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次贈字之后,華玉和心怡的聯系就漸漸多了起來。
心怡時不時地跑去華玉那里要幾副墨寶,有時還拿著自己寫的字請華玉指點。
華玉也越發慷慨地把自己寫字和寫文章的心得跟心怡分享,并且每次都對心怡悉心指點,有時親自下手改。
心怡越發地喜歡華玉,感激華玉。
因為有了華玉的指點,心怡的字和文章都突飛猛進。
兩人有時還出去泛舟湖上,一起劃著小船,暢聊人生。或者信步閑庭,在綠樹紅花之間,憶古思今。
即使關系如此親近,兩人也沒有往男女之情方面想。一個是滿人,一個是漢人。都當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琴斷有誰聽。
若干年后回想起這段歲月,那真的是:
“記得那時年紀小,我愛唱歌你愛笑。”
殊不知,后來,隨著華玉職位的提升,這樣的日子再也沒有了。
這段快樂的時光,也成為心怡心里怎么也放不下的難忘回憶。
華玉工作能力強,表現優秀,在人群中格外惹眼。
尤其是引得圣上的注意。
很快,華玉被破格提拔了。
官位一下子連升三級。
雖然心怡有心理準備,但面對現實的時候還是有些接受不了。
華玉不像以前一樣關注心怡了。
以前,華玉有空的時候就會來找心怡。
現在,心怡已經不知道華玉什么時候有空了,因為華玉已經不回心怡的消息了。
心怡想,可能是華玉太忙了。
華玉也確實是很忙。
年紀輕輕,身居高位,確實壓力很大。
可是心怡不知道的是,華玉是否還把她當成朋友?
還是說,華玉已經有了更好的選擇了?
權勢上升了,身邊的人也越來越多。
心怡想,華玉已經不需要她了吧。
于是,心怡走了。
繼續一個人讀書寫字,插花賞魚。
突然有一天,心怡聽到一個消息。
華玉要做將軍,帶兵出征了。
心怡急壞了,連忙去找華玉。
果然看見華玉是一臉憔悴。
心怡也不能做什么,只能希望華玉平安回來。
華玉在外的時候,心怡忍不住地會寫書信到軍中。
有的收到回復,有的沒有收到回復。
不管怎樣,只要華玉是安全的就是好的。
幾個月之后,華玉大捷。
班師回朝。
繼而又陷入了無休止的忙碌之中,或是已經有了新的知己。
心怡不知道,也不想要知道。
以前沒有華玉的時候,心怡的日子也過的挺好的。
不怨天,不尤人。
這時,恰逢三慶班進京。
心怡便瘋狂愛上了京劇。
日日看,日日學。
練嗓子,練身段,練架勢。
天天磨著三慶班的師傅們學功夫。
三慶班的班主看心怡心誠,有毅力。
破例,收了心怡作為三慶班歷史上頭一個女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