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勢力明面上話事者的選取,除卻修為之外,還需就品性、謀略、大局觀、背景等多種因素進行考量。
也正因此,各大勢力明面上的話事者,大多綜合素質較高,并不一定是修為最強、實力最強之人。
但作為一方勢力的明面上的話事者,修為肯定不能太低,否則有損門面不說,還難以服眾,極易致使勢力內部爆發派系斗爭。
吳宇等人作為六大勢力表面上的決策者,除卻幾個身居幕后的老不死外,修為放眼整個宗門那也是極為拔尖的存在。
真境山鄭通更是憑借這些年累積的巨額財富,收羅了大量秘寶,傳聞他曾憑借眾多秘寶的加持,一人獨斗三大融神境中期意象師而不落下方,實力之強,直逼融神境后期修士。
黃嘉望著秘寶齊出、愈演愈烈的戰斗,神色有些恍惚。
雖說他目前已經是融神境中期意念師,更有一件極為契合自己的秘寶、凈魂,但就底蘊而言,還是遠不及那些大宗門、大勢力的同境界修士。這種先天的差距,可以通過后天的勤奮和機緣縮小,但想追上甚至是超越,極難。
然而對于這些先天便領先大部分人一截的大宗弟子,黃嘉并無太多羨慕。
出身什么的,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然而命運,卻可以通過努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實黃嘉對秦問心一直很是敬佩,個中原因除了秦問心出身寒苦、卻能依靠自己的堅持和努力達到前無古人的高度外;還有他肯付出全身修為乃至性命的代價,也要為春苗世界眾人爭取一個“得見天日”的機會,讓那群本該只存在于意象世界中的生靈可以真真正正通過努力,掌握自己的命運....
想著想著,黃嘉便將目光移到了秦問心身上,卻見后者正盤膝而坐,口中念念有詞:“人這一生、意義究竟何在?或許這個問題的答案注定了五花八門,難得定論!或許有人覺得它是至高無上的權利?是用之不竭的財富?是流芳千古的贊譽?還是撥云見日的明悟?亦或是閑庭信步的悠然?......或許這些都是,又或許都不是!”
“我于少年游歷時,曾見一老農躬耕于田野之間,須發皆白卻悠然自樂。心中好奇便上前交談,詢問老人家開懷自樂的緣由。老人家愣了一下,而后大笑起來,反問道:心中喜悅便開懷大笑,心中暢快便吟嘯出聲,為何需要緣由?又問喜悅暢快出自何處?老人答曰,做自己喜愛的事并日有所得,為何不喜?”
“或許有些人的人生歷程,在旁人看來波瀾不驚、寡淡無味,但其實對于他們自己而言卻是平淡幸福,怡然自樂!這樣的生活,當真就沒有意義嗎?生得其樂,試問還有什么是比這更有意義的人生?”
秦問心沒來由想起了這些年以來的點點滴滴。
孩提時借著月光、在庭院中閱讀一本志怪書籍,被書中恐怖場景嚇得跑進父母房間;上學時喜歡問七問八,夫子答不上來,面露難色,轉而告訴他要好好念書,不要想這些有的沒的;少年時辭別父母,第一次見到寬逾十丈的大江、驚呼出聲;路遇游俠見不平之事、拔刀相助,少年心生憧憬;經歷過許多事情、見過許多人之后,決定要凝聚出一方真正想要的意象世界,自己暗暗握拳打氣;在春苗世界中凝聚出流螢鎮時,想到某個女孩偷偷傻笑;在求真學塾傳道授業、偶爾與學子斗嘴取樂........
種種畫面在腦海中一閃而過,閉目凝神的秦問心緩緩睜開眼眸,喃喃自語:“原來這些年,自己一直都在做喜歡的事情,從未懈怠并日有所得,生得其樂,或許便是如此吧?”
眼中掠過一道精芒,秦問心面色堅毅:“那,死得其所呢?”
話語落下,周圍的天地靈氣便朝著秦問心瘋狂灌注而去!動靜之大,甚至引得正在酣斗的王哲明等人頻頻注目。
意象師的修煉,更加注重天地道則、至理、以及對人心的揣測、思量,只能厚積薄發,靜待水到渠成,鮮有捷徑可走!
秦問心因遷移春苗世界而修為全無,這是不爭的事實!事后他也沒了再重新修煉的打算。畢竟在他看來,這樣平平淡淡的生活一輩子,然后如普通人一般老去,其實挺好。
但是別忘了,秦問心曾身為融神境巔峰意象師,更創下了前無古人的壯舉。他對天地法則、至理以及人心的思量早已達到一個高屋建瓴的恐怖高度。
若是想要重拾修為,僅需將自己因遷移春苗世界而導致動蕩不已的魂魄穩定下來,再吸納天地靈氣并重新凝聚意象,算不得太過困難。
只是這樣一來,便會誕生一方新的意象世界,秦問心與春苗世界那一縷正在逐漸變弱的聯系也會隨之徹底斷絕,這一場景,無疑是他不愿看到的。
但就當前的情形來看,若是身為春苗世界主人的自己再不有所作為,這方耗費自己無數心力才凝聚出的意象世界真極有可能就這般早早夭折了。
......
無數的意象在秦問心頭頂凝聚而成,秦問心的身上散發的氣息也在飛速增強,僅是片刻之間,便達到了煉魂境巔峰。
周遭靈氣在秦問心的光速掠奪下快速變得稀薄,而沒了充裕靈氣的支持,意象凝聚的速度、以及氣息增強的速度,都變得肉眼可見的緩慢下來。
秦問心從懷中掏出黃兼第一次送來的星辰幣,握于手掌之中,霎時間,體內靈氣再度奔涌開來,呼嘯生風。
片刻后,秦問心松開手掌,那枚星辰幣早已被榨干靈氣,化作一捧白色齏粉。秦問心也不心疼,又取出一枚星辰幣、握于手中。
秦問心身后浮現出三道虛影,而后在源源不斷的靈力注入下逐漸變得凝實。
位于左側的,是一個腰別酒壺,手握長劍的游俠;在右邊的,是一手捧書籍,笑容儒雅的青年;二者中間,有一巍峨金剛手持金剛杵,怒目而視。
三道已與實體無異的身影化作流光沒入秦問心識海,鎮守那方匆匆凝聚、不甚穩固的意象世界。
秦問心渾身一震,身上散發的氣息再度暴漲。
時隔不到半年,秦問心,一日再入融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