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海國臨江府陽川縣。
夜幕低垂,玉兔東升,和風撫摸著盤踞在陽川縣的群山脊背,樹葉發出沙沙的悅耳歡笑聲。
此山名為定源山,位于綏海國東北方位,山腳下有一鮮為人知的村落叫做上溝村,村中在籍百余戶,其中靠近村口的一戶人家姓羽,世代為農。
家主人稱羽老漢,其妻羽氏,姓甚名誰,更是無人在意,外人只道她為羽嬸,二人育有一子,取名也是毫無講究,因是頭胎,故名羽一。
此刻一家三口正在其樂融融的吃著晚飯,飯桌上擺有三盤菜,一盤炒白菜,一盤炒青菜,還有一盤蘿卜燉肉。
雖說是蘿卜燉肉,但幾乎不見肉色,只是在燉蘿卜的時候鍋底抹了點豬油的油漬罷了,就算是這樣,對于他們而言已經是極為豐盛的一頓,莫非是重要日子,他們的吃食絕不會和肉扯上一點關系。
“明天就是靈能測驗的大日子了,如果小一子能讓靈師相中了,俺們家也算是能光宗耀祖了。”
羽老漢的聲音略微顫抖,難掩心中激動。
“聽你這語氣跟一定能選上一樣,你又不是不知道有多難,整個陽川縣3年一共才選上兩位靈師”說到“靈師”二字時,羽嬸神情明顯肅然了很多。
“竟說這掃興的,當初孩子生下來的時候,靈師親口跟俺說小一子就是成靈師的料,靈師說哩話,還有假嗎?”
“還提那個靈姑是吧!生俺娃哩時候,俺咋就沒看見你說哩靈姑?”
羽嬸夾了一塊沾滿油漬的蘿卜喂到羽一嘴邊,憤懣道:“別聽你爹胡咧咧了,吃飯。”
“這......”羽老漢被懟的一時語塞,支吾道:“當時你擱屋里頭生孩子,她跟我在外面說完,化成一縷煙就沒了。。。”
羽嬸聽他說完不禁哼笑一聲,白了一眼。
“唉”羽老漢嘆了口氣,無奈的搖搖頭:“吃飯!”
羽老漢也只覺得自己說的過于離奇,若別人也說出這樣的話,他是斷然不會信得,但事情雖然已經過了8年,當時的場景仍然歷歷在目,就算周遭人都說他是發了癔癥,感受實在過于真實,他打心里覺得那是真的。
羽一自然也是知道這些事的,他不止一次的聽他父親講過,在他出生時,有一位儀態雍容華貴女靈師到訪,對羽老漢說其子命中注定是通靈之人,并再三叮囑一定要讓孩子去走靈道。
從那之后,羽老漢就認定了自己的娃將來絕非凡人,連農活都沒讓羽一碰過,更是經常把靈姑掛在嘴邊,而羽嬸聽到丈夫三番五次的提到什么靈姑,只覺得不知是著了哪個狐貍精的道了,想起來就氣不打一處來。
“阿娘,你不想讓我入靈道嗎?”羽一聽得母親的氣話,不禁問道。
“哎呀!”羽嬸這才覺得之前在孩子面前說的有點不妥,一改之前態度,“當然是想的,要是能入了靈道,就再也不用愁吃穿,也沒人再敢欺負咱們。就是。。。”
“就是什么?”見母親吞吞吐吐,羽一問道
“就是能通過靈能測試讓靈師看上太難嘍,一般只有靈道世家的子弟才有那個天賦,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家。。。”羽嬸搖了搖頭,重復道:“太難了。”
“咱娃肯定能成,靈師給我說過。。。”聽到羽嬸的喪氣話,羽老漢急忙說道,但又生怕羽嬸生氣,沒再說下去。
“對!我也相信我們娃一定能成。”看到羽一有點失望的神情,羽嬸也不再反駁,反而附和道。
“嗯”羽一看著父母殷切的眼神,他不想辜負父母的期望,但他打從心里知道靈師都是萬中無一的存在,他一個窮小子要背景沒背景,要錢沒錢的選上他幾乎是癡人說夢,他也相信靈姑的事就是他父親望子成龍的幻想罷了。
在這塊靈能充溢的世界,作為普通人能改變命運的機會基本只有兩條路,一條是通過科舉考試獲得朝廷編制,另一條便是走靈道,獲得靈宗編制。
走靈道相比于科舉的好處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首先不說別的,只要加入靈道宗門,銀子肯定是不缺的,就算是只領俸祿,也足夠讓一個三口之家三輩子不愁吃穿,更別提還有各種搞錢的途徑。
另外一個國家若想長治久安也需要得到當地最有實力的靈宗庇佑,靈宗弟子也經常會在朝堂、軍隊中擔任官職,除了這些還可以學習各種靈能力,飛天遁地,甚至能羽化登仙長生不老,可以說只要入了靈道門檻,便可以擁有一個普通人所能幻想到的一切。
進入靈道的第一步便是參加靈能測驗,測驗每年一次,只針對八歲孩童,由專門的探靈官主持,被探靈官選中之人,便是世人普遍認為的有潛力成為靈師之人,否則便是“無用之人”。
次日清晨,上溝村村門口已是圍滿了人,除了本次參與測驗的孩童外,這群人中為首的是一位約摸著五十幾歲,身材略顯臃腫的老者。
他正是上溝村的村長安弘厚,兩旁各立一名衙役,左邊衙役較為年輕,也就20多歲的樣子,其名叫孟威,右邊衙役則年長許多,名叫梁翁,二人負責接送孩童,其余則是孩子家長和湊熱鬧的村民。
“本次我們上溝村一共有八名去陽川縣參與測驗的孩子,每一個都是上溝村的希望,在這里我代表所有村民衷心祝愿孩子們能通過本次靈能測驗。”
村長按照往年慣例扯著喉嚨喊著,又向站在一旁的中年男人道:“劉平兄弟還有什么需要補充么?”
劉平擺了擺手,村長隨即道:“放鞭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