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著郁達夫的《春風沉醉的晚上》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契訶夫的《農民》
那個如癡如醉啊
在我16歲那年
我讀初二那個寒假,我就寫了一個短篇小說集。
收錄了10篇自己寫的短篇小說
有
《月光沉醉的晚上》
《吸血鬼》
《寒月》
《花旦》
《牡丹亭少女》
《旋轉木花》
等等
后來上高中三年,緊張忙碌的學業,給丟了。那個集子也找不到了。
床頭擺著三本契訶夫莫泊桑歐亨利的短篇小說集
陪我度過了許多年少歲月。
那已經是15年前的事了。
最近在看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
讓我心里確定了寫作這件事:
你的畫你的家族你的房子你的錢財等等你來到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會最終消失。
唯獨你寫的作品會一直傳承下去
一個朝代接著一個朝代
你辛辛苦苦花一個月或者一年賺到的錢,第二年就沒了。
留不住的,怎么留,你這輩子留下了,你的下一代呢,全給你揮霍光,但是寫作永遠愛你存在,具有歷史意義。
余華說:就是不停的寫。
張愛玲說,寫文章不見的比說話發表意見難。
李笑來說:每一周寫一點,每一年就寫成了一本書,作為自己的生日禮物。
從歷史的角度來講
即使你再有錢,你以及你的后代都會敗光,這是規律。
而有著作的人,他的著作會源源不斷的流傳下去,沒有朝代的限制。
也是一個人生前,來過這個世界的憑證。
筆耕不輟!
還記得16歲,那個夏天,那個月光月色,的夜晚,皎潔月色,一個人坐在屋檐前,一把椅子上靠在墻上,聽著周杰倫的《突然醒了》《花旦》(后證實這兩首歌曲是華少翌的《解夏》《梨園英雄》),沉醉在那一片月色里。
也是情犢初開的時候,當時喜歡上了班上的一個女孩,就開始給她寫信。
信里就藏著很多我優美華麗的詞匯。
那個寒假,老師布置了寫數篇作文的作業,我當時直接聽成了寫20篇作文,也有想在班上出色表現的想法,成了我寫這的動力。
我想盡了一切辦法,把這個寒假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趣事好玩的事統統寫了下來!
后來由于升學忙于學業以及出社會打工,就把這個夢給擱淺了。
直到2020年,中國武漢出現了疫情,待在家里,寫了5篇短篇小說和5篇科學論文,才讓我埋藏在心底的那個夢,起來了!
由于我每一年都要看11本紙質書,所以,我也看到了書本里面的那些情節故事。
我小時候的作家夢純碎是被那優美的詞匯,優美的故事情節所吸引。
現在的作家夢,只是想我的后代能夠看到我的經歷,以及作為我生前來過這個世界的憑證。
普通家庭,五代后,你的子孫就沒有人叫得出你的名字。
有錢人的家庭,十代后,你的子孫就沒有人叫的出你的名字。
那些富翁,億萬富翁,幾個朝代后,也會被人遺忘,錢財被子孫后代所吞噬耗盡。
唯獨作家,寫作流傳下來的作品,會傳承下去。
沒有時間朝代的限制!
我還記得我看過契訶夫的1986電影紀錄片
契訶夫把身邊的人的經歷寫進了他的小說里,小人物的世態炎涼!為小人物打抱不平。
又用稿費以及自己的醫生身份去幫助那些小人物,免費看病,這就是我所向往的作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