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現在可以暢所欲言,怎么應對敵人的攻勢,讓我們可以以最小的代價,殲滅敵人!”
張旭繼續說道。
“主公,我認為我們可以打伏擊戰,在敵人的必經之路上伏擊敵人,如此一來可以造成敵軍軍心動蕩,消滅敵人!”
負責練兵的周治學說道,此人之前的名字不叫這個,是之后請求張旭給他重新起的名字,也是張旭極為欣賞之人,有著不俗的天賦,更是謹慎好學,在練兵上面,不斷的總結改進,讓張旭頗為滿意。
“那么在哪里設伏?”
張旭眼睛一亮問道。
伏擊戰這是歷朝歷代都常用的一種戰術,可謂是經久不衰,周治學能夠想到伏擊戰,這可是出乎張旭的意料啊。
畢竟周治學十天前可還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十天的突擊學習,就能想到伏擊戰,這讓張旭頗為滿意。
“就在縣城北面的小方山,此地乃是縣城到柳家堡的必經之路,而且有很多溝壑可以掩護我們,只要人員安排得當,敵軍沒有詳細檢查,很難發現伏兵!”
周治學斬釘截鐵的說道,顯然對于此地他頗為了解。
“很好!”
張旭點點頭,繼續說道:“還有人有其他建議嗎?”
眾人頓時沉默起來,在他們看來伏擊戰已經是極好的選擇了,一時半會兒,他們也想不出其他的辦法。
“伏擊戰自然很好,不過偶然性太大,小方山這條路,周滄縣千戶所領兵之人,只要是知兵之人,自然不可能放過?!?p> 張旭輕聲說道。
領兵設伏,這實際上都是有偶然性的,畢竟險要之地,但凡知兵之人或者是合格斥候,都會細心檢查,因而一般情況是不可能成功的,歷史上伏擊能成功的戰例之所以大書特書就是因為其稀少性。
“縣城到柳家堡也只有這一處設伏的地方啊,伏擊戰不能用的話,那豈不是只能堅守了?”
速成班先生柳明皺眉說道,他是柳家堡之人,算是柳家旁系,不過關系早就很淡了,否則柳明也不可能落魄難以維持生計的地步。
這是柳家堡被攻破之后,被張旭親自帶人保住的人,畢竟張旭很清楚一支流民隊伍,不能沒有讀書人的參與,否則永遠也不可能成事。
當然之前還有所防備,現在打上了思想鋼印,就根本不用擔心他的忠誠問題了。
“伏擊戰不是不能用,不過不能在敵軍來的路上,而是等到敵軍攻打之時,一支軍隊繞到敵軍身后,在小方山設伏!”
張旭輕聲回答道。
“主公,我愿意帶兵繞道伏擊!”
周治學本身大失所望,以為自己的建議沒有用處,現在聽張旭如此說,當下大喜過望,連忙說道。
“好,給你第一隊和第八、第九隊戰兵,總共三百人馬,攜帶三天干糧,在敵軍通過小方山之后,在小方山設伏!”
張旭直接應了下來,周治學是他最看好之人,有成為名將的潛力,當然名將之所以是名將,學習、鍛煉都是缺一不可的,因而這一次很考驗領兵能力的伏擊戰,張旭交給了周治學負責,這是對他的器重和信任。
“多謝主公栽培,末將一定全力以赴,務必在敵軍撤退經過小方山之時,留下敵軍!”
周治學連忙激動的保證道。
“嗯,那么咱們就議論一下,如何堅守柳家堡吧!”
張旭說完,示意另外兩個練兵將才陳飛和常春明說說。
這兩人一個沉穩一個膽大包天,并且悍勇無雙,尤其是常春明乃是之前柳老爺家丁隊的隊長,在之后脫穎而出,擁有猛將之才。
當初單單他一人就斬殺了數十個流民,可謂是悍勇無雙。
當然常春明自然不光光有勇武而已,識文算數進度也是極快,否則也進入不了這間會議室之中。
“末將以為,我軍當不可將全部兵力聚集在柳家堡之中,柳家堡雖然還算堅固,可是畢竟只是小型烏堡,各種防御設施不全,之前被強行攻破就可見一斑。因而應該在堡外堆土造山,和堡子互補,讓敵軍不可全力攻打一處!”
陳飛斬釘截鐵的說道。
“這個建議好,末將愿意領兵在堡外設立營地!”
常春明眼睛一亮,連忙說道。
“陳飛你認為呢?”
張旭心中雖然屬意常春明,不過并沒有直接答應,而是問道,畢竟計策是陳飛提出來的,必要的尊重還是應有的,這也可以強化陳飛腦中的思想鋼印。
“末將勇武不及春明,城外立營干系重大,非常將軍不可!”
陳飛極為嚴肅的說道。
張旭心中暗笑,三個得意手下,雖然一個個都很有潛力,不過到底才是剛剛識字,并不知道將軍可不是誰都能稱的,不過現在還是草頭班子,倒也是不用刻意去說,以后等到讀書夠多,他們自己知道注意的。
因而當下張旭嚴肅的喝道:“常春明聽令!”
“末將在!”
常春明當下欣喜若狂,激動的站立起來,有模有樣的彎腰拱手抱拳道。
“著你統領三四五三隊人馬,攜帶一月糧草物資,出城尋覓合適之地安營扎寨,務必要做到和城內可相互支援!”
張旭一聲令下,直接書寫調兵文書。
“末將尊令!”
常春明再次力喝一聲,嗓門大的讓其他人面面相覷,苦惱不已。
張旭不以為意,隨后淡然說道:“至于其余諸位,當做好各自分內工作,聚合我等四千三百余人之力,堅守住柳家堡,以待戰機!”
“誓死報效主公!”
眾人當即齊齊起身,彎腰拱手抱拳吼道。
接下來的時間,陳飛繼續訓練所剩兩百余戰兵,其余人等全部在各個管事、主管的指揮之下,做好后勤工作,工匠營更是加班加點的打造各種守城器械。
就在所有人上下一心,努力工作、學習之時,終于周滄縣調動的大軍越過了小方山,逼近了柳家堡。
對于消滅流寇,周滄縣千戶所千戶也好,還是縣令也罷,根本沒有過多在意,畢竟流寇遇到官兵那還不是望風而逃,有和戰力可言,他們在意的只是這一次剿滅流寇能夠收獲多少,甚至二人已經商議好了瓜分戰利品的分成,根本沒有人想過自己是否能夠滅掉流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