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你好像有話要說?”方然看了過去。
“陛下,有些話說出來可能不好聽……”于謙有些忐忑。
“沒事,朕不是只聽得進去讒言的人,在這個皇帳里,你想到什么就說什么,樊忠,去找個東西來給大家坐坐,都一把年紀了,站太久對身體不好。”方然面帶微笑。
不一會兒,樊忠領著軍士拿來了幾個草團分發給在場的幾人。
“大家都坐,于愛卿,你可以開始了。”
“陛下,來的路上我已經了解了大戰的經過,依臣之見,我軍敗因有三。”于謙略微思忖。
“其一,乃是陛下親信奸佞之言,好大喜功,倉促發兵,遇事武斷。而陛下本身也不知兵,卻又妄言兵事,導致我軍從戰略上就已經敗北。”
“放肆!”鄺野跳了起來,其余幾人也是惡狠狠的盯著他。
“鄺尚書,不要那么激動!”方然仍然笑容可掬。
“你繼續~”
“其二,便是諸位大臣,在坐的各位都年事已高,又多年未經戰事,面對此刻強悍的也先鐵騎依舊采用數十年前的戰法,而后一輩的將領卻沒有實戰經驗,如此,大軍的實力很難得到發揮。”說到這里,于謙看了看方然,見沒有什么反應便繼續道:
“其三,各位依舊沉浸在五年前邊軍討伐兀良哈的勝利之中,此乃驕兵之性,豈不聞驕兵必敗?況且之前三次的戰斗規模遠不及此次,輕敵乃兵家大忌!”
“說得不錯。”方然點了點頭。
“臣等有罪!”眾人皆跪伏在地。
“起來吧,這主要責任不在你們,是我非得把你們拉出來的,以你們這個年紀應該在朝中養老了。”方然道。
“不過朕身上真有這么多缺點?”
方然又是一道送命題發了下來,讓原本松了口氣的幾人又精神緊繃了起來。
“于謙,你說說看。”見眾人不說話,方然又朝于謙笑了笑。
“臣不敢妄議君王!”于謙拱手道。
“沒事兒,朕不是那小氣之人。”
“陛下,正如您所說,此次的主要戰敗責任就在您頭上,若不是您聽信讒言,大軍不會損失如此嚴重,若不是您好大喜功,哪怕多準備一段時間,也不會如此潰敗,所以陛下您身為一國之君,一定要慎言慎行!”
唉~菜不是你的錯,但你是皇帝,菜那就是原罪啊!而且依你的情況來看,那簡直是罪孽深重!方然在心里為之前的朱祁鎮同情了三秒鐘。
“不過陛下迷途知返,甘以皇命護社稷,率領將士御敵于國門,臣欽佩之至。”于謙說完跪地一拜。
“這有什么值得驕傲的!這有什么值得欽佩的?依我來看,這都是恥辱!奇恥大辱!國門在哪兒?國門在長城,不在京師!也先都打到家門口了,丟人,丟人啊!”方然怒道。
“陛下有此覺悟,實乃社稷之幸,大明之幸!只要陛下勵精圖治,也先之流抬手可滅之!”于謙興奮道。
“唉~朕現在也只是放放嘴炮而已,也先哪有那么容易對付的?”方然冷靜了下來。
隨即又想到什么,嘴角漸漸上揚。因為他突然想起來,也先抓回去朱祁鎮之后,好像沒過幾年就被阿剌知院砍死了,然后瓦剌就開始分崩離析,不過具體是多久方然就想不起來了。
這樣一來就只要自己茍著,也先自己就會死翹翹啊!大明最強大的外敵就這樣涼涼了,真是天助我也!想到這里,方然臉上笑容更盛。
“陛下……”于謙喚道。
“額,你說。”
“臣說完了。”
“說完了?嗯~那就說說為啥也先能越過長城吧!”方然再次端起茶碗。
又是一道送命題!而且這道題顯然更復雜!眾人開始屏住呼吸……
“陛下認為咱們大明軍卒如何?”于謙想了想拋出一個問題。
“嗯~若是說裝備,咱們大明軍算得上裝備精良,各種兵器皆有,兵器多樣化,對敵打擊能力不俗。”方然答道。
“還有呢?”于謙追問道。
“咱們士卒勇猛,作戰能力也挺強悍,尤其以三大營為之最。”
“還有嗎?”于謙再問。
“大致上就這些吧!”方然努力搜索著腦海里留學生給他關于大明士卒的信息,但他發現這還沒有他在后世某音上獲得的情報多。
看來這位戰神并沒有實際刻意上關注過兵事,更別提了解大明士兵了,可能他了解最多的就是戰報吧!很有可能就是因為得勝的戰報看多了,然后飄了,覺得自己就行了,所以才決定親征的吧!方然腦補著戰神的心理。
“看來陛下也并非完全不關注士卒的情況,唉~不過這些都是表象罷了。”于謙面露喜色,隨即嘆了口氣。
他關注個嘚兒!這是我在某音上學來的好吧!方然心里怒罵。
“那于卿跟朕說說那看不見的里子可好?”
“這可能不是陛下想聽的話~”
“難道剛才你說的就是我愛聽的嗎?”方然收起笑容。
“……”
“陛下認為大明衛所如何?”于謙又是一問。
此言一出,除了方然和于謙,其余人的額頭不禁滲出顆顆汗珠。
“衛所乃太祖皇帝欽定的養兵之策,乃是效仿隋唐時期的府兵制,戰時為兵,閑時為農。不過衛所制在此之上進行了改良,軍戶抽一壯從軍,其余人負責供給。如此一來既解決了養兵問題,也解決了軍士訓練問題。”方然道。
于謙點點頭。
方然又道:“而衛所皆統于都指揮使,而都指揮使又統于五軍都督府,五軍都督府則依片區劃分統制,而五軍都督府則隸屬于兵部。”
“陛下所言極是,可那是在太祖盛時,如今的衛所有多少田屯?衛所里又剩下多少人?陛下,這些您心里得有數兒才行。”于謙提醒道。
對啊,這田怎的越屯越少?歸根結底在于土地兼并,衛所軍官私占屯軍田地,更有甚者私役士卒耕作,長此以往下去衛所兵就會慢慢變成私兵!那衛所就如同虛設,那會有人來勤王才是有鬼!
沒想到這才正統而已,衛所制的弊端就已經開始顯現,按照歷史流程,衛所制的弊端不是要到嘉靖年才暴露出來嗎?然后才有戚繼光用那募兵制建立的戚家軍。
想到這里,方然愣住了,一股寒意涌上心頭,他以為這是給他這個穿越者增加的難度。其實他不知道的是,到嘉靖年的時候,衛所制已經完全爛到根兒上了,而不是才從那個時候開始爛,況且正統到嘉靖不過只有五十來年罷了。
“陛下,臣等有罪~”幾人又是一陣拜伏。
“起來吧~”方然深吸了一口氣穩住心神,他一個來自后世的人自然是一點就通。
按照于謙的意思,現在的邊軍幾乎已經失去了野戰能力,只能龜縮在重鎮里面,根本不敢與瓦剌正面交手。老爹只是說收縮防御,沒叫他們當縮頭烏龜啊!
難怪這些人擋不住瓦剌大軍,也難怪從宣德皇帝說要息兵養民之后,明朝再也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開疆拓土之戰,反而更多的是防御戰和內斗。
方然恍然大悟,息兵就真的把兵給息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