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妹妹的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零食,水果從沒缺少。一出生就在父母身邊,幼兒園、小學都在身邊一起生活。她的同齡親朋好友一堆,性格開朗的她,父親也比較偏愛于她。每每看到妹妹貼在父母身邊打鬧,讓我又嫉妒又羨慕。我們兩個一對比,確實她更招人喜歡,而不太會說話的我,卻不招人喜歡。
小時候在姥姥家也不招人喜歡,姥爺的直言直語,鋒利的眼神,動不動就會說,“找你媽去。”我自打記事以來,就得學會看眼色行事。不敢貪吃,不敢追著買好看的衣服,零食,漂亮的鞋子。手里也從來沒有拿過錢,即使每次母親來農村看我時,都會給我一些零花錢,但我還是放在大衣柜里,里面有一個玻璃罐,也從沒動過。想不起需要買些什么,沒得買,不敢動,不敢買,不知為何還有一絲害怕。
當看著別人都穿著商場買來的衣服鞋子,而我卻穿著姥姥親手縫制的衣服鞋子,自己就覺著老土,但我還是不能說些什么。在學校里,我也想融入她們,但從穿著就已經顯得我格格不入。我沒有勇氣開口,邁出那一步交朋友的步伐。
去地里除草,打藥,種種子。回到家,幫忙燒火,做飯,端飯,刷碗,刷鍋,我必須得勤快些,這是當時情景的我所想。那些年和我關系最親近的也就是家里的板凳,皮筋,親手做的毽子。
2元還是2毛?學校的玻璃被同學打碎了,班主任讓全班帶2毛錢去。我拿了兩元,放在鉛筆盒里,忽然她們叫我出去玩,回去之后,錢卻不見了,我被騙了。至今記憶猶新,那時的我確實單純,有點傻,反應慢。
跟著去集市賣水果,蔬菜,雞……
中午集市解散時,如果有剩余沒賣完了,姥姥就會騎著三輪車,我坐在后邊,四處叫喊甩賣。有時也會買一些零食回去,我從來不會主動要求買什么,都是她說買什么,我就點點頭。我知道自己沒有說話的權利,沒有選擇的權利,我知道自己該怎樣生活。有時買到我喜歡的,我自然十分歡喜,例如曾經非常喜歡一雙涼鞋,白顏色的,帶有小花。真的給我買了,那時候的我兩眼放光,舍不得穿。不管買什么東西我都會點頭說好,以至于現在的我也有選擇性障礙。因為從小沒有自己選擇過,不知選A還是選B,反正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