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留在西苑的百官看向曹化賢。
而曹化賢也笑著向他們走來。
“把諸位大人請回詔獄好生招待。”
“一定要慢慢地審,細細地審!”
曹化賢臉上的笑容逐漸變態。
百官心中的恐懼則更上一層樓。
往日他們面對眼前的西廠廠公,仗著有德王和楊閣老他們的支持,還能夠不卑不亢。
如今他們的儀仗已經碎成了幾塊肉。
面對奉旨查案的曹化賢,他們心中只有恐懼。
但是很快有聰明人回過神來。
如果被定為賊黨,皇帝肯定繞不過自己。
眼前的曹公公不正是那個能夠決定誰是賊黨的人嗎?
在自己和家人的性命面前,氣節對他們來說屁都不是。
“督公!”
“小人檢舉戶部主事...”
有了第一個聰明人,更多的聰明人便也應運而生。
“督公!”
“督公!”
百官諂媚的聲音在曹化賢耳邊此起彼伏。
曹化賢看著眼前爭先恐后檢舉別人的百官十分滿意。
他們檢舉了自己圈子里的人,那以后就不可能在原來的圈子里混了。
他們只能跟在自己的身后搖尾求憐。
這些可都是好狗啊!
“諸位大人,檢舉的名額有限。”
“晚了的話,本公也救不了諸位。”
言畢,曹化賢假意轉身離開。
聽出曹化賢言外之意的幾個官員當即上前幾步跪在地上。
“義父在上...”
鎖香宮內。
陳貴妃眉頭緊鎖一言不發。
貼身的婢女見狀也都乖巧地站在一旁伺候。
此番德王被誅殺,楊昌仁臨陣變節。
曹化賢可以預見地將要權勢暴漲。
坐在床榻上的美婦扶住額頭。
顯然是因為眼前的局勢發愁。
“娘娘,陛下讓太醫院送來了安神湯。”
宮外小太監尖銳的聲音打破了美婦的深思。
美婦收起之前的憂愁模樣,揮手讓婢女將外面的小太監請進來。
“貴妃娘娘吉祥。”
小太監拱手一拜,揮手讓人將安神湯呈上。
美婦點了點一旁的桌子。
婢女心領神會將安神湯放在桌子上。
“陛下可還有什么話嗎?”
聽到貴妃的詢問,小太監頭也不敢抬、
“陛下稍候便擺駕鎖香宮。”
“說是要安撫貴妃娘娘。”
“好了,退下吧。”
小太監再度行禮,隨后快步退下。
而美婦向婢女使了個眼色。
婢女默默跟著小太監一同離開。
不多時,婢女便回到宮內。
“娘娘,陛下如今正在獸園召見楊閣老。”
“有百騎司的番子們侍衛。”
美婦聞言深吸一口氣,隨后看了一眼安神湯。
甩手示意婢女將安神湯處理掉。
“對外說本宮受驚了,身體不適。”
“宣太醫前來問診。”
得知陳貴妃受驚告病的林蒼馬上去宮中看望了她。
等到從鎖香宮出來后,當即心中冷笑。
這妖妃鼓動德王謀反失利。
如今又龜縮起來避開曹化賢的鋒芒。
自己只能先用楊昌仁這把雙刃劍和曹化賢玩玩了。
幾日后,宣政殿。
林蒼再度召集了百官上朝。
不過這一次,百官的人數驟降了三分之一。
林蒼剛剛落到龍椅上。
曹化賢便上前一步向皇帝匯報對德王叛亂的調查。
“陛下,林修等賊謀反之事已經調查清楚。”
“德王林修聯合內閣重臣和朝內官員謀逆。”
“其中內閣大學士楊賀亭、夏捷皆為賊黨。”
“六部之中、戶部、兵部從賊者甚多。”
“而今奴才已經將賊人拿下,押在天牢之中。”
“還請陛下示下,何時行刑。”
說話間,曹化賢便拿著一份奏折呈到林蒼面前。
林蒼將奏折扣下,揮手示意曹化賢退下。
同時又將目光看向楊昌仁。
楊昌仁當即上前跪地一拜。
“陛下,臣率眾忠良調查宮內也有了結果。”
“不僅僅是御膳房之中的有賊黨。”
“金吾衛、百騎司、御馬監、西廠之中都有賊黨。”
言畢,楊昌仁將奏折舉過頭頂。
不等林蒼開口。
曹化賢便馬上開口反駁。
“放肆!”
“大內之中不論兵將奴仆皆是陛下內臣。”
“百騎司、金吾衛、御馬監、西廠更是陛下內臣。”
“你是說陛下的內臣都是反賊嗎?”
“那下一步,你是不是要污蔑本公也是反賊?”
曹化賢聲音剛落,大殿內多半官員都出言附和。
同時還有人出列彈劾。
“陛下,此番反賊林修謀逆,內閣兩位大學士從賊。”
“楊閣老身為內閣首輔難辭其咎。”
“而戶部和兵部又是楊閣老署理。”
“楊閣老御下無方,難當高位。”
“請陛下罷免其內閣首輔之職!”
此言一出,馬上便有跟著附和。
接著殿內過半官員都跪在地上叩首。
口中高呼“請陛下罷免楊昌仁!”
坐在龍椅上的林蒼看著殿內的群臣演戲,面不改色地吃著葡萄。
曹化賢此時也再度上前,給予楊昌仁一擊重拳。
“陛下,反賊同黨交代,楊閣老也參與了德王謀逆。”
“先前楊閣老擒獲德王不過是眼看起事不成,臨陣變節。”
“還請陛下讓奴才徹查。”
楊昌仁雖然對今日的局面早有準備。
但是看到剩下的百官有一大半人都投靠了曹化賢,也是無比震撼。
當初這些人跟著自己和德王謀大事的時候,可是一個比一個“忠誠”!
最后楊昌仁將目光看向了龍椅上看似心不在焉的皇帝。
“聒噪!”
“楊閣老,如今內閣大學士空缺,你全權管理內閣。”
“戶部、兵部、吏部全權交由你來署理。”
言畢,林蒼一拍龍椅猛地起身。
一瞬間,宣政殿內的空氣都冷了幾分。
彈劾楊昌仁的百官更是低著頭一動不敢動。
林蒼先是看了看跪在地上謝恩的楊昌仁。
隨后又將目光投向曹化賢。
曹化賢愣了一下。
林蒼則故意冷哼一聲。
“愛妃告病,朕沒工夫聽你們聒噪。”
隨后林蒼一甩龍袍,帶著林隱等侍衛便走出宣政殿。
宣政殿內的百官此刻也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原本以為楊昌仁就要倒臺了。
結果,皇帝不僅把戶部和兵部又交給了他,甚至還把吏部交給了他。
兵權、錢糧、官員升遷這可都是實打實的權力啊。
楊閣老如今可謂是大權在握。
雖無帝名,以得帝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