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歡看漫畫雖然投入,卻沒失去聽覺。
她接著換下一本漫畫,心想:"好爽啊。"
童秀麗喝了一口茶:"妹妹啊。"
李歡聽到母親叫喚,立即看向母親,等待母親發話。
"你要記住,出門在外,任何人給的飲料,都不能喝。你自己的茶水,也要隨身攜帶。"
張貴櫻附和:"對。你記住了。"
李歡應聲說好。
童秀麗說:"我外婆娘家那邊,有一個親戚,大約跟阿嬤差不多的年紀……"
她頓了頓:"是我外婆遠房的表妹,讀到博士了。"
張貴櫻接口:"博士?這個不得了。在我們那個年代,幾乎都是家世很好的女孩,有家人支持才辦得到。"
童秀麗點點頭:"當然,她自己也很優秀,長得也很漂亮,都訂婚了。在她二十六歲那年,跟父母回來探親……"
童秀麗再為張貴櫻倒一杯茶,也給自己斟了一杯,只是看著卻不喝。
”她在美國待很長時間,難得回來,以前一起讀書的同學知道她回來,大家都很熱情,輪流帶她到處逛。然后,人就不見了。"
李歡放下漫畫:"那個女博士嗎?"
"對。"童秀麗回應:"她的父母以為她留在朋友家,朋友以為她已經回家,其實,她兩邊都沒去。"
李歡緊張的看著母親。
張貴櫻也急著想知道:"結果呢?"
"去報警。大家到處找,就是找不到。一個未婚的年輕女孩子,就這樣消失了。"
李歡看著母親的神色,心想:"反正一定不會是白馬王子。"
她暗道:"一定是驚悚結局。"
她不知不覺,往母親身邊靠過去。
"不怕。"童秀麗輕撫女兒臉龐,安慰道:"不是恐怖的啦。"
話雖如此,李歡仍是半信半疑,因為她的標準,跟其他人不一樣。
"時間拖越久,希望越渺茫。她爸爸在美國的銀行上班,職位很高,為了找女兒,一直跟公司請假。"
李歡緩緩吸著粉圓,擔心女孩的安危。
"找了兩個多月,她的弟弟在美國讀高中,開學超過一個月了,不得不回去。"
童秀麗長出一口氣,說起這件事,她心中也是難過。
"大家心里有數,這個女孩子,兇多吉少。她媽媽每天都哭,我媽媽和外婆,每天都去陪她……"
如今,在李歡家的客廳里。
原來輕松恬適的氣氛,逐漸凝重。
畢竟都是女人。
"這女生的爸爸和弟弟先回去,她媽媽還多待了兩個月。她一個人住旅館不方便,就住我家。我那時候不到五歲,還有一點印象,因為她每天哭。"
張貴櫻試探性的詢問:"還是沒找到?"
童秀麗點點頭:"將近半年,看來是沒希望了,還有一個高中兒子需要照顧,那個媽媽也回去了。"
李歡抗議著:"怎么可以這樣?一個人,就這樣不見了?"
童秀麗看著女兒:"所以說,你一個女孩子,出門在外,凡事都要小心,一個不留神,就毀了。"
李歡回應母親:"我是說,當時治安這么差嗎?"
童秀麗苦笑:"古今中外,不是每個案件都能水落石出,有些社會刑案也都拖很久,那時候街道也沒有裝監視器。"
李歡皺起眉頭:"太可怕了。"
她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童秀麗為這位遠房親戚感到扼腕:"我倒是覺得,她還活著,才更可怕。"
李歡與張貴櫻聽了,心情更加沉重。
"大概五六年后,我已經上小學的年紀,有人來告訴我阿嬤,說:[看到那個女孩子,就在一處有名的風景區。]"
李歡和張貴櫻同聲低呼,等待童秀麗揭曉結局。
"我阿公馬上通知她父母,另一方面,偷偷找人去看,感覺很像,又不確定。"
"為什么?"李歡感覺大事不妙:"她失憶了?"
童秀麗瞥了女兒一眼:"我阿公等她父母回來后,是帶著他們,偷偷去看她的。"
她停頓一會兒:"她父母看到,女兒跟一個男人生活在一起,是個糟老頭。"
她看著女兒:"詳細情形,我也有些忘了,只記得我媽媽說過,那女孩是當初去風景區,喝了人家奉上的茶。"
童秀麗端起面前的茶杯。
"就是這個。游客到了風景區,大家都喝的茶。那個男人針對他看上的女孩子,用符咒讓女孩心甘情愿跟著他。"
李歡驚駭莫名:"是說喝過那杯茶,就會愛上那個糟老頭,是嗎?"
童秀麗點點頭。
"養一個女兒,要花多少時間?他父母受到很大的刺激,怎么也不相信,女兒會跟這種人,所以沒有當場認女兒。"
張貴櫻搖頭嘆息。
"回到我家后,大家討論著,若是找高人把那個符咒解開,依那女孩的個性,清醒后,知道自己跟了這樣的男人一起生活這么久,估計下半生也是毀了。既然回不了頭,那就讓她這樣生活下去吧。"
"她父母放棄她?"李歡無法理解:"為什么父母不要女兒?"
"那是為她好。"張貴櫻代兒媳回答,她也是非常惋惜。
李歡低呼:"她的父母為什么不讓女兒自己做決定呢?說不定,她不愿意繼續錯下去啊。"
童秀麗告訴女兒。
"她父母是怕女兒接受不了這個事實,她各方面條件太好,結果跟了那種男人,躲在沒人知道的地方。太殘忍了。"
李歡搖搖頭:"繼續錯下去,才更殘忍吧。"
童秀麗看著女兒。
"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抱著鴕鳥心態,自欺欺人的生活著?一旦真相被揭露,就是他們情緒崩潰的時候。"
張貴櫻接口:"類似一種心理防衛機制。這樣,才能若無其事的,繼續過日子。"
"不懂。"李歡實在無法接受這樣的結局。
她心里有很多疑問,是什么原因又說不上來。
"你還小,以后就懂了。"童秀麗說道:"聽故事要有所啟發。不要左耳進,右耳出。那真是白搭了。"
李歡點點頭。
童秀麗接著說話。
"事情發生時,我年紀太小,很多道理都不明白。后來,我在你這個年紀,又聽我媽媽說過一次,還是只當作故事聽聽,半信半疑。"