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李守常先生是我黨之開山之父,那么陳先生,應該也算得上是開山之父了。
陳先生原名陳慶同,陳乾生,字仲甫,號實庵。
是AH懷寧人,中國近代革命先驅,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發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運動的總指揮”,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和黨早期主要領導人。
陳先生在1920年在上海建立中國共產黨發起組,進行建黨活動。
1921年7月,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上,被選為中央局書記。
1925年領導五卅運動。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后期,犯了嚴重的右傾投降主義路線錯誤,使革命遭到失敗。
***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言論。
而陳先生卻說出了:交出槍保咱們安寧的言論。
這句言論使他那本該熠熠生輝的新星,瞬間被煙霾所覆蓋,不在盛輝。
1927年,在中共“八七”會議上被撤消***職務。
其后,他堅持城市為中心的國民會議運動和工人運動(顯然經過證實這是沒有經驗的!是沒有依據的!是不太可行的!)
反對農村武裝斗爭,組織托派組織。
于1929年11月,被開除出中國共產黨。
但其后期依舊宣傳共產主義,但卻烘托了一部分黨派論。
現在抗日戰爭爆發之后,依舊堅持抗日。
于1942年5月于四川江津病逝。
縱觀陳先生的一生,雖不說生的光榮,卻也死了不偉大。
但他的人生輝煌過!讓大多數人能記得住他!這也就足夠了!
可是他的功績,可以記70年,可以記80年,但也總歸不會超過百年。
畢竟他有的事做錯了。
相比于李先生,陳先生相對之下還能比較幸運一些。
但是他可能不快樂,兩子皆為無產階級斗爭而犧牲,而李先生的妻子和兒女卻安然無恙。
有付出才會有回報,李先生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妻和子的性命。
陳先生教導兩個孩子無產階級革命斗爭,雖然自己未死,但心卻已經死了。
有句老話說的好,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不管怎么說,陳先生終究是一手締造了黨,功過自有歷史去評判。
而人心,只要心里明白就好。
人間哪有那么多如意,不過是有人在替你擋著,那些不如意罷了。
陳先生太過固執,算不上,我等楷模,但其不平則鳴的決心!卻值得我等學習。
公過交由歷史去評判吧,我們只需看清事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