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最后一次來這里了。”我用手邊關門邊說。“你要走嗎?去哪里?”“不知道,大概是去流浪吧”
同我對話的是我的養父---一名圖書館館主,十二年前我被親生父母拋棄,他們把我裝在一個紙箱里,上面只有我的出生日期,其他不詳。當然了,我也從沒想過要尋找他們,也不想找到。
“為什么要走?”“不知道。”“行吧,若你執意要走我便不在阻攔”,“你也不用擔心,就拿我來說吧,整座圖書館都是我的,但對于圖書來講,我只負責管理,不負責干涉”
我也許是想通了,但離開是一定的,畢竟已經勞煩養父十三年了,也許自己的父母養育我我就不會走了吧。畢竟沒有血緣而且考慮到養父的經濟負擔,我還是離開吧。
臨行前,養父神秘的給了我一個小木盒,讓我遇到困難時打開,他又硬塞了五百塊錢,讓我購買車票,只是到底要去哪里我還是沒有決定。“去鄭州吧,那里好人多。”養父像看透了我的心似的,為我出了一條不錯的建議,隨后我便收拾行李向火車站出發。
我一路小跑帶著養父給予我的希望向遙遠的陌生地出發,當我到達火車站時我被震住了,一切都顯得那么先進,也許是不用去遙遠的地方吧養父從未帶我去過火車站,我只知道,火車一定能把人帶去一個遙遠的地方。于是我買好車票成功坐上了前往鄭州的列車。
在車上,我并無閑暇的時間來觀賞窗外的風景,而是為了活下去做規劃,通俗點來講就是賺錢。此時我才意識到,世界遠有我想象的危險。我左手托著腮幫子右手拿著筆做方案,但最后還是決定干體力活,我也等不及開始下一次旅行了,不知道為什么,此刻給了我莫名的親切感。
經過漫長的漂泊我終于到達了鄭州,也許因為太累的緣故我下車后找了一個旅館倒頭就睡,直到下一輪太陽劃過天際我才醒了,我真正擔心起來了,祖父給我的五百塊幾乎所剩無幾,“我要找工作”我心中想著,但該怎么找呢?我只得去便利店碰碰運氣,希望他們招臨時工,于是我踏上了征程。
走在街上我找到了一家叫愛便利的便利店,我躡手躡腳的走了進去,看見了站在前臺的店員,便問道“請問你們這里還招人嗎?”前臺看著我笑了笑“小朋友你幾歲了?你想讓我丟飯碗嗎!誰會招像你這樣的人啊,啥事都干不成”接著我就被趕出了店門,不知道是我的情商太低還是怎么,我一直不理解他說的話。我只知道,我向往自由,我不希望被國家指定領養,我從小在書本中長大,我知道我所向往的是什么,就像散養牲畜,被約束的自由還算是自由嗎?我知道,如果被一個家庭所領養代表著我的一切行為都會被約束,這也是我離開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