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年的“星星美展”到轟轟烈烈的“85美術新潮”,它們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沒有“星星美展”的開始,就沒有“85美術新潮”的興起。
“星星美展”是誕生于1979年的前衛藝術,而正是1979年的中國已經為中國現代藝術的萌芽和破土而出準備了條件。它以一種街頭展示的特殊方式登上了中國當代藝術史的舞臺,為中國當代藝術的到來點燃了導火索,從此拉開了中國前衛藝術的序幕。它提出了繪畫要“重新回到創作的中心,回到構成創作的理由中”的理論。星星美展的藝術家們從作品中彰顯自我,努力尋找著適應這個時代節奏的新藝術,第一次呼吸到了藝術自主的空氣。因此,一種自覺對藝術捍衛的精神產生了,使得更大范圍內的人們感受到了一種新的藝術價值標準。在隨后“85美術新潮”的發展中,這種新的藝術價值標準逐步被確立和充實,以至于為今后的藝術能更自主的探索和發展,提供一個前提。從今天看來,沒有之前的“星星美展”以及圍繞展覽的一系列事件,那么“85美術新潮”以及中國現代藝術的繁榮是不可能的。
“85美術新潮”運動承接著“星星美展”的前奏,開始了新的篇章。“85美術新潮”的出現以“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術作品展”的舉辦為標志,隨后各種藝術群體及美展在全國范圍內風起云涌般興起和展開,以致達到頂峰,同時隨著國門的打開,這場運動也成為對西方文化藝術積極借鑒和吸收的一次高潮。伴隨著借鑒、吸收、創新、展示、批評等并行的環節構筑了中國美術新的場面,“85美術新潮”至此形成。
思想的解放和自我的復出是“85美術新潮”的核心思想。隨著“85美術新潮”的出現,當時藝術家的創作觀念從理想轉化成對現實的關注,它產生的巨大意義只有把在藝術上的這一轉化和當時的文化等同起來時,才能顯現出來。在這場貫穿整個中國現代藝術史的群體思潮中,藝術家們重視的不是藝術本身的體現,而是藝術所表現的人文價值。在當時,大部分藝術家們思考的是思想解放后對自我價值的認同。對生命本體的把握在眾多藝術團體的宣言中都提到過,這其實是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思想價值體系坍塌后,在新潮美術中引起的思想文化上的反映。其社會意義是人性的解放和自我復出的繼續和深入。
前衛藝術家所尋找的新的藝術觀念和創作樣式的范圍不斷挑戰著社會所能接受的范圍。這從本身來看就是一種現代精神,也是中國現代藝術的必然現象?!爸袊F代藝術大展”則是85美術新潮發展的頂峰,是現代藝術的一次大匯聚,這次展覽可以說是80年代現代美術的一次總結與終結。當然,它也預示了90年代美術觀念上的可能性。
“中國現代藝術大展”于1989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是20世紀整個80年代新潮美術的大集合,也是“85美術新潮”運動的謝幕禮。在《籌展通告第一號》內容第二條寫到:“‘中國現代藝術展’將第一次較大型、完整地向社會、向國外文藝界展示具有現代藝術觀念和精神的藝術作品;將集中反映近年美術界關注、爭鳴、評價的主要藝術思潮和實踐探索面貌,顯現現代藝術在當代中國文化發展中的價值與意義;展覽將作為一次高層次的現代藝術交流與研討活動,促進我國美術的多元發展。
“中國現代藝術大展”所參加展覽的都是“85美術新潮”中具有影響代表性的青年藝術家,集中展示了在“85美術新潮”中涌現出來的最具代表性的現代藝術作品。把西方行為藝術、裝置藝術、觀念藝術納入了展覽范圍是這次展覽最吸引人的地方。在當時,行為藝術、裝置藝術、觀念藝術已經屢見不鮮,但是,在中國最具官方色彩、最具權威性的中國美術館展出還是首次,而且這樣的展出,某種意義上象征著官方對這些備受爭議的新的藝術樣式的認可,所以極富挑戰性,意義重大。
從整個過程來看,持續了10年的中國現代藝術運動,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藝術觀念解放運動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隨著國門打開,西方的文藝思潮不可避免的要涌進來,而長期處在封閉狀態下的青年藝術家,出于對原有單一體制的不滿,對各種藝術思潮特別好奇,采用不同的方法模仿、挪用、借鑒、接納,這在當時的形勢下,也是難以避免的事情。即使走了一些彎路,也不足為怪。經過這一番“洗禮”,對中國美術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總而言之,“85美術新潮”是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繼承和發展,是繼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對人文價值與藝術價值的新思考,是中國現代美術走向世界的又一次飛躍。誠然,“85美術新潮”帶給當時藝術家們一些困惑和問題,但也給他們更多的啟迪和機會,從1979年的《星星美展》到1989年的《中國現代藝術展》對現代藝術的探索已經基本完成,現代藝術大展的意義不僅僅是展現油畫的創新之處,同時也在積極思考對傳統藝術是汲取還是抵制,這是一次大膽的、轟動的文化選擇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