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正在向著小鎮深處走去。
把時間撥回到今天的早上,那時我的心情很亂,而公司又催促我回去復工,辦公室傳來一個讓失望的消息:周瓊家人致電,表明了周瓊想休假一段時間的想法。
她沒有親自聯系我,我有些失落,略帶些氣憤,這讓我覺得自己被疏遠了,成為了她生命中可有可無之人。
我和她相差十歲,這個年齡難免讓兩人之間產生代溝。但我很喜歡周瓊,雖然她身體殘疾,但她堅毅而單純的內心又讓我頗為著迷,她并不是小說中的傻白甜,她有她自己為人處世的態度,她在音樂方面才華橫溢,辦事靈活又很機敏。只是她涉世未深,一切所發生的不愉快,不過源于她的經驗不足。
當然,我不愿意承認,或許說,我不可能對外人坦白我內心的深處,存在著原始的、對她年輕軀體的貪念和欲望。
小鎮人煙稀少,這是一個衰敗而老去的“文明”,越是走向深處,沿海的微風仿佛伴隨著歲月的霉變。曾經此處應當是有過短暫的輝煌,因為那些沿邊的建筑上還能看到“特產”“紀念品”等屬于旅游地所特有的商業單位,但此時,這些建筑緊閉著大門,破敗的外墻似乎能讓你清晰的看到,屋子里纏滿著蛛絲的荒涼場景。
村頭處小賣部的老板——那個瘦弱的老頭,他向我推薦,如果散心或者找人,應該去鎮子末端的“姆雞礁”拜一拜。
若非我心情煩悶,我壓根不會對這種無聊的迷信民俗產生任何興趣。不過有趣的是,當某種傳說與人煙稀少的海邊漁村、外加一個心迷意亂的外鄉人結合時,這三者居然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這是一種詭異神秘、又讓人充滿好奇的感覺。
隨著周圍的建筑愈發稀少,直到在一個交界處,我似乎同時踏進了一個出口,又來到了一個入口,身后的漁村是在世界的另一邊,而現在的我正又在步入一個神秘異界,周圍只有密林、巖石、以及另一邊那一望無際的大海……
終于在不遠處,有一塊奇怪的石頭逐漸從地平線上升起,應當是老板口中那個名字怪異的海岸礁石。
“咿呀……咿呀……哄嚓嚓嚓……”
嗯?難道是我聽錯了?
我仿佛依稀聽見了人的聲音,那是除了海潮的呼嘯之外,有節奏的集體吟誦聲。
“咿呀……咿呀!咿呀!啊呀呀呀……”
我逐漸靠近礁石,聲音愈發清晰,這些叫喊聲雖然古怪,但很是整齊,我大腦中的第一判斷,是此處正在進行某種本土的民俗活動。
礁石逐漸清晰起來,她像是一個人形的生物慢慢地走進了我的視線,隨著近大遠小的構圖規律,礁石附近出現了零星的黑點,這些黑點正在跳動著,我再向前走進,發現這些走位奇怪的黑點是一個一個鮮活的人。
他們圍繞這礁石跳躍扭動,大概一共七八個人左右,穿著都是當地的傳統漁村特有的服飾,這些人的擺動很難描繪,但讓我感覺極不協調。隨著吟誦更為無序和狂亂,我看見其中有一位年長者,用一根長長的細棍,開始戳穿自己的臉頰時,我渾身上下感到一股寒意。
礁石如同它怪異的名字一樣,其形狀也更為詭譎,她有三層樓這么高,慢慢地,我能清楚地看到這塊石頭的全貌,它一處朝著大海邊,任由海浪無情地拍擊它,在無數個歲月過后,海潮將礁石的一面雕刻成了一個深深的凹陷;而礁石的另一邊,在它的頂上不知是人為還是天然的、形成了一個頂部形狀劍突的橢圓形,這個橢圓形像是一個人頭般俯視下方那群圍繞它扭動怪叫的隊伍。
“咿呀!咿呀!喀喀咯咯咯……”
突然,隊伍中另一個年長男性朝礁石走去,他拿出了腰間的匕首,將手掌劃破,鮮血開始流淌,并染紅了礁石下方的巖縫……
面對這樣真實的祭祀事件,此刻我毛骨悚然,但無論怎么說,我應該尊重當地的民俗習慣,這是作為一名外來旅客應該有的基本素質。
我們盡量不要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對這些習俗發表無知的見解——這也是對自己人身安全的一種理智保障。
見祭祀活動停止,這個隊伍逐漸散去,我大膽地向其中穿著應該是“首領”的人搭話。
2
圍繞姆雞礁的民俗神明的崇拜并非無中生有,和很多地方一樣,傳說本身擁有非常有趣的完整故事。
之前讓我不寒而栗的“刺穿臉頰”的儀式,叫“穿杖”,這是從東南亞流傳過來的古老儀式,我并不清楚此類“自殘”的方法可以獲得什么神秘力量,但在紀實頻道中也可以經常看到,比如非洲大陸的“唇盤”,“脖環”等,大體上都是一類風俗。
小鎮名叫“美沙鎮”。
關于美沙鎮有個有趣的傳說,小鎮祖上以漁業為主,新中國成立后劃歸到海藍市下,與海藍市其他地方傳說的特點類似,小鎮民俗信仰也擁有很強的地域性,姆雞礁便與一個叫“大鮫”的守護神有關。傳說古代,大鮫伴隨海浪上岸,并帶來豐富的魚獲;甚至還有沉沒于深海的金銀寶藏,這讓小鎮逐漸繁華起來。
在很多國內外的神話故事中,有很多這樣雷同的情節,雖然這些神明被塑造得各有不同,但人類的美好愿景都頗為相似,樸實無華的祈禱往往都圍繞食物豐收與傳宗接代的基礎展開。
個體的生存與整體的延續是生命的基本邏輯。
剛才那個祭祀隊伍并不歡迎我,我只能從裝扮上像頭領的老者口中了解以上一二。
但老者還是向我透露了一些其他零散信息,剛才結束的祭祀儀式已有二十多年未曾進行,直到這幾日,村中的老者稱他們又陸續見到了“大鮫”的蹤跡。
他們認為,曾經帶來繁華的“大鮫”回到了小鎮,并會帶回他們早已失去的榮光。
我到并不奇怪這些人的說法,因為仔細觀察,剛才祭祀的隊伍,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而他們還堅持留守在這個破敗的漁村,應該是經歷過傳說中那段富饒的歲月,他們或許還在等待繁華的回歸,并繼續惠及他們的世世代代。
“你們村的年輕人都去大城市了,這里哪兒還有未來……”我不自覺地搖搖頭說道,“從你們村出來的周瓊就是……”
我還沒說完,老者頗為不屑的朝向我前方的漆黑葉林走去,他應當是聽到我說什么了,而我也可以打消向他詢問周瓊的有關信息——老者肯定不認識她,不然剛才多少會有些反應。
“背叛者……審判……”
老者嘴里咕噥著,模糊的詞匯隨著迎面的海風吹進我的耳朵里,他們或許之后有什么集體儀式……面對逐漸消失在葉林中的老者身影,我似乎感應到了葉林深處更為深邃、隱秘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