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程峰身后是人來人往,布置著各種大小的彩棚,他此時站在門口,手拿印有臺里標志的話筒,對著攝像機不停的道。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現(xiàn)在所處的位置是廣西的竹篙縣。”
“這里正在舉行‘七夕節(jié)才藝展示’活動,這次的活動將會持續(xù)七天,七天里這里會主打展示各種非遺項目,這里有剪紙,刺繡,軟陶制品,竹編制品等。”
“今天我們?nèi)iT采訪一下竹編展覽區(qū)。”
程峰帶著林青向青竹村展覽區(qū)走去。
“林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
程峰剛一到這里就看見竹制品展覽區(qū)前掛著一句詩,而且看著這句詩像是用竹子編的。
“程記者,你好”展覽區(qū)里走出一個西裝革履的帥大叔,正是劉凱。
“劉先生,你好”程峰道。
“劉先生,請問你作為竹制品展覽區(qū)的形象大使能不能為我們介紹一下這些竹制品?”
程峰對劉凱示意正在拍攝中,劉凱了然的點點頭。
“當然可以”
“請看,這是我們村的人用竹子編的字畫這種字畫運用了提花編織法”
劉凱指著門口掛的竹子編詩。
“劉先生,我看這竹子不像是我們平常生活中常見的竹子。這提花編織法除了做字畫外還能做其他的用處嗎?”程峰問道。
“這種編織法是用新竹青絲來編織各類單色圖案文字手跡,用處上主要是制作花瓶茶具等產(chǎn)品。”
“提花編織中還有五彩圖案編織。五彩圖案編織充分發(fā)揮五彩絲的特色,通過運用多種不同的技藝、使用各種不同的色彩編織出千變?nèi)f化的圖案效果。”
“這個技藝多用于制作展品、禮品和高檔精品。運用的技藝主要有疏編、疏細結(jié)合編、破經(jīng)編、換經(jīng)編、浸色編、浮雕編、立體編等二十多種。極為繁復(fù)。”
“當然五彩編織還可以制作出山水花鳥、飛禽走獸、人物故事等維妙維肖的圖案。”
劉凱一邊說著一邊帶著程峰和林青在展廳內(nèi)不停走動,并不斷將展品拿起向程峰示意,這就是他正在說的實物。
三人走到展廳后方,程峰示意林青先將攝像頭關(guān)閉。
“劉先生,正式的拍攝場景基本足夠了,現(xiàn)在咱們找個空房間拍一些關(guān)于青竹村竹編的專訪吧”程峰道。
劉凱帶著程峰和林青找了一個空房間,林青在里面架起攝像機。
程峰和劉凱談了一會要說的話,示意林青開始。
“劉先生,咱們的竹編源遠流長,現(xiàn)在青竹村的竹編發(fā)展的如火如荼,那之前有沒有什么困難?你能講一講嗎?”程峰問道。
“竹編技藝在青竹村代代相傳,村民們農(nóng)閑時便是坐在一起做竹筐、篩子、簸箕、背簍。隨著時代發(fā)展,這些作為農(nóng)具或生活用品的竹編產(chǎn)品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沒有了市場需求,年輕人不得已放下手中的竹篾,外出打工謀生,傳統(tǒng)竹編技藝面臨著“后繼無人”的狀況。”
“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國家非遺扶貧項目給了我們希望,竹編現(xiàn)在即能賺錢說出去又有面子,村里的年輕人都不大愿意出去了。”劉凱道。
“那劉先生,你覺得竹編能確實的幫你們脫貧嗎?”程峰問道。
“肯定行啊”劉凱堅定道。
“我們村以前大部分人都在國家扶貧標準以下,現(xiàn)在大部分人都實現(xiàn)脫貧,向著小康前進,努力做到不拉國家后腿。”
“我們村這兩年再努力努力,爭取實現(xiàn)全村脫貧,整個村子達到脫貧村,說不定還可以拿到縣上的脫貧獎勵”劉凱開心道。
“好,謝謝劉先生了,本次采訪就此結(jié)束”程峰道。
林青關(guān)閉攝像頭
“劉先生,那我們就先走了,希望你們早日達成目標”
“那就借你吉言了”劉凱道。
劉凱將程峰和林青送到展廳門口。程峰和程峰揮手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