。
出家人不沾葷腥,其中的葷,指的就是蔥姜蒜八角桂皮一類的重口調(diào)料。
這一點蘇辰已經(jīng)提前告訴趙四他們,因此這碗煮茶之中,肯定不會有這些東西。
但還能刨除幾種輔料,這玩意還能這么難喝,著實出乎蘇辰意料。
“阿彌陀佛,趙施主,小僧失禮了,只是小僧實在喝不慣煮茶,往后只用清水便是了。”
趙四點了點頭,將茶碗放下,愧疚的道:“真是對不住,是俺沒想到這些,怠慢了小師傅。”
幾人寒暄幾句,蘇辰婉拒了趙四留飯的邀請,與老張頭一同回家。
他實在是給整出心理陰影了。
如此往來回返,三天時間很快過去。
明日便是迎娶之時,趙四家也是早早地張燈結(jié)彩,連花轎都已經(jīng)備好。
在老張頭等人眼中,一向小氣的趙四,并沒有在儀式上省略,這祈福的最后一日傍晚,已經(jīng)備好流水席,請全村人來吃飯。
蘇辰被請到了尊位,同桌的都是些快要老掉牙的老人。
這年頭能有這么多老人,也是不易。
奇怪的是,蘇辰一直沒有見到趙四的兒子。
按他說,自家兒子不爭氣,三十歲了還沒修上媳婦,好不容易有了,那更該興奮才是。
不過蘇辰到了三天,這趙家大兒硬是未曾碰面,每每都有事出去了。
同后世不同,后世三十歲沒有結(jié)婚,那還算常見,頂多被人說點閑話。
這個時候一般有點錢的人家,男的十五六歲,便娶親了。
三十歲沒有娶親,基本上就是個一輩子的光棍。
誰家姑娘也不會留到十七八呀。
更何況,很多姑娘,剛出生不久都被溺死了。
坐在尊位,蘇辰總感覺有些不自在。
這一桌上的老頭們,看他的眼神太過于熱切了。
簡直像是沒見過和尚。
桌子是八仙桌,能坐八人,每一個人都有座位。
同其他人的板凳一拼坐一起,看上去就大不相同。
桌子是借來的,整個小蓮子村,也就村長家有一張。
因為是老張頭將蘇辰請回村中,因此老張頭也坐在了這一桌。
其他人中,除去趙四之外,便是村長以及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
蘇辰雖不社恐,但和一堆老頭子,實在沒什么好聊的。
老張頭和這些人坐在一起,論年紀就小了二十歲,妥妥的兒子輩,因此也沒有平日里那份大膽,只是賠著笑。
時間流逝,人來的差不多了。
蘇辰左右環(huán)顧,來的人清一色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最年輕的也有四十歲了。
趙四走上了臺階,站得高些,清了清嗓子,而后發(fā)表了一通演講。
很糙的話,有些前言不搭后語,不過看得出,很開心。
“俺家那小子三十了還沒娶到媳婦,俺都快急壞了,難不成俺老趙家就要絕后了?還好啊,有人看上了,這是好事情。大家也都曉得,俺家里窮,本來還在想著怎么才能請來和尚,這不,老天可憐俺,把小師傅送來了!”
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蘇辰,帶著歡喜。
蘇辰只是面帶微笑,一副寶相莊嚴的模樣。
外貌上他無懈可擊,氣質(zhì)上他也絕對不輸那些大寺廟里的和尚。
灰白僧袍雖說滿是補丁,但穿在他身上,并不顯得寒酸落魄,反倒是多出來一種樸素氣質(zhì)。
任誰見了,心里都得叫一聲:好俊的和尚!
“小師傅辛苦好幾天,為俺念經(jīng)送福,俺心里感激……”
“今天晚上,俺豁出去了,好酒好菜招待大家……”
“趙四,沒看到酒啊!”
有人在下面起哄。
趙四撓了撓頭,笑道:“家里的存酒都被老張頭吃完了,俺已經(jīng)讓大兒去買了,很快回來,咱們先吃,先吃。”
吃席這樣的好事,可不常遇見,大家也是歡天喜地的吃吃喝喝。
趙四端著一碗白水,走到蘇辰面前,道:“小師傅,俺知道你吃不慣茶,這是俺特地燒的水放涼了。”
“阿彌陀佛,辛苦趙施主。”
蘇辰雙手合十念了句佛號,接過水,村長老頭站了起來,顫顫巍巍的端著茶碗,沖蘇辰講道:“小師傅,趙四這小子是老朽看著長大的,性子頑劣,愛貪小便宜,您別見怪,有什么差錯,老朽以茶代酒,在這里向小師傅賠個不是。”
“阿彌陀佛,老施主折煞小僧了,豈敢受老施主如此大禮。”
蘇辰可不敢受這份大禮,急忙回應(yīng),又道:“我佛曾言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小僧不過是遵依我佛教誨,趙施主待人和善,并未有不是之意,老施主無需如此。”
“小師傅宅心仁厚,老朽代小蓮子村中村民,敬小師傅。”
村長老頭顫巍巍的舉著茶碗,一口飲盡,而后熱切地望著蘇辰。
“阿彌陀佛,小僧卻之不恭了。”
蘇辰一口飲盡碗中白水,心中還留有幾分感動。
相較于后世爾虞我詐的生活,這里倒是民風淳樸,百姓之間守望互助,頗為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