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后有塊地,師父說不大,一悟說不小。師父用鐵鍬翻地,一悟用耙子磨地。
師父翻地累了,開始念經,一悟磨地累了,開始刨土土玩。一悟發現土也有紋路,有的紋路粗,有的紋路細,土還有溫度,有的冰涼,有的溫暖。
師父說:“土是有生命的,草呀禾苗呀,就是土的孩子。”
一悟贊成師父的說法,對師父說:“草呀禾苗呀,就是大地的孩子。”
師父沒有反駁,開始看書。一悟望見了一只螞蟻在爬行,一悟想螞蟻也應該是大地的孩子。
一只飛鳥飛過,飛鳥的影子落在了一悟的手上,一悟覺得鳥的影子好美,努力一握,鳥影子滑落在了土上。
師父念夠了經,開始挖土窩窩,一悟往土窩窩里面扔豆子。一悟每扔一顆豆子,就會看見豆子落在了師父的影子里面。
“師父,我把豆子種進了你的影子里!”一悟沖著師父喊道。
師父繼續挖窩窩,頭也不回,說:“種在影子里的豆子長得好!”
一悟聽了師父的話,專門朝著師父的影子扔豆子,少一半扔進了師父挖的窩窩,多一半落在了窩窩外面。
師父挖完了窩窩,發現多數豆子種在了窩窩外,說:“一悟,你怎么扔的,怎么把多數豆子種在了窩窩外。”
一悟說:“種在影子里的豆子好,我種的豆子是影子豆。”
師父拿起耙子,開始耙土,窩窩里面的豆子掩蓋的的土多,窩窩外面的豆子掩蓋的土少。
三天后,一次暴雨落在了豆子地,天晴后,窩窩里面的土板結,窩窩里的豆子雖然在努力往出長,但還是沒有頂出來,窩窩外的豆子上面壓的土少,個個頂破了土皮。
十五天后,師父帶著一悟去看豆子,發現窩窩里面的豆子一個都沒有出來,窩窩外的豆子長著兩個綠色的豆瓣,還生出了嫩嫩的葉子。
一悟用手揭掉壓在窩窩上面板結的土塊,發現了黃黃的豆芽芽。一悟對著豆芽芽說:“你一定是那顆沒有種進影子里的豆子。”
師父開始用耙子耙那些板結的土塊,一悟看見了師父的影子落在了地上,碎了一地。
五天后,被師父用耙子耙過的豆子終于破土而出,但依然很纖弱,就像營養不良的孩子。
三十天后,一悟給豆子拔草,游客經過豆子地,看見了高矮不齊的豆子,說道:“弱的豆子一定是小和尚種的,高的豆子一定是中年和尚種的。”
一悟抬起頭,望著說話的那個人,說道:“先生說錯了!”
先生帶著一頂禮帽,問一悟:“小和尚,難道高的是你種的,低的是你師父種的?”
一悟說:“高的是種在影子里的豆子,低的是種在影子外的豆子。”
先生不知小和尚在胡說啥,游人也聽不明白,問坐在地邊打坐的中年和尚。
中年和尚聽了眾人的話,眼睛也不睜,對先生和游人說:“一悟說得好!”
先生和眾人不解,又走過來問小和尚:“怎么才能夠把豆子種在影子里?”
一悟不語,扔掉手里的雜草,跑到師父身邊,鉆進了師父的袈裟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