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千古霸王項羽傳

第二十五章 楚漢滎陽大戰

千古霸王項羽傳 湛雷小子 6879 2022-08-04 00:38:01

  漢王劉邦在彭城敗退據守滎陽之后,楚霸王項羽與漢王劉邦之間的爭奪戰就進入了僵持階段,也是楚漢之爭的白熱化階段,在滎陽幾次大戰之中,楚霸王項羽幾乎都是把漢王劉邦按在地上摩擦的。到最后,楚漢之爭倒變成了一種雙方的消耗戰,看誰實力強,誰的戰斗力強,誰的意志堅定,誰就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一、項羽扣人質、殺叛徒

  漢王劉邦敗退滎陽之后,張良也從陳留趕至滎陽,樊噲、周勃、盧綰、曹參、王陵等一干將領也陸續退到滎陽城內。

  丁公、雍齒押著劉太公(劉邦父親)和呂雉(劉邦正妻)來到霸王跟前,項羽忍不住地開口大罵起來:“劉老太公,您的兒子劉邦被我封為漢中王,不感恩也罷,還縱兵侵占其他諸侯領地和聯合各路諸侯進彭城,欲置我于死地……”

  項羽越說越來氣,命人把劉太公和呂雉拖出去斬首示眾。

  范增見項羽要殺劉太公,便便出言勸阻說:“大王,不可,萬萬不可!劉邦新敗,心有多不甘,并滎陽以西之地已盡在他手里,雖然他在彭城大敗,但未傷其根基,不如留著他的父親和妻子作為人質,讓劉邦有所顧忌,如果殺了劉太公與呂雉,對我軍毫無作用,反而會激發漢軍眾志成城的士氣和斗志與我軍對抗……”

  項羽聽從了范增的建議,但是齊國那邊的戰事他還是很擔心,于是就把彭城交給范增,自己又領兵去齊國了。齊地田橫被楚軍圍困多日,又見霸王大破漢軍和諸侯聯軍于彭城,也無心思抵抗,無奈只好投投降楚軍,在霸王麾下效力。

  三秦之地的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手中,他們本來想在霸王面前邀功請賞,因為他們在霸王兵臨彭城之時,打開了城門迎接項羽,按道理項羽應該對二人大加封賞才合常理。可是項羽卻命左右把他們二人拉出轅門外斬首示眾,還把他們二人的人頭懸掛起來。

  霸王項羽殺塞翟二王的理由很簡單:章邯在廢丘被圍之時,二人見死不救或不及時派兵相助,導致章邯兵敗自殺三秦失守,之后還恬不知恥地加入漢軍幫助劉邦來對付自己,讓劉邦帶兵長驅直入,導致彭城失守,在彭城又開城門背叛劉邦,妥妥的投機取巧的叛徒。見戰友有難不出手相助,對上級或老板不忠心,這是霸王項羽無法忍受和接受的現實,所以塞王與翟王的悲慘結束也警告了楚軍全軍上下,誰若想做司馬欣和董翳這樣的人,誰的下場就跟他們一樣。

  二、糧道被破,劉邦講和

  漢王劉邦敗退滎陽之后,開始在滎陽堅壁清野、調兵遣將與霸王的楚軍對抗起來。

  公元前204年,漢王命人筑起甬道,把甬道與河流連接起來,用以運取敖倉(今河南省滎陽東北敖山)之米供滎陽前線所用。敖倉乃漢軍重要糧倉之地,地處黃河與濟水分流處,中原漕糧由此運往關中和北部地區,也是古代重要的產糧基地和運轉中心。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漢王在調兵遣將的同時,筑起甬道保障糧食運送也是很正常,這跟章邯在巨鹿之戰筑甬道用于大軍運糧之便也是一個道理的,這是行軍打仗的基本常識。項羽知道劉邦欲以滎陽為據點,以此筑起甬道想長期與他對抗爭奪天下。

  霸王對漢王死死據守滎陽又筑起甬道的事情非常憤怒,多次派兵騷擾漢軍的甬道,破壞了漢軍的運糧甬道。漢軍的甬道被楚軍多次搗毀,一時無法及時修補,導致后勤補給困難,滎陽前線的漢軍軍糧吃緊。劉邦知道甬道被破壞,若一時無法修復甬道保障糧食運送供應的安全,滎陽前線的大軍必然軍心不穩,甚至會不戰而敗都有可能。

  劉邦越想越害怕,想與楚軍講和,請求霸王項羽割滎陽以西之地作為他的封地,霸王為了天下百姓少受戰爭之苦,本想打算答應劉邦這個條件。

  可范增就不樂意了。范增知道劉邦不是想真講和,而是一時處于不利境地的緩兵之計,想以此來麻痹楚軍,得以恢復漢軍運糧甬道。

  項羽手下的龍且、季布、鐘離昧等大將也紛紛出來勸阻說:“劉邦甬道被我楚軍破壞,過不了多久漢軍就會不戰自敗,他劉邦真會挑時間講和,講和還想要滎陽以西的大片土地,這哪里是講和,分明要與陛下平分天下,哪有講和的樣子?如果說講和他劉邦乖乖地回到漢中回到他原來的封地,還像講和的樣子,要不然全是假的和一時的緩兵之計。”

  范增見眾將也站出來支持他的想法和勸項羽,看勸項羽勸的差不多了,就又說:“陛下,現在漢軍就是甕中之鱉和待宰的羔羊,我們現在可以很容易打敗他們,我軍可不能輕易讓劉邦逃過此劫。陛下可以大膽放手去消滅漢軍,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如果錯過現在的大好機會,將來必定后悔。”

  霸王項羽聽取了范增及眾將的建議,急忙派兵圍攻滎陽。漢王劉邦對霸王項羽連日派兵猛攻滎陽的形勢惴惴不安。就在劉邦深感不安的時候,陳平來找他,跟他劉邦說了自己的計謀,可以讓漢軍擺脫危險。

  三、行反間計,范增遭貶

  陳平這匹千里馬,也是經常跳槽,起先投靠魏國魏豹,然后投靠楚國項羽,最后才投靠漢王劉邦。劉邦雖然出生農民,而且中年才開始打拼事業,可是在年齡上卻跟項梁、項伯相當,按年齡來說,劉邦可是項羽叔父輩的人,心智上自然比項羽要成熟穩重很多。劉邦在用人上,要比項羽勝出許多,單從任用陳平身上就可見一斑。

  漢軍甬道被楚軍破壞后,劉邦憂心忡忡。陳平降漢不久,雖然沒有什么突出表現,但是他深知楚軍內部高層領導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陳平心里暗想著,自他投靠漢軍之后,剛開始劉邦就給他封了一個都尉的官職,這比他在楚軍要提拔的快,在漢軍干了一陣子劉邦又提拔他為身邊的重要謀士,地位僅次于張良、酈食其。

  陳平想著自己投靠漢軍,漢王又如此器重和重用自己,現在漢王有難,就應該挺身而出,為漢王排憂解難,同時也是大顯身手向漢王表現忠心的大好機會。

  陳平跑到劉邦面前說:“大王,霸王骨鯁之臣,不過范增、龍且、季布、鐘離昧,數人而已。大王若能拿出數萬金銀財寶交給我,我就能用它去賄賂和離間楚軍君臣之間的關系,使得他們互相猜疑。霸王項羽生性多疑、自視甚高、不可一世,加上楚兵攻打滎陽霸王本無太多心思,皆范增、鐘離昧等人的主意……所以我有信心……”

  陳平說的頭頭是道,還信誓旦旦和信心滿滿。劉邦覺得陳平說的有一定道理,但是陳平出道前有盜嫂的壞名聲,不過劉邦用人多半是看對自己是否有用。劉邦選擇相信了陳平,金銀財寶對劉邦來說,自然是身外之物。劉邦想著,竟然用金錢能暫時擺脫困境,總比坐著等死要強許多!

  劉邦大手一揮,就命人通知丞相蕭何,從國庫里撥出黃金四萬斛給陳平用來施行離間之計。蕭何不解,但也深知王命難為,也知道漢王一次性從國庫拿出這么錢,肯定是派上大用場也就不好多問!

  陳平拿到黃金后,就喬裝打扮前往楚營,在楚營里與一些士兵混在一起,用金錢收買一些士兵,并要求他們在楚營之中傳播范增與楚軍大將鐘離昧等人對霸王有怨言之類的不利言論。

  項羽在軍營里轉悠的時候,無意間聽到很多士兵私底下議論軍師范增和楚軍一些將領對他心生怨恨和不滿的情緒,而且有些將領還想脫離霸王自立為王的念頭。

  霸王聽到士兵的一些不堪言論之后,回來跟虞姬訴苦,虞姬便勸項羽不要多想,說不定是漢軍那邊故意撒播的謠言。可是生性多疑的項羽,在此時攻打滎陽的興趣并不是很大,畢竟彭城才是他們的根據地,他們遠離彭城來滎陽,若是其他諸侯趁機又反叛,自己前線內部人員又背叛自己的話,那將死無葬身之地。

  虞姬見項羽在猶豫,知道項羽很擔憂流言蜚語,便好心安慰項羽說:“如果夫君不放心,可以派人到漢軍那里去了解一下,再做決定。”

  于是霸王派虞子期帶著兩名使者前往滎陽。虞子期帶兩名使者來滎陽的消息早就傳到了劉邦、張良等人耳里,于是就只能將計就計趕緊布置下一步行動。

  虞子期等人來到滎陽城,并沒有直接就去漢軍營中見劉邦,而是在城內轉轉走走看看,好像是在尋找什么和打聽什么,不巧的是不管他走到那里都聽到老百姓在傳播楚軍內部一些矛盾的言論。

  虞子期帶著兩名使者來到滎陽驛館安歇一夜之后,便差一名使者進漢營面見劉邦。使者領命去了漢營,只見張良、陳平等人出迎,即邀請到一暖閣,陳設各種美酒佳肴款待使者。

  陳平便問:“亞父,近日起居如何?不知亞父派貴使來漢營所為何事?”

  使者聽到陳平的話,很氣憤地說:“本使是受霸王之命,跟軍師范增無關!”

  張良與陳平假裝驚訝地說:“漢王以為貴使是亞父派來的呢,失敬失敬!”

  張良、陳平說完,就命人把美酒佳肴撤去,然后擺上很普通招待一般人的酒食供使者飲用。

  楚軍使者見此形情,怒氣沖沖地說:“你們這是何意,我可是霸王派來的使者……”

  霸王使者受不了這種委屈,也沒有心情跟張良、陳平他們理論什么,甩一下袖子就離開了漢營。使者回去跟虞子期匯報了他在漢營所看到的形情和遇到的不公待遇,虞子期聽到后,對此也是非常惱火,只好帶著兩名手下,連聲招呼都不打,就徑直回去了。虞子期回到楚營后,一五一十地向項羽匯報了他們出使漢營的種種形情。

  項羽聽到后,內心更加在楚軍軍營里士兵私底下議論的那些不堪言論,肯定也不是空穴來風,心中就更加疑惑,于是下令暫緩了滎陽的攻勢。范增知道楚軍突然停止攻勢,感覺一定是前些天軍中一些流言蜚語,顯然是霸王要怪罪自己的信號。項羽之前很多軍令都是叫范增傳達的,現在項羽直接越過他這個軍師傳達軍令,這讓范增感覺到他們君臣之間的情誼,突然變面目全非,又難以解釋清楚。

  范增知道霸王心中疑惑之后,雖然難以解釋清楚,但還是親自去跟項羽解釋了。他對項羽說:“陛下,老臣追隨陛下幾年,時常陪在陛下左右,從不敢有任何懈怠……!軍中之謠言,肯定是漢軍那邊使的離間之計,欲使我等君臣不和,還請陛下明察。”

  霸王看著頭發鬢白的范增,又想著他們君臣共事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也不想治他的罪,也不想說什么話為難他,只是背側著身一言不發。

  范增此時看懂了項羽的用意,跪在地上哭泣說:“陛下,如今天下的大事已經很明顯了,陛下以后可以自己做主了,請陛下準許我告老還鄉,好讓我這把老骨頭回到士卒的隊伍之中。”

  項羽聽到范增跪地哭泣聲,內心百般地糾結和心疼,轉身走過來雙手去扶起范增說:“亞父,您隨朕征戰四方,年事已高,不如先回彭城與我叔父共掌朝中之事,總比在前線奔波要好得多!”

  范增知道霸王已經不像以前那么信任他了,此時他再怎么解釋也無濟于事了,不如遂了霸王,只好領命回彭城。

  七十多歲的范增,經過這次痛苦的君臣對話之后,一夜之間增添了不少白發。

  范增回到自己的營帳,收拾好了行禮,駕駛一輛馬上,兩個仆人跟隨,默默地回彭城了。正值夏日時節,范增一路上顛簸加上酷暑難耐,后背上的傷痕——突然崩裂,加上心情郁悶,一時身心俱疲急火攻心,半路上既然口中吞血,還沒到彭城就不治身亡。

  四、劉邦逃脫奔成皋

  漢王聞知范增被項羽責備,回彭城路上死的消息,便重賞陳平自不在話下。范增之死,劉邦心里暗自竊喜,就等于除去劉邦心頭一大患。項羽沒了范增的輔佐,楚軍也就沒那么可怕了?

  項羽得知范增的死訊后,一個人獨自地傷心流淚,差人以將相之禮厚葬范增。項羽一時間,悲痛不已,一個人坐著發呆,心想著,亞父原無私意,如今遭此橫禍,必是劉邦派人所設的反間計,我一定要把劉邦碎尸萬段……

  楚軍將士知道軍師范增的死訊后,莫不哀痛,項羽要求全軍上下披麻戴孝為亞父默哀三日。

  三日過后,項羽急召楚軍各大將領在軍中大帳商議,眼眶紅潤地說道:“亞父之死,實為朕之過,卿等當安心,勿生他意。”

  眾將皆說:“陛下,請節哀順變臣等愿誓死追隨陛下,攻下滎陽,為軍師亞父報仇。”

  項羽聽到眾將的話,內心無比的哀痛,哽咽地說:“攻打滎陽為亞父報仇,那是一定的,主要是亞父新喪,不知各位覺得誰可繼亞父之位。”

  眾將異口同聲地說:“陛下,當然是遠在彭城處理政事的項伯大人最為合適了。”

  項伯在彭城安葬好范增之后,受命來到滎陽前線,楚軍就加強了對滎陽的攻勢。

  卻說楚軍攻打滎陽甚急,劉邦高興才沒幾天,又陷入憂慮,于是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張良說:“范增之死,雖為我軍除掉一個心腹大患,但是霸王與楚軍因范增之死,必定傾巢出動,滎陽守不了幾天就會被攻破的。”

  陳平說:“大王,臣有一計,可脫此重圍,但恐無忠臣肯為大王赴難。”

  周勃等諸將說:“先生為何要這么說!我等追隨大王多年,忠心耿耿,有何懼哉!”

  陳平笑著說:“大王,我們找個替身,然后再挑2000名婦女……”

  陳平話畢,張良就接著說:“陳大人之計,莫非是想沿用田父救齊晉公之計。”

  陳平又笑著說:“是的。”劉邦和眾將坐在那里干著急地問。張良就跟大家說了,只有找一個人頂冒大王,以假亂真,大王再趁機逃出城外。

  陳平說:“我最近在軍營中轉了很久,知道一個人身材樣貌與大王極為相似,而且還是大王沛縣的老鄉,此計必成。”

  劉邦聽到陳平那么一說,內心的憂慮感突然減少了許多,準許陳平去把與他樣貌相似的人找來。

  當紀信來到劉邦等眾人面前,大家驚呼:“這不是沛縣老鄉紀信嗎?”

  紀信說:“大王,眾位大人,正是在下!能為大王效力和效忠,紀信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劉邦聽了甚是感動,于是問紀信:“你家現在還有何人?”

  紀信說:“妻兒父母皆在。”

  劉邦說:“以后將軍的父母邦來養老送終,將軍之妻即邦之妹,將軍的子女,邦來撫育……”

  紀信趕緊叩頭說:“大王,若是如此,紀信再無牽掛了!”

  張良、陳平等即寫降書,差人出城報以霸王。霸王接到漢王使者送來的降書,霸王拆開書一看,看完笑了一下,對漢使說:“漢王幾時出城投降?”

  漢使說:“今夜即出降!”于是漢使離開楚營回漢營復命了。

  項羽來來項伯商量,項伯說這個事情是否有詐,項羽說:“叔父,我們都把滎陽四個城門都圍得水泄不通了,韓信又遠在趙國呢!這么久韓信也不派兵來馳援,我估計韓信一時半會是無法來不了滎陽,劉邦才出此下策。”

  項伯說,事情如果是這樣,最好。

  滎陽城內,劉邦早就換好了便服,安排好了替身。劉邦就跟眾人說:“我走之后,由樅公、周苛一同守城,務必同心協力。”

  此時,紀信早就穿好漢王的服裝,駕著漢王的龍車。

  黃昏時分,滎陽東門突然走出二千年輕貌美的女子,圍攻滎陽四門的楚軍士兵一下子全跑來東門看美女了。

  前方哨馬來報給霸王說:“漢軍滎陽東門突然出現有上千女子于樓門下,騷首弄姿的,引來我軍無數士兵圍觀。”

  項羽笑著說:“劉邦酒色之徒,貪戀婦女如此之多,傳我將令,不準圍觀,專心圍攻四門,等待劉邦出城投降!”

  這時項伯說:“不好了,這可是漢軍使的美人計,想引誘我軍將士前去圍觀,他劉邦趁機從其他城門突出重圍逃脫啊!”

  于是霸王命令麾下大將前往東門去催趲士兵趕緊各自就位圍住四門,不要讓劉邦逃脫了。

  孰不知,項羽此時的將令卻得很不堪,楚軍很多將士紛紛去東門圍觀婦女。劉邦趁楚軍士兵去東門看美女之時,就喬裝打扮從西門而出,徑往成皋方向而去。

  項羽也趕到滎陽東門時,只見赤幟排隊而出,紀信端坐在漢王戰車上,黃鉞左纛,前遮后擁,蜂擁而出,公然不行君臣之禮,也不見有歸降之意。

  項羽看到前來投降的劉邦很是生氣,怒斥著說:“劉邦,你好生無禮,說好了出門投降,現在倒端坐在車上如木偶!”

  楚軍將士圍上去詢問:“劉邦你為何不說話?”

  紀信哈哈大笑起來:“我不是漢王,我是漢臣紀信,漢王此時已出滎陽久矣。”

  楚軍士卒趕緊報知項羽,項羽大怒地說:“又讓劉邦逃了,紀信代劉邦受罪,真是忠臣啊!”項羽急喚季布說:“爾可說紀信來降,朕愛他的忠心。”

  季布去勸說紀信,紀信坐在漢王的龍車里大罵道:“生為漢臣,死為漢鬼,忠臣豈可事二主乎!”

  霸王聽到紀信那番忠良之言,很是無奈,只好命將紀信活活燒死在車上。

  霸王覺得,才一會的功夫,劉邦雖然逃脫,定然沒有走遠,就派季布、龍且領精兵一萬往成皋方向追趕劉邦了。

  五、項羽攻破滎陽

  季布、龍且奉命追趕劉邦,追了三日都沒追上,突然楚軍前哨來報:“漢王已入成皋,有英布、彭越兩路救兵將到。”

  季布跟眾人說:“劉邦既然已入成皋,且有援兵趕來救助劉邦,我們也沒有再追擊的必要了,不如先回滎陽告知陛下,再作區處,!”

  龍且說:“季將軍之見,正合我意。”于是追趕劉邦的楚軍就調轉人馬返回滎陽。

  項羽聽說劉邦已逃入成皋,且成皋要重兵把守,就沒有怪罪季布和龍且。項羽跟眾將說:“我們來攻打滎陽,現在都城兵力空虛,如趁勢攻取成皋,一時難以取勝,不如先攻破滎陽再回彭城,然后整頓兵馬,再戰成皋也不遲?”

  項羽手下眾將皆贊成先破滎陽城,后回軍彭城。于是項羽吩咐季布帶一隊人馬攻打南門,龍且攻打西門,鐘離昧攻打北門,自己則攻打東門,命令三軍加緊攻打滎陽四門,務必在三日內攻破滎陽。

  魏豹因為指揮彭城一戰不利,被漢王擱置在滎陽居住,他聽到漢王出逃,只留下周苛和樅公的消息后,便去嘲笑他二人說:“漢王棄城出逃,扔下你們不管,霸王與楚軍強悍,你們守得住嗎?不如趁早開城投降楚軍,以免二位將軍人頭落地!”

  周苛和樅公聽到魏王豹此時幸災樂禍,很少憤怒,便商議把魏豹殺死,把他的人頭掛在城頭上,表示要與楚軍決戰到底與滎陽城共存亡。

  霸王知道周苛、樅公殺掉魏豹又把魏豹的人頭掛在城墻上激勵漢軍守城將士,愈加憤怒,命諸將加緊攻城。

  滎陽城被楚軍團團圍住,日夜攻打,項羽命令三天破城,楚軍將士不辱使命,第二天楚軍就攻破了滎陽西門,滎陽南門、北門、東門相繼攻破。

  楚軍進了滎陽城,楚軍將士捉來樅公見霸王。項羽看著狼狽不堪的樅公便說:“量你一介匹夫,有何勇武,敢抗拒我天兵。今滎陽城已破,你已被擒,若肯歸降,還封你為滎陽郡守,如何?”

  樅公仰天長嘯地說:“如今只求一死,哪有歸降之理,請早點將我賜死,以成全我忠臣之名!”

  項羽覺得,怎么又是紀信這樣的硬骨頭啊?項羽心想,劉邦身邊的人為什么這樣為他拼命且忠心耿耿,還寧死不屈,寧死不降?項羽又是一臉的無奈之情,不投降只能殺了,就命人將樅公斬首示眾。

  霸王這時又問左右:“滎陽還有一名守將周苛去哪里了?”

  將士趕緊稟報:“陛下,周苛狡猾一時逃脫,龍且將軍正在追殺,很快就能捉拿來見陛下。”

  龍且捉住周苛后,捆綁周苛的手腳住押到項羽面前,項羽親自給他松綁,并對周苛說:“樅公已降我楚軍,將軍若也歸降,封將軍為萬戶侯!”

  周苛不為所動,出口便說:“霸王,我與紀信、樅公臣皆為漢臣,忠臣不事二主,豈能隨便投降!”

  項羽聽到后大怒:“你看到那個大鼎沒有?大鼎里面正燒著滾燙的油呢,曾經這個大鼎煮過一個人,如果你不肯歸降,就可能成為第二個被烹煮的人。”

  周苛沒有被霸王眼前所設的油鑊嚇到,面不改色地說:“周苛寧愿跳油鑊也不會投降!”

  項羽只好命人便周苛扔進油鑊里活活烹煮。

  楚軍攻破滎陽城,項羽該殺的都殺了,一想到亞父之死,心中怒火始終無法平息,現在又讓劉邦逃脫,就想把漢軍俘虜全殺掉,來平息他心中的怒火,可還是被項伯阻止了。項羽攻破滎陽之后,下步有何軍事行動,劉邦的命運又將如何發展?敬請觀看下章,謝謝!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溪县| 和平区| 确山县| 黎川县| 镇巴县| 济阳县| 通榆县| 延庆县| 阳江市| 武川县| 景东| 双桥区| 潮州市| 元江| 大宁县| 万源市| 东港市| 道孚县| 军事| 武宁县| 襄汾县| 龙泉市| 阿坝县| 柳林县| 乌拉特前旗| 察雅县| 古交市| 潢川县| 广元市| 梧州市| 泸水县| 车致| 宁晋县| 吉木乃县| 安新县| 收藏| 钟山县| 鹰潭市| 高碑店市| 富顺县| 金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